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汇聚流光溢彩的影像盛宴

2016-04-08 15:10萨拉
高中时代 2016年2期
关键词:戛纳威尼斯奥斯卡

萨拉

开幕式上的星光闪耀,大银幕上的精彩纷呈是电影节留给大众的一贯印象。在许多观众眼中,电影节是影人和艺术家的派对,也是巨星和大导收获的季节。然而,艺术繁盛的背后,电影节还有哪些不为我们所知的知识呢?

什么是电影节?

电影节是为了推动电影艺术而进行的电影展映,观摩交流的一项活动,也是为了奖励有创造性的优秀影片,促进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合作和发展电影贸易。电影节通常设立各种奖项对有成就者给予奖励,大的电影节影响力甚至覆盖全球。

自1932年意大利举办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起,至今世界上已举办各种名目的国际电影节三百余个,大致有三种类型:1.综合性国际电影节,规模较大,世界各地各种类型的影片一般都能参加展映或竞赛,如戛纳国际电影节;2.地区性国际电影节,只限于某个地区或某些国家摄制的影片参加展映或竞赛,如亚洲国际电影节;3.专业性国际电影节,规模较小,一般只展映或某一题材或片种的影片,如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

另外按照电影节方向类别,国际电影节被分为A、B、C、D四个类型。这里的A、B、C、D并不代表等级优劣之分,A类是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但没有具体主题),B类型是竞赛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有具体主题),C类型是非竞赛型电影节(不以竞赛为主,以电影展映为主),D类是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

全球知名电影节

全世界大约有700个电影节,有着较高质量的国际性电影节大约有50个。也许不少人会以为“奥斯卡金像奖”就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其实“奥斯卡”只是美国本土的电影奖,是美国最高的电影荣誉,后来为了增加国际性,奥斯卡从1948年起增设了“最佳外语片奖”。当然,现在奥斯卡已经成为世界电影领域影响最大的电影奖之一。

电影节很受人们的关注,最著名的有以下几个品牌。

冷峻的柏林

柏林电影节是欧洲三大A类国际电影节中最年轻的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举办时间是每年的二月,最高奖项是“金熊奖”。作为全年第一个亮相的大型国际综合影展,颇受媒体和片商的关注。

从选片风格上看,它更倾向于政治生活背景下的影像反映,获奖影片的“亲和力”是三大影展中相对较低的,许多影片都严肃、稳重,对反映战争、当局动荡、文化差异、个体精神题材的电影可谓情有独钟。比如《格巴维察》就是巴尔干战争后遗症的见证者,《关塔纳摩之路》反映的是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波弗特》说的巴以冲突的终极悲剧。我国影片《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等都在柏林电影节上拿过大奖。

也许是因为柏林的电影意识大于审美,质地不够“柔软”,加上举办时间正值春寒料峭,因此近几年的星光不及戛纳和威尼斯。

暧昧的戛纳

戛纳电影节在1939年拟办之初,就是要建立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电影节。由于戛纳电影节主张“电影万岁”的理念,因此它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影人的梦想之地,也曾一度被提升到“电影奥运会”的高度,是目前人气最盛的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棕榈奖”。

尽管金棕榈得主往往都是综合表现极佳的时代杰作,但展映和参赛片的整体调调,却总给人一种暧昧的情怀,浓得很难化掉,这也难怪喜欢摆弄风姿的王家卫会受到戛纳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戛纳对电影本身的魅力格外看重,但商业与艺术的融合,也是戛纳人气兴旺的原因,最近几年,它一边发掘亚洲和欧洲的艺术势力,同时也毫不犹豫地在展映单元推行商业路线,把全球最具实力的片商都吸引到戛纳来,真正做到了艺术和商业两个极端齐头并进。我国影片《霸王别姬》《活着》《荆轲刺秦王》等都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奖项。

多元的威尼斯

威尼斯影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电影节最早的创办宗旨,是以全球性的眼光发掘世界各地有创造性的艺术电影。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威尼斯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由此,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

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纪录片奖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威尼斯是华语电影得奖最多的电影节,堪称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绝佳窗口。目前,威尼斯在三大影展中的认知度位于戛纳之后,柏林之前。我国从1971年开始,多次选送影片参加该电影节的活动,《秋菊打官司》《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都在威尼斯电影节拿过大奖。

独立的圣丹斯

圣丹斯电影节起初以展示美国本土的独立电影为主,作品风格与好莱坞垄断下的工业品迥然不同。它的竞赛单元分为“美国”和“世界”两个体系。目前,圣丹斯已成为世界影坛年初最重要的电影盛会,有“雪地上的戛纳”的美誉。包括华纳旗下的独立制片集团、福克斯探照灯、韦恩斯坦影业、米拉迈克斯影业、狮门影业在内的独立制片大户,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赶赴圣丹斯。作为另类电影的最大集散地,它始终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此外,圣丹斯还是世界电影的“希望”所在,在三大影展越来越拘泥于“熟人圈子”时,圣丹斯接纳新人的生猛力度不容小觑。科恩兄弟、史蒂芬·索德伯格、昆汀·塔伦蒂诺、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等人都是在圣丹斯成名。可以说,圣丹斯已成为艺术与市场兼容并包,当代与未来全面顾及的“关心下一代协会”。

正在崛起的亚洲势力

东京国际电影节是亚洲最早的国际A类电影节,宗旨是发掘新锐导演,一直恪守着广泛性和公平性两大原则,尤其是在竞赛单元影片的选择上,严格保证电影国度的配额,日本本土影片在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明显。釜山国际电影节是目前亚洲最活跃的电影节,每年10月下旬举行。不过,釜山影展的“国际性”体现得相当局限,八成电影面向韩国本土。1993年创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是目前中国内地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尽管竞赛单元影片水平与世界一线电影节尚有距离,但潜力无限。目前,上海电影节的规模和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认知度在亚洲仅次于东京电影节。

属于游客的电影节

随处可见的国际巨星和海量的新片放映,成为各国游客蜂拥至电影节的主要原因。不少游客坦言,来这里就是想看一看自己心仪已久的偶像,与明星近距离接触。此外,很多电影发烧友将电影节作为了自己的“朝圣之地”,他们希望在电影节期间观赏到自己期待已久的电影作品。

例如,每年5月举行的法国戛纳电影节,至少能吸引6万名电影界人士和20万名游客,而戛纳的当地常住人口不过7万左右。酒店业是其中获益最高的行业,各大酒店房间早在半年前就被预订一空,而诸如以阿兰·德龙、索菲亚·罗兰等明星名字命名的套房,价格则高达每晚1.2万欧元。普通客房的价格也要490欧元至900欧元。一个电影节下来,当地酒店业年收入的20%也就完成了。

大的客流量也带动了餐饮业,尽管戛纳地方并不大,但有超过300家地中海菜肴特色的餐厅,在那12天里马力全开。旅游纪念品、摄影器材、公共交通、服装百货等行业,也在这场盛会中受益匪浅。

相比戛纳,意大利的威尼斯因悠久历史留下的450余处文化遗产,一直被视为旅游名城,电影节每年能为这座小岛带来超过1700万欧元的额外利润。“电影节之父”的光环依旧照耀着小城,仅旅游业一项就在威尼斯经济总量中占到70%。

今年2月的柏林电影节,将云集2万多的电影业内人士和记者,再加上更多的电影旅游者,给柏林酒店、餐饮、零售和交通等行业带来滚滚财源。据柏林投资银行估算,柏林电影节将给柏林带来近7000多万欧元的消费收入。

卖片才是正经事

经济效应作为电影节的副产品一直都存在,甚至支撑着整个电影节发展。

对于电影节来说,票房收入并不是衡量一个电影节成功与否的关键;表彰优秀电影、颁发奖项,也并不是终极目的。为电影人提供行业交流的场所、为新计划找到投资人、为新电影找到发行渠道、发掘影坛新人,这些才是吸引电影人前来的不二法宝。几乎所有综合类电影节除了竞赛单元外,都会安排诸如大师论坛、名师讲座之类的单元,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电影市场。

戛纳的电影交易量最高,其间举办的电影交易市场共设立34个展厅,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过万名参展商,每年约有4000部电影在此交易,销售额达10亿美元。

柏林电影节“欧洲电影市场”单元势头最猛,因为每年都在年初的2月举行,占据天时,所以被众多国际电影业内人士视作预示当年电影业行情的晴雨表,影片融资与交易异常火爆。

很多人有种错觉,在电影节获奖的电影,就等于有了宣传资本,能够在票房上大有可为,但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欧洲三大电影节对参赛影片的选择都有共识,那就是不能在院线上大规模上映。拿奖的无一例外都是高大上的艺术片。这就决定了拿大奖的影片只能徒有口碑,商业价值并不大,且大多不符合大众口味。

所以,成熟的电影节,除竞赛单元外,还会准备一些诸如大师回顾、本土电影展映之类的单元来放映不同类型的电影,这些展映的电影如果选得好,票房收入会非常可观。

奥斯卡派对是好榜样

与其他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历时数天不同,奥斯卡虽然只用一天来公布结果,但却有两到三个月的颁奖季。由美国电影与科学艺术学院主办的奥斯卡,是好莱坞的最高荣誉和电影评奖活动,也是全球电影人梦寐以求的荣誉。

与电影节获奖影片只重艺术、商业价值较低不同,一部影片只要获得奥斯卡提名,就可以在原先票房成绩的基础上增加3000万美元影院收入。如果得奖,还能借重映的机会再增加2000万美元。而且还能扩大世界影响力,比如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全球票房达1.7亿美元,其中至少有5000万是获奖后重映得到的票房。

除了直接票房收入外,奥斯卡颁奖礼早就成为商机无限的“大蛋糕”,需要出高价竞标才能抢到赞助的机会。而且只要颁奖礼使用的赞助品牌的产品,就会引来无数追捧。明星走红毯所需的高级定制服装、珠宝、化妆品,也是各大品牌争抢内容之一。

奥斯卡颁奖礼一直是电视业的摇钱树,是全美国收视率第二的节目,仅次于每年的超级杯橄榄球赛。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美国电视广告的黄金时段播出,这也是全年最贵的广告时段,一条30秒的广告最高纪录是180万美元。各种收入加起来,一次奥斯卡颁奖典礼就能给美国的电视业带来至少1.3亿美元的收入。

在颁奖礼举办的那几天,全球各地影迷潮水般涌至洛杉矶,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等都大有收获。 奥斯卡每年都能给洛杉矶带来超过6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收益,还能提高城市形象,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电影节其实就是一扇窗户,打开这扇窗户,世界就在眼前。电影节不单单是电影的盛会,电影本身也不单单是电影,电影成了一个“桥梁”,将文化与商业的资源互换,以此达到双赢。面对越来越开放,包容性越来越强的时代,电影节依时而变,提供更加自由的平台,带动风格迥异的电影人的成长,逐渐成为了一个个多元化的电影盛宴。

猜你喜欢
戛纳威尼斯奥斯卡
戛纳电影节左右为难
威尼斯商人
范冰冰、李宇春、娜扎 斗艳2018戛纳,谁赢了?
暖!一猫有难,众猫支援
戛纳红毯迎来中国小仙女,原来你是这样的关晓彤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动物奥斯卡
每人一个戛纳
阿达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