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艳
她生于南国,却将一生奉献给黄土高原;她是一位善感的柔弱女子,却选择了与泥巴、石头相伴的雕塑人生。她是新中国第一批、西北第一位女雕塑家——何鄂。她创作的城市雕塑《黄河母亲》永远年轻地矗立在黄河之滨,而她自己却已满头华发。她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奉献着一件件艺术精品。她注定会被时代和人们铭记。2016年2月,她被中国妇女联合会授予2015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2016年4月30日,作为兰州形象标识和重要景点的城市雕像——《黄河母亲》将迎来她的30岁生日。30年来,这位年轻的母亲静静地矗立在滚滚黄河之畔,温柔地看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客在这里观景、戏嬉、留影,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独一无二的风景。30年来,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世事变迁,寄托着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赤子情怀,凝聚着无数炎黄子孙对母亲河的无限深情。
光阴似箭,时光如流。创造这个经典形象的雕塑家已进入耄耋之年。在宽敞明净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刚刚载誉而归的雕塑大师何鄂先生。经历了时光的雕琢和岁月的沉淀,她看起来更加安详和娴静。她说起话来语调平缓,有着江南女子的内秀和柔弱,但聊起雕塑艺术,却能明显感受到她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和艺术创造的激情。
选择雕塑:
做未做之事、知难而为之的勇敢抉择
《黄河母亲》
像很多人一樣,记者最早看到“何鄂”这个名字时,误以为是一位男性。因为雕塑不光是需要智慧和灵感的艺术,也是拼体力的活计,涉及这一领域的女性极少,成为大师的则更寥寥无几。1951年,何鄂考入西北艺术学院(现西安美院)美术系,在面临专业选择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雕塑。她的理由是:“上两个年级学雕塑专业的都是清一色男生,我喜欢做未做之事,是好奇和勇敢让我选择了这一领域。”知其难,所以为之。最初的果决和笃行成就了后来的何鄂。
毕业后的何鄂到甘肃美术服务社从事雕塑工作。此后的大半个世纪,陇原的高山大河、黄土大漠便融在她的生命中,滋养着她雕塑艺术生命的成长。
敦煌临摹:
师古不拟古、传承并创新的艺术顿悟
1962年,何鄂告别丈夫和年仅两岁的大女儿,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做莫高窟彩塑的整理、临摹和研究工作。
在寂静苍茫的大漠中,她与莫高窟中那些静默的艺术造像相伴整整12载。12年中,她带在身边的两个女儿在风沙中悄然长大,而她的艺术生命也在潜心的研究和忠实的临摹中慢慢沉淀。在与洞窟里的塑像日复一日的零距离接触中,这位年轻的雕塑家有了与古代无名工匠们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正是有了这段“厚积”的经历,使她后来迎来了“薄发”的创造井喷期。
在莫高窟的艺术殿堂中,何鄂不仅吸收了足够的养分,临摹技艺也日渐提升。
此时的何鄂,临摹水平已经很高了。然而,就算能够“乱真”的临摹也仅是步祖先之尘,这对于一直将“做未做之事”作为人生信条的何鄂显然是不够的。有一天,何鄂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日本出版的敦煌艺术画册,其中收录了自己的4件作品,旁边写着“何鄂摹制”。当时,她心里虽然兴奋,却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她突然意识到,摹制的作品再好,别人也只是通过它们致敬的是古代先贤的智慧和光辉,并不能给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她说:“古代的灿烂文化重重地推了我一把,使我清醒,明白了应该寻找自己的创造,寻找时代的创造。我终于明白了创造古代文明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实就是两个字——创造。”
《黄河母亲》:
“出走”与“回归”、创造与收获的人生转折
成吉思汗雕塑群之《一代天骄》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何鄂开始否定自己,用她自己的话说:“对自己极度不满。”41岁的她离家“出走”,开始了独自旅行,在广阔的世界中去接触鲜活的生命。旅途中,她遇到一位藏族老阿妈,言谈举止间尽显草原妇女的纯朴无虞,受此感动,她创作了题为《晚年》的青铜雕塑。此后,何鄂感到创作的题材越来越丰富,苍生皆可雕可塑。她开始真正回归自我,创造的灵感如泉喷涌,她的艺术生命和激情也开始熊熊燃烧。
1986年,《黄河母亲》在兰州黄河之滨落成。这件作品被称为“中国城市雕塑成功范例和经典之作”而被载入我国现代雕塑的史册。它自诞生之日就走进了广大市民的心中,大家好评如潮。何鄂也因此声誉斐然,揽得多项大奖。今年,在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中,《黄河母亲》作为呈现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脉络的关键性节点,被遴选为最具文献价值的11个案例之一。
何鄂工作照
这一伟大而又永恒的形象能获得成功,得益于何鄂别具匠心的独特设计。她抓住了“我们都是儿女,而母亲却是永恒的”这一灵感,大胆运用浪漫手法,以斜卧的母亲形象代表黄河。近观“母亲”,没有纤细的眉眼细节,却以简练的雕塑语言,塑造了一个善良淳朴、端庄秀美、永远年轻的母亲形象,表达着每一个黄河儿女对“母亲”的深情。
此后,只要何鄂有时间,她都会到《黄河母亲》那里去转悠。看着一拨一拨的游客在这里观赏、拍照,何鄂站在他们当中,聆听着人们的评价。
台湾雕塑家李再钤在文章中写道:“《黄河母亲》是何鄂前30年艺术成就的总和,这是她不断钻研传统文化、刻苦创作实践的结果。”
激情创作:
融生命于作品、寓真情于万象的艺术情怀
《唐乐》系列
在二女儿何英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何鄂雕塑院的展厅。这里陈列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凝固的故事,都源自于生活。它们塑造着人生百态,颂扬着真善美,表达着作者对人生的哲思、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创造的追求。
《厚土》系列由“黄土”“沃土”“乡土”组成,是何鄂给这片滋养了她艺术生命的土地最隆重的献礼。通过这组作品,她尽情倾诉了自己对西部、对故乡的千千情结。“我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做这个作品,每天15个小时,不停地捏啊捏,手指上的指纹都磨没了……虽然很累,但作品展出后很受欢迎,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何鄂说。
在火车上,看到那些村庄里的孩子,何鄂捕捉到了他们纯洁的心灵。于是,在《希望星辰》中,她塑造了7个读书年龄的孩子。其中有的是城里娃,有的是山里娃。“你看这个放羊男娃的两只手垂下来,就像兩个问号,好像在问‘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呢?这个失学女娃戴着头帕,棉袄很短,棉裤又肥又大。也许她刚洗完锅、喂完猪,站在山坡上羡慕地看着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们,那双头帕下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人心动……”何鄂认为,人们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于那些农村的贫困孩子,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梦想,他们都是未来的希望。
《绣花女》
有一次坐公交车,上来一位失去一条腿的残疾女孩。何鄂说:“哪位能给她让个座吗?”可是在座的年轻人没一个站起来。两站路后,女孩下车了,回过头对她轻轻说了声“谢谢”。这件事情触动了她,回来便创作了名为《同学》的作品。作品中,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年正搀扶着他残疾的同学。作者以此呼吁人们关爱弱势群体,用爱呵护他们的心灵。
何鄂用一双粗糙的大手表达着心中最质朴的爱。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勃发的生命力量和浓缩在艺术中炽热的情感。在何英的讲解中,言语间散发着一个女儿对母亲由衷的敬仰。她说:“母亲早已将生命揉入到艺术作品中了。”
视艺术为生命的何鄂有一种近乎苛刻的严谨。这一次,应主办方需求,要重新雕刻一件《黄河母亲》送去台湾。团队辛苦多日,终于要完工时,却发现雕像头部石材上出现一点瑕疵。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局部替换,然而,何鄂却坚持重新寻找材料。她亲自去汉中上山选料,重新雕刻。她要求创造完美,送去台湾的作品必须是精品。
创办雕塑院:
奔跑不止、燃烧不熄的生命状态
在很多人的人生选择中,人到花甲之年,便可以退休颐养天年了。何鄂却退而未休,57岁时,她决定创业。她自筹资金创办了何鄂雕塑院,以实现她“弘扬民族文化,创造时代精品”的梦想。然而,创业是艰难的,写信、找人、为雕塑院选址、谈租金,还被人催债。在生存最艰难的时候,她接到一个新疆的城雕项目,这才让雕塑院存活了下来。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这位好强的女性抛洒了不少泪水、也饱尝了各种辛酸。
所谓天道酬勤,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有了这样一个文化产业运营的平台后,何鄂也进入艺术丰产期。她的艺术激情迸射,生命充满了活力,每天坚持工作,很少休息。
雕塑院成立22年来,共完成大小雕塑项目150多个,最大的是2006年完成的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的5组青铜《成吉思汗雕塑群》。这个雕塑群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共有110个人物和40匹马。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一个伟人的成长与成功放在群体中展现,作品令人震撼。这一项目由何鄂创作并担任艺术总监和工程总指挥,历时8个月的时间,参与的人员达800人。参与该项目的雕塑家唐世储曾在文章中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如此规模的雕塑,简直是不可思议,但何鄂做到了。这其中的困难很多……何鄂不允许有退路,还一定要做好,这份迎难而上的气概,我佩服。”项目完成后,获得全国城雕年度大奖,被誉为“新时期雕塑的奇迹”。
回忆起这项工作,何鄂最自豪的是:“参与的所有人都超越了自己,做了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所谓伟大的事情不是实现了某个人的愿望,而是让一群人的梦想都能展翅飞翔。
暮年的何鄂从没有想过停下来,她还在追寻着艺术智慧的最高点。她是忙碌的,也是精彩的。她会躬身实践参与设计作品,也会爬上爬下完成雕塑过程;她会忙前忙后策划雕塑展览,也会在各种研讨会上表达和发声……
对于雕塑艺术,何鄂善于用诗性的语言表达她的深刻见解。她说:“要让智慧之光在我们的雕塑艺术作品中得到永恒!要将艺术奉献给时代和人民!”
泥巴无言而艺术有情。在追求艺术永恒的道路上,何鄂收获了一个丰盈的生命,也谱写一位不甘雌伏的女子用艺术融入时代的传奇人生。
(责编 小夕)
人物简介
何鄂,1937年生,上海金山人。当代著名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历任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城雕艺委会专家顾问、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高级专家顾问、甘肃省美协名誉主席、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