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文献的整合与共享

2016-04-10 14:45:39吴敬芝贾天祥贾健青
山东化工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东营市装备石油

吴敬芝,贾天祥, 贾健青

(东营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山东 东营 257091)

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文献的整合与共享

吴敬芝,贾天祥, 贾健青

(东营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山东 东营 257091)

石油装备科技文献信息化服务是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石油装备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文献信息服务实现行业化和专业化服务的有效实践。通过石油装备科技文献的整合与共享,将助推东营市以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为核心,对石油装备产业现有各类科技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和整合建设,增强科技文献资源面向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管理机构的服务能力。

石油装备 ;产业; 科技文献整合

现在经济发展已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对科技知识信息等创新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决定东营市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关键因素。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五大构成要素(主要有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创新的产出能力)中就包括知识流动的能力,即指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知识在各创新单位或组织之间流动的能力。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利用和知识的流动是建立在适度的知识存量、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布局、科学有效的知识流动机制和高度集成的流动平台等基础之上的。因为区域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集合体,过程各环节中需要的知识是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存在形式、不同主体层次的知识组成,这些知识既分散存在于各社会信息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里,又广泛分布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海洋中,还隐性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分散无序的显性或隐性存在的知识信息资源。加上东营市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导致信息机构和社会组织单位各自为政,一般只从本单位的职能和服务对象来考虑知识信息资源的配置,造成同一城市、同一系统、同一地区知识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存在严重的分散、遗漏、重复、浪费情况,造成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结构的不协调、区域和系统分布的不协调,形成信息资源的不协调性、不对称性,产生信息鸿沟和信息孤岛现象。同时也加大了知识信息获取的难度和知识流动障碍,不利于区域创新发展。集成和整合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构建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和平台是提高知识获取和流动能力的历史必然。

1 区域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整合所必需

对于东营市来说,石油装备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油田图书馆、石油大学等单位,长期以来,各类科技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区域石油装备产业发展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主要原因是:(1)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受传统体制限制,信息资源建设存在严重重复和浪费现象。例如:胜利油田图书馆、师专图书馆和石油学校图书馆就有60%的资源是重复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就有胜利油田图书馆、中心医院图书馆、师专图书馆、设计院情报室四家重复购买。而现在四套却只能满足小部分读者的需求。(2)数据资源重复。胜利油田图书馆现有中国专利、美国专利、欧洲专利、SPE、PA、AAPG、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万方数据、重庆维普和各种国家标准;石油大学图书馆和市科技情报所使用的山东省科技情报所网络共享数据库与以上也基本相同。(3)信息共享环境差,没有统一的服务平台。油地校三方在自己的服务范围内各自为政,形成了有资源无资质,有资质缺资源的现状,不能形成合力,无法发挥三方的科技资源优势。(4)资金投入不足。图书馆成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主要载体。当前,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资金,资金总体上规模偏小且来源不够稳定,区域分布不尽合理,在服务中过程中,许多工作难以展开,远不能满足企业、科技人员以及广大群众的需要。(5)宣传力度不够。科技人员利用三方科技资源渠道不畅,对科技服务内容不了解,利用率低,甚至有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到北京等大城市去寻求帮助。因此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为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文献基础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2 石油装备产业发展所必需

对于东营市来说,石油装备产业在技术和产量大幅跃升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大多数石油装备制造技术仍落后国际先进水平,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有待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企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企业对政策研究不足,对发展形势理解不透彻,缺乏战略性发展规划,研发活动松散,在科研项目立项、成果转化、系统成套、现场实验、信息反馈等方面存在脱节现象。以上因素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企业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内外各类科技信息资源,缺乏对科技信息资源的沟通和共享意识所造成,而全市也缺乏石油装备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机制,不能满足石油装备产业发展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整合并引进文献信息资源,为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文献基础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3 具有信息网络建设基础

中心信息网络主要依靠山东省情报所网络共享数据库以及DIALOG等国内、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建立,承担东营地区的国家级科技计划立项、山东省科技计划立项查新、东营市科技计划立项查新、科技鉴定、评价查新工作,主要面向地方各行各业以及油田、石油大学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服务,具有良好的服务基础。同时,在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遵循"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坚持实用性、效益性、先进性、安全性的原则,开发了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科技查新咨询服务系统、OA自动化办公系统以及专家数据库、项目数据库和企业数据库,初步形成了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科技网络信息资源。在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初步建设了信息传播和信息资源、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撑、决策支持以及区域推进服务体系,发挥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协调各县区生产力工作站,联盟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搭建了区域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4 具有文献信息资源良好储备

中国石油大学和胜利油田"五院一中心"(地质科学研究院、物探设计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技术检测中心)具有雄厚的科技文献资源储备,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石油大学图书馆经过50多年的积累和建设,特别是经过"211工程"建设,不论是馆藏资源还是自动化建设都已具相当规模。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数据库、网上资源都日趋完善,尤其是有关石油、石化专业各个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资源丰富,现已逐步成为我国主要的石油、石化文献信息中心。目前,馆藏图书总量达285万册,中文期刊9616种,外文期刊13231余种,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文、法、经等协调发展,石油、石化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建成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库系统、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四个镜像站;中国法律法规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引进了中外石油文献数据库(CPA)、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会议论文(SPE)等国内外数据库30余个。建成了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石油期刊全文库、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六大重点学科数据库等9个数据库和6个重点学科网络导航库。图书馆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馆内局域网与校园网和Internet的联接,标准的综合布线技术,确保了高速的网络传输。胜利油田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丰富,达到100多万册(件)、年新书藏书量3万册(件)、现有馆藏包括中文图书,中文连续出版物及英 、俄 、日、德、法五语种外文图书。与油田密切相关的中文期刊从目前2700种增加到5000种、外文期刊也相应由260种增加到600 种。图书馆收藏有油田科研生产所需要的电子版科技文献,例如:中外专利文献(中国专利、美国专利、欧洲专利等)、SPE(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论文、PA(美国石油文摘)、AAPG(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电子版刊物、EAGE(欧洲地球物理学会)数字版资料和论文、中文期刊网络资源(重庆维普、清华同方、万方数据以及国家标准文献等)。图书馆管理的科技文献中,大部分在油气勘探、油田开发、地面建设的生产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检索中心的作用,已经把图书期刊采购的重点放在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组织力量为油田开展网络数字化信息服务建立检索平台。

5 结语

石油装备科技文献信息化服务是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石油装备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文献信息服务实现行业化和专业化服务的有效实践。通过科技文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各成员单位内网连接、数据交换;实现WEB数据库跨库检索;形成标准规范;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用户和服务的统一管理;提供原文传递、专题信息、个性化等服务。建立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树立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的统一品牌形象,全方位向石油装备产业提供科技文献信息服务。通过石油装备科技文献的整合与共享,将助推东营市以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为核心,对石油装备产业现有各类科技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和整合建设,增强科技文献资源面向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管理机构的服务能力,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结构和品种的合理配置,减少文献资源的重复购置,提高科技文献利用率和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形成覆盖全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支持系统、网络快速传递服务系统和文献翻译服务系统,促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最终实现科技文献资源向产业服务的高效运行。

(本文文献格式:吴敬芝,贾天祥, 贾健青.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文献的整合与共享[J].山东化工,2016,45(16):226-227.)

先进粉体技术与绿色环保产业有机结合,创新科技结硕果

浙江丰利"超微粉碎设备"通过浙江名牌产品复评

日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的FLFS牌"超微粉碎设备"再次通过"浙江名牌产品"工业产品复评,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连续四届获此殊荣,这在我国粉碎设备界仅此一家。浙江丰利的超微粉碎设备2002年首获浙江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我国粉体设备行业名牌零的突破。

享有"中国粉碎机专家"美誉的浙江丰利以科技为先导,立足粉体技术前沿,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依托引进的德国先进粉体技术,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多项独有知识产权和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成功推出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CWM超级涡流磨,CWJ超微粉碎机,CGM1000型超细辊压磨,HWV旋风磨和HTC涡轮分级机等系列超微粉碎设备,将粉碎细度提升到微米、亚微米级乃至纳米级,在粉体行业打出了响当当的"丰利"品牌;其中新一代超微粉碎设备--MTM冲击磨、GJF干燥超微粉碎机等十多项高新技术产品,被确认为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火炬项目,成为我国高端粉碎设备的代表。各类超微粉碎设备广泛适用于化工、农药、无机盐、染(颜)料、医药、食品、生物、非金属矿、有色金属、电子科技、新材料、塑料、烟草、饲料、陶瓷、建材、环保等各个行业的不同领域。浙江丰利"超微粉碎设备"自获评浙江名牌产品10年来,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高效的节能效果,热销全国各地,挺进国际市场,成为美国、德国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采购粉体工程设备定点供应商。

目前,浙江丰利跻身中国科技名牌500强,成为我国粉体设备领域规模大、实力强、品种全,新品多的行业龙头企业,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委会超微粉碎设备工作组秘书长单位,闻名海内外的成套超微粉体设备和绿色环保装备生产基地。

咨询热线:0575-83105888、83100888、83185888、83183618 网址:www.zjfengli.com 邮箱:fengli@zjfengli.cn

2016-06-07

吴敬芝(1972—),大学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情报研究工作。

G252.7

C

1008-021X(2016)16-0226-02

猜你喜欢
东营市装备石油
好装备这样造
石油石化展会
港警新装备
环球时报(2022-05-26)2022-05-26 17:22:31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 09:17:10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 01:13:30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1年10期)2021-11-20 09:50:44
奇妙的石油
防晒装备折起来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