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成化高级中学 王 芳
生态学视野下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江苏省成化高级中学 王 芳
生态学是侧重研究生物个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既包含群体对个体产生的作用,也包含个体对群体所产生的主导引领作用(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历史课堂作为文化群体活动的场所(环境),通过与个体动态作用,在“同化”和“异化”过程中,个体获得成长。在高中的历史学习中存在着一个群体,有着未被开发的历史学习潜能、有试图改变境遇而屡屡受挫的经历,这个群体我们称为“学困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上,针对上述问题,尝试从生态学视角去解决。
教师存有对学生整体发展的愿景,以统一的“优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学困生群体,用“应达到的目标”代替“能达到的目标”,试图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但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班级中的个体存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思维水平、记忆的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学生又都具有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适用范围的上、下限,即为耐度定律。历史教师能做到的是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得应有的发展,即适度发展。
“急功近利”只能“适得其反”。教师都希望所教学生有所发展,不是以“优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学困生,而是用“能达目标”代替“应达目标”。在讲解“建立福利国家”时,设计问题链为(1)根据材料,列举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包括哪些方面?(2)概括有怎样的特点?(3)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是否一直呈现发展走向?试着根据书本知识划分时间阶段。(4)福利国家制度会出现曲折发展,说明福利制度对国家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和不足?(5)你认为“福利国家”的实质是什么?五个问题围绕的主题是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制度,呈现的总体形式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1)(3)侧重于基础梳理,适用于历史技能不足的学生;问题(2)(4)(5)侧重于对现象(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总结,适用于具备一定基础,并有思辨能力的学生。如果将侧重能力的问题考查技能较弱的学困生,可想而知,学困生会本能地用题目的难度来映照自己与“优秀”之间的差距,结果会使他们逐渐丧失“追逐”的信心。
“跳一跳够得着”。课堂中教师不应“纵容”学困生固守存在状态,而是提供给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教学设计须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关注不同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以此为基础,提供给学生接纳新知识、新技能、新感悟的机会和平台,让每个学生包括学困生得到能力范围内的发展和成长。例如学困生在历史材料的阅读和分析上往往存在欠缺,在讲练课时,采取以下途径促进其能力提升:分解材料法。将史料划分成几个层次,由学生去概括。材料书本桥接法。史料是教材知识的补充和说明,二者存在极度相关性。在史料解读时,通过翻阅课本找到与史料相似或相对立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史料的“控制力”。语言比照法。学困生对于答案的呈现会流于口语化,当学生对史料的研读处于“愤”“悱”之际,接近“真理”而又不符合书面语言的规范时,将参考答案或者优秀样本加以比对。在此情境下,学生更易接受不足,并找出差距,进行修正。
人有各种生理节律,在教育过程中也同样存在教育节律。教育节律与生理节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在课堂教学时也要按照节律的正常运转机制进行教学设计,违背或者无视生理节律和教育节律,课堂都是难以达成效果的。
遵循教育节律。讲练课、复习课和新授课因课型不同,节律也有区别。讲练课侧重于习题讲解,如果整节课全部用来讲解会导致学生因重复而产生困乏情绪。为提高讲练课的效率,须要对题目类型进行归类总结、对解题技巧进行训练、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课前让学生对错题进行以下思考:对题意理解吗?对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吗?将史料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了吗?是粗心、思维定式所致吗?通过合作在他人帮助下,学困生获得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复习课的职能是建构知识体系,解难释疑,侧重于运用重难点进行合作探究,给课堂“留白”成为复习课的关键。创设机会让学困生自主架构知识框架,展示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新授课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励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教师要能将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整合之后以科学的思维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感知历史人物的睿智风趣和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感悟历史对现实的价值。当所讲历史现象是学生熟识的,可以尝试进行评论,如若所学内容是完全生疏的,给学生再多的时间去讨论也是无价值的。
遵循生理节律。一节课45分钟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并非都被吸引在课堂上,有时从课堂开始时,学生的灵魂就被上课的铃声“遣散”了。如何实现课堂中学生注意力持久指向教学内容呢?如何把握学生的生理节律呢?
首先,新异的导入是关键。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导入起到的效果是有差异的。例如“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可以音频资料“快乐还是忧伤”并伴以二战后衰落的西欧和日本的照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让学生从“课间模式”快速转化为“课堂模式”;也可以“胜利之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二战带给人们的喜悦和甜蜜,教师呈现二战后参战国凄惨景像,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思考:二战的遗留问题如何解决?国家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走出困境?以上两种导入都可牢牢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
其次,新异材料是抓手。史料的价值在中学教师课堂设计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易出现“满堂灌史料”的错误倾向,若选取的史料单一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引至阅读、分析史料的技能训练,而堆积如山的史料则难以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更难以成为科学追溯历史的依据。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多种各异并有新意的史料,侧重于教学设计整体性的架构,给人以“美”的感知和“质”的提升。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容的处理上,可以采用文字史料、声像史料和数字化史料。例如可以将“陷坑困境”的漫画和文字(高达12.7%的政府财政赤字和114.9%的公共债务比例迫使希腊政府必须实行紧缩政策,消减工资、加重赋税、降低福利,这些做法却激怒了民众,引发大罢工。)同时呈现,以文字释析漫画,以漫画强化文字效力,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在讲解“福利制度的评价”时,呈现漫画“压垮的政府”和选自凤凰网《解读北欧福利国家:一般收入家庭也去国外旅游》的一则报道,让学生一目了然,认识到福利制度的现状及给政府造成的财政负担。
竞争的积极意义得到广泛认同,因为其能够产生推动受教育者成长的动力,打破学困生的“封闭”状态,使之在竞争中获得自信。
首先,让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竞争的信心。学困生较其他学生更需要归属感,学业屡遭挫折的学生更需要来自于小规模群体的“辅助”和“共情”。小组内分配以各司其职、各就其位的原则,使每个组员都成为小组的责任人。让学困生成为这个小组的成果展示者,其他小组人员成为辅助和补充者,齐心合力,让学困生感知到自己的价值所在。除此之外,建立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找寻小组之间与自己实力相近又超越自己的对手,小组内每个人都会在别的组找到自己的“劲敌”,在每次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试卷解析时,对超越对手的学生进行语言激励,对整体上有进步的小组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鼓励。在个人和小组的相互促进下,后进生会逐渐得到来自小组的认同和尊重。
其次,让学困生在优势领域展示,使之获得自信。如若将一己之短与他人之长进行对比、竞争,结果往往会更加令人灰心丧气,反之,则会增强自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困生在学业上能力的差距并不代表在其他领域和智能上也存在不足。在历史课内外,我通过与学生、班主任、家长交流,多方了解学困生的特长。在历史课堂上,提供给他们展示的平台。例如在讲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时,我呈现了余光中的《乡愁》,请历史课堂上“最沉默的播音主持”演绎了这首诗,班级沉浸在她如泣如诉的哀婉中,达到了教学的效果,也改变了其他学生对她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班级群体的氛围中增强了她的自信,她在之后的历史课上的日渐活跃足以证明。
再次,让递增目标在循序渐进的实现中收获自信。对自己的认同不是仅依靠外在力量就能获得,还要依赖自身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内驱力是“自我”在与“本我”的不断竞争中逐渐获胜的结果。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获得内驱力,战胜来自于“本我”的阻力,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递增目标,将每天在课堂上的表现跟踪记录,进行自我反思和建议,教师和小组成员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督促作用。
在小组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的“自我”与“本我”的关系中引进竞争机制,树立并增强学困生的信心,才能实现群体的协同进化。
编辑/丁俊玲
E-mail:5631026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