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涵予李佳娜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 11403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研究
罗涵予1李佳娜2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 11403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在追逐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安全因素与环境保护因素等高层次的要求,矿山作业以其灾害问题突出、施工环境恶劣等原因也对从业者自身安全产生重大危害。本文从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入手,着重提出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建议,以期为各位同行提供参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对于矿产行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其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开展也成为矿山开采施工中亟待实现的工作要求。据此,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所进行的研究则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矿山开采对植被、水土、景观环境的破坏性较大,给环境防治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尤其是开采区的岩面裸露在外,废渣随处堆积,极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加之大量淤泥的塞积,使土地丧失基本的涵养作用;其二,矿山开采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安全隐患较多,例如一些不合规范的开采活动致使边坡不稳固,容易产生滑坡、崩塌等安全事故;其三,在实际矿山开采项目中还时常出现单位或企业对于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专项资金的欠缺,当危害结果产生时,未留有充足的资金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得其恢复效果也不尽人意;其四,矿山开采过程中还容易形成土地的侵占和破坏问题,采石施工一般都需要相应的碎石场和尾矿堆放区作为配套场所,这种土地需求也会造成耕地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一)立足实际地质条件对客观环境进行分析
在对矿山进行开采前首先应当对地质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对矿山地质发育程度、问题成因、表现特征等进行了解把握,对于开采工程预计造成的影响要做好防治难度的分析工作。此外还应对矿区的地形、水文、气象、地质构造、岩层属性等情况要提前明晰,通过分析矿山实际条件,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设计需求。
(二)总揽全局确立目标任务与提出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预设的愿景是基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建立的起良好的矿山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以此实现减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这也可以称作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总目标。治理任务的确立综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点:第一,采矿过程中的废石场区域的治理,第二,对于预测塌陷地区的治理,第三,关于原废旧竖井区域的治理,第四,需要综合治理的其他区域。
要完成这些治理任务便需要矿山开采的相关单位、企业或其他主体建立起健全的环境保护防治工作的组织体系,实现专项小组对项目的管理、监督等领导工作。矿山开采单位或企业也应当按照标准化的规章措施安排工作进度与实施技术操作,以此更好的满足统领布局、全面深化的任务要求。
此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对于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这项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多个学科、多种知识的交汇,因此,要实现最佳施工效果,在编制方案和确立方式等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兼收并蓄多方意见,吸收有益因素。例如吸收借鉴地质复杂区域对于滑坡灾害、挖填区治理、植被管护技术、压占区域治理的先进经验,力求为确立最优的治理方案提供有利条件。
(三)落实具体保护治理工作
在开展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具体要做到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保护与开发互为内容的保障原则,矿山开采过程中要重视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的必要性,要做到统筹保护、治理工作与开发任务的协调一致,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矿山开采工作的有序性、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二,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矿山开采工作关乎工作者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工作也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减轻事故危害性起到促进作用。在矿山地质环境中发现新问题时要及时给予解决,对已经产生的不良后果也要积极展开治理、恢复工作,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事前防治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这也有利于实现减少地质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开采主体的损失;第三,落实责任制原则,矿山开采的企业或单位应当主动充当责任人角色,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承担责任义务,自觉对开采活动造成损害做好修复、补偿措施。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中设计部分
在矿山开采的预先设计过程中主要从三方面来把握,其一,对矿山的资源存储量、矿产分布架构等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分析,建立相关材料收集的资料库,为设计合理性、科学性的方案提供材料支撑;其二,在设计论证的阶段要选择适合所要开采的矿山的相关工艺技术以及对闭坑后的场地利用作出选择等,将土地实际利用状况与矿产开采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设计考虑,避免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等问题;其三,对矿产开采过程中所涉元素进行整体优化并作出项目评价,保障设计活动对执行的指导性作用。
(二)开采矿山环节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矿山开采工作重点在于开采活动的规范化,开采工作应当采用自上到下的台阶式方法作为开采的手段,在开矿时严格的对矿山开采的坡度、台阶宽度、高度等进行控制。要实现安全、绿色的开采模式,必须对采矿和选址的工艺做到发展与优化,通过最大限度的对资源能耗量进行降低以此促使低耗能、高效率的矿产开发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保护与治理问题,实现采矿行业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值得注意的是,在开采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开采矿地的管理问题,相关管理者可以根据建设用地的规划来做好管理的相关工作,例如在开矿位置进行景观改造,对具有景观观赏价值的岩石块加以保护,以及积累地表覆土并将矿地用作农地复垦中等等,让矿地的价值功能得以充分的展现。
在矿山加工过程中,相关责任组织还应当对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问题加以重视,杜绝废水随意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并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合理进行放置,以避免引起水土流失。此外,责任人还要加强对于采矿废渣、废石以及尾矿的管理工作,防治材料的自燃、垮塌、渗透。其中,尾矿的管理也是防治工作的重点所在,现今的采矿单位或企业都会选取一些生物药剂作为干化淤泥、凝固添加或分离泥沙的手段,并多层次的实施尾沙回收工作,以此帮助实现净化废水的作用。在进行建设封闭式厂房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粉尘向外排放给环境造成污染,建造人员应当将吸尘设备加置在分成集中区域,对粉尘实现及时的回收和处理,这样既满足降低粉尘对外扩散的不利影响也起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的作用。
(三)矿山闭坑工作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矿山闭坑作为整个开采活动的最后一环对矿上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也同样有着重要作用,保护防治工程贯穿于整个开采项目中,但其在矿山闭坑这一终结环节仍旧具有巨大意义。闭坑矿山时需要因地制宜进行防治工作,首先要明确了解开采活动中占用土地的用途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例如在需要复垦的场地上种植一些容易存活的乔木、灌木,由此形成具有自然美感与生态效益的绿化地,也为恢复土壤活力奠定基础;再如,可以设计建立绿色景观的整体环境,将矿山的防治工作与区域景观建设相结合,既可以收获优美的景观效果也能有效对矿山边坡问题进行有效防治。
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对于发展绿色矿业、建立循环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更需要相关从业者不断加强探索、总结经验,从而实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
[1]张兴,王凌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中国矿业,2011,08:52-55.
[2]赵久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浅析[J].西部资源,2012,02:68-69.
[3]刘云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2:118-119.
G322
B
1007-6344(2016)07-03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