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

2016-04-08 09:14刘洁
2016年8期

刘洁

摘 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与脚步,我国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实情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初步形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性的伟大论证。现文章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进行探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进程;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对社会经济规律的总结和概括,其为人类社会经济的经济发展指明了科学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尤其是实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状态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更加重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历史必然趋势,在正确吸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精华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即为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相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晕一种,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当前我国面临着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经济相结合。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其实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揭示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利用中国的国情与经验来不断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

(一)把握改革开放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当前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其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的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目前的中国是工人阶级掌握核心权利的社会主义社会,站在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种工人的主人公意识更加容易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也更加容易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就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态与社会体制而言,选择使用与中国国情相贴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来把握改革开放的方向是最为正确的[1]。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精华,摒弃西方经济学的糟粕,力求在经济发展道路中免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痛苦,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中获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结合中国特殊国情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历史底蕴十分深厚。但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够百年,改革开放几十余年,因此我们在选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应该选择马克思经济,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来探索当前我国面对或即将面对的这种经济问题。例如,就当前社会影响广泛的社会分配问题来说,不能单纯的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建设来进行单一的研究[2]。中国经济在进行市场化改革后,市场竞争是无法避免的进程,因此必然会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区域贫富差距的产生,必然有一部分人和区域先富裕起来,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理论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关系形成了“先富裕,带动后富裕”的联动形式,大大激发劳动人员创造累积财富的主动性,这与马克思在经济学中的实现共同富裕理论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相比较来说,假如运用西方经济学来对这一观念进行分析,即使能够合理解释竞争能够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也无法解释“先富裕,带动后富裕”这一联动形式[3]。因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特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持续运用必然将带来中国经济更加繁荣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方法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就要全面克服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话存在的缺陷,攻克缺乏创新意识,过于注重理论解释方面的问题,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首先,在学习方面解放思想。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实际经济工作来开展经济学任务研究[4]。其次,不论从任何学科来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都是推动理论研究发展的关键点。经济学研究学者们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已经造就了该学科的固定思路,在考虑理论问题的时候习惯性的使用已经掌握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探索。虽然选择使用既定的思维方式能够减少研究时间,提高学术研究工作效率,但是在经济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假如总是使用固有模式来思考研究,就有可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保持着开放性、创新性的经济学学科,其自从诞生其就与世界各种经济学流派碰撞摩擦,形成了一种借鉴-参考-创新-优化的发展规律。当前经济学理论鲜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样,处于持续创新中,始终充满着活力。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发展的、持续变化的、世界的眼光来吸收人类社会的经济学成果,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带到一个全新的理论与实践高度。

(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

随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设计领域的广阔以及研究问题数量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就会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全面[5]。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冲破固有体系结构的约束,大胆的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进行创新完善,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持续发展,加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进程。首先,要始终坚持明确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目的,坚持给人民服务,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出发点,切实全面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其次,要寻找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及参考他国经验之间的平衡点,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实践知识的多元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吸收与我国国情向吻合的知识,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借鉴。最后,培养专业人才,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大力培养不单单熟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并且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知晓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综合型人才,打造一支原则强、作风正、业务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理论研究队伍。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我国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经济情况,开辟了一条真正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趋势将会不断加深,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领域所获得的各项伟大成果将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产物。(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蒋永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特征[J].学术月刊, 2008, (03):68-70+76.

[2] 汪信砚 , 郎廷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开启之作——李达的《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探论[J].湖北社会科学, 2015, (04):11-16.

[3] 蒋南平.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问题[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1):1-4.

[4] 郎廷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李达的《经济学大纲》探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 (02):13-19.

[5] 石淑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经济学建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1):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