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 凯
你为课堂留空间了吗
——『认识公顷』教学片段与反思
◇ 冯 凯
【片段】
师: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体验一下。人的双臂侧平举长度与身高大致相同,现在老师请身高1.4米的7个同学走上讲台,手拉手站成一排。请你们计算一下,讲台上的这一排同学长度是多少米?(注:这节公开课是在会议室举行的)
生:1.4×7=9.8(米),这一排大约是10米。
师:再请3组身高1.4米的7个同学与讲台上的7个同学围成一个正方形,(学生纷纷走出座位,围成了边长大约10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生:10×10=100(平方米)。
师:请座位上的同学站起来环视一下100平方米有多大。接着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反思】
上述片段中,学生看似在体验“公顷”,但教师指令的成分多了些,说教的味道重了些;学生思维的碰撞少了些,生成的色彩淡了些。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人的双臂侧平举长度与身高大致相同,你们能用双臂围出1公顷的大小吗?学生知道自己的身高,很容易估出100米的边长里可以站70多个手拉手的学生,可班里的人数不够,怎么办?这样,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起航:围不出面积是1公顷的正方形,可不可以围一个“特殊”的正方形,利用它的面积去类推出1公顷的大小?于是学生就会在“边长”上琢磨起来:围成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一条边只要站7个人就可以了。此时,28个学生离开座位,手拉手围成面积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再去想象1公顷的大小。教师逐层引导,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修正的学习机会,学生的思考在不断突破思维定式的过程中向前推进,并且学得积极、学得主动。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