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肉上餐桌,你敢吃吗?

2016-04-08 10:11王珊
东西南北 2016年5期
关键词:克隆技术肉牛克隆

王珊

克隆技术目前还主要是用于品种的改良繁育,而克隆肉的食用安全和健康问题仍是能否真正端上餐桌的关键。

许晓椿决定做北大的第三个“屠夫”。

与前两位北大毕业后分别摆摊卖猪肉和养猪的校友相比,许晓椿则更有科技含量,他要屠的是克隆牛,“对,就是高科技的屠夫。”许晓椿自我评价道。

许晓椿是博雅控股集团董事长。这个公司原名为博雅干细胞集团,专门从事干细胞的相关研究。如今,许晓椿要与天津滨海新区合作,建立全球最大“克隆工厂”,从事优质工具犬、宠物犬、非人灵长类、顶级赛马、优质肉牛等克隆业务。

如果一切顺利,许晓椿正筹备的这条流水线将每年生产10万头克隆牛胚胎,而其设定的目标是100万头。在他看来,克隆牛肉端上餐桌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牛肉市场的严重缺口

尽管签署合作协议当天没有请媒体,但“全球最大克隆工厂”的消息,仅在一天后就占据了新闻网站首页。

从那一天开始,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博雅控股集团董事长许晓椿的一大部分时间被各家媒体占据。许晓椿对媒体已经应对自如,他甚至将各个媒体的问题总结为三个: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成熟吗?克隆肉真的能吃吗?

从理论上说,克隆,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只需要从被克隆的动物(供体)身上取一个普通的体细胞,取其细胞核注入到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然后放到代孕母体的子宫内,生下来的物种和被克隆动物就会一模一样。换句话来说,克隆就是复制。

博雅的克隆牛胚胎也是要经过这样的“手术”过程,最终被放到“母亲”的肚子里孕育而生。

一组数据为他们庞大的计划提供了支持:从2000年到2013年,全国牛肉年产量由513.1万吨增加到673.2万吨,增长31.2%,而同期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购买牛羊肉却增长了60.3%。即使如此,中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也只有5.25公斤,与欧洲平均水平50公斤和世界平均水平10公斤相差甚远。

与巨大需求相对的是中国参差不齐的肉牛品种,生长速度慢,整体肉用性能生产不高,尤其是高端牛肉市场存在严重缺口。尽管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杂交选育,好品种依然屈指可数。“选育一个好的品种需要十多年,而克隆获得个体仅需要一年。”许晓椿说,克隆可以解决困扰科学家数十年的问题。

占领国内高端牛肉市场,只是这家坐落在天津市滨海开发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内的工厂的开局之举。目前,工厂已经建设完工80%。

高成本的克隆产品

在建的克隆工厂第一期投资2亿元人民币,总投资30亿元。意外和震惊是国内业界对这个庞大投资规模的最直接反应。“他们说建设成这样,我也相当地吃惊。”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副教授戴蕴平说。

1998年,戴蕴平就开始进入到动物克隆领域,他是参与中国克隆牛研究最早的一批人。“用克隆的方式进行少量优质质种资源的培育确实可行,例如2010年‘牛和猪体细胞克隆研究与利用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是要像他们那样做商业化很难。”在戴蕴平看来,这种方式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克隆技术只是用于制备少量顶尖的优质资源。

成活率低,是阻碍克隆商业化最大的因素,也让全球科学家受尽困扰:活得少,死得多,成本太大。“一般的小牛怀孕两个月后,很少会流产;而克隆牛,在不同时期,甚至快生之前都会面临流产、死亡的风险。”戴蕴平说。

高死亡率意味着高成本,即使到现在,要获取一头普通的克隆牛,也需要花费两三万元,更不要提优秀品种。在每年的世界奶牛博览会上,明星奶牛的克隆后代甚至高达2万美元以上。

“克隆技术,确实有商业化的潜力。从多利到现在,技术有一定的改进,但没有想象中这么快。”戴蕴平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道,“也许,他们掌握了关键技术。”

或许是为了获取噱头,在此之前,许晓椿曾将100万“克隆牛胚胎”的目标表述为“100万头克隆牛”。它们之间的差距可是巨大的。按照已有的10%-15%的成功率,这些胚胎,只有10万-15万会成功“变身”为小牛。

克隆肉上桌的矛与盾

和克隆能否商业化一样被讨论的,是克隆肉上餐桌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克隆牲畜能否上餐桌,已经成了矛和盾的两个面。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早在2008年就宣布,批准克隆动物的奶制品和肉制品上市销售。他们的理由是,“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克隆动物,比如克隆牛、猪和山羊以及它们的后代均可以安全食用,克隆牛产的奶也可安全食用”。

日本科学家也曾经在1998-2006年对日本171头克隆牛及32头克隆牛后代的健康状况以及畜牧学形状进行跟踪调查后总结,无论是在遗传相似性,还是繁殖性能、产肉产奶性能上,克隆牛与正常牛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但这并没有影响欧盟严谨的处理态度。2015年8月,欧盟议会以529赞成,120票反对,57票弃权通过法案,宣布禁止克隆肉类进入欧洲市场,理由是克隆的后代比常规繁衍的动物有更多健康问题。

许晓椿的回应是:“如果中国大规模克隆高端肉牛,势必会冲击欧洲的高端肉牛市场。毫无疑问,欧洲禁止克隆农畜和销售克隆牲畜是从贸易保护和政治需求的角度出发。”

如今,这些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东西,又要端上中国公众的餐桌,公众开始担心克隆肉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不敢吃”是大多数人面临选择时的态度。“即使到现在,克隆技术还主要是用到品种的改良繁育,国内还没有人是为了送上餐桌的目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名长期从事克隆工作的专家表示。

而且,单从经济因素来考虑,克隆动物的肉类价格可能要远高于正常家畜动物养殖的费用。在许晓椿看来,这些都不会有问题。“我能保证,同等品质的牛肉,我们不会比市场高。”许晓椿认为,克隆动物的成本取决于产量,当克隆动物用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之后,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我就吃过,味道好极了。”许晓椿说。

(刘春燕荐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克隆技术肉牛克隆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克隆技术:救世主还是潘多拉魔盒
浅析克隆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多任务型公共机房管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
Cloning Pets克隆宠物
线性克隆系统的数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