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生 刘钊
芭蕉怕冷。每年入冬后,花匠都要截断芭蕉上面连着叶子的一大段,然后用稻草、塑料薄膜之类的东西包住根部,以防冻伤。
今年春寒,春天都快过去了,天气才转暖。拿掉御寒的稻草或塑料薄膜之后,芭蕉就像竹笋一样一点儿一点儿地从木桩一样的中心往上冒。开始是卷着出来的,一阵子不见,叶子就舒展开来,活脱脱的大写意风景画。
一天早晨,从芭蕉旁边经过,我的目光停在伸到窗边的一株上。我看到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顶端有一根黑色的细线,还没有展开的芭蕉叶呈圆柱状,真像一支蜡烛。我忽然想到了钱珝的《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以前的疑惑一下子解开了。
初次读到这首唐诗的时候,对第一句有些不解,以为诗人是以丑喻美。
记得在一本《唐诗鉴赏辞典》中,一位学者对此诗的首句是这样解读的:“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颖;‘无烟与‘干也是很平常的形容。”现在,我可以判断,他大概只是读诗,并没有仔细观察过未展的芭蕉叶,所以,诗人独到的发现,在他看来只是寻常。他也沒有琢磨,由未展芭蕉联想到绿色的蜡烛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说“无烟”?芭蕉嘛,当然无烟了,这样说岂不成了“多余的废话”?
对比面前的芭蕉,诗人细心的观察和绝妙的联想让人惊叹。这个早晨,要不是沐浴着朝阳的芭蕉吸引了我的目光,或许我也会错过诗人的柔情蜜意。
“冷烛无烟绿蜡干”,“干”是因为曾经“湿”,也就是说,这根绿色的蜡烛曾经燃烧过,但此刻熄灭了,自然也就“无烟”了。刚刚长出的芭蕉叶,头上顶着一根细线,如同烛芯,初出时是绿色,稍后就变成了黑褐色,就像曾经燃烧而后熄灭的样子。诗人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
一首诗,还有偶然的一撇,就让我向往起千年前的那个朝代,那么多人才华横溢,出口成章;那么多人捻须苦吟,呕心沥血。一代盛朝,诗人辈出,即使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位诗人,其诗作竟然也亮如星辰。莫非那时,人人锦心绣口,个个口吐莲花,诗歌就是他们的日常语言?
我又想,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诗歌,甚至那些被人反复吟诵的名篇,也都是一个个谜语。那谜底,我猜出了吗?那含义,我读懂了吗?该有很多是我们一知半解、望文生义了吧?也许,诗人“两句三年得”的诗句,就被我们肤浅的目光一扫而过了;也许,诗人“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我们已经屏蔽了那情感的信号,只是冷眼相看。
沧海桑田,地老天荒,很多东西变了模样,甚至不见了踪影。但肯定也有很多东西一成不变,亘古如斯,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视而不见罢了。
但也许有一天,你会与它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