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新
“管闲事”的一次经历
赵新新
我每天早晨七点钟基本可到达学校周围,从停车地点到学校还要步行十分钟。
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了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六十岁模样、一条腿有点跛的老太太背着不算轻的学生的书包,跟在孙子的后面走。男孩一身轻松,手里拿着一张广告纸之类的东西,撕得粉碎,然后往天上一扔,遍地开花。
我说:你站住,怎么回事,你爸妈、老师教给你的就是遍地丢垃圾吗?去,捡起来。
孩子看了我一眼,估计认出我是学校的老师,虽然我不教他。他老老实实地把满地的碎纸屑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我又说:书包自己背着,你奶奶多大岁数了,还替你背书包,是你奶奶去上学吗?
这时,他已经有点蒙了,因为他可能没有见过我这样大清早就多管闲事的老师。他奶奶也从我的几句话中听出了我可能是老师,赶忙卸下书包,给孩子背上。
奶奶说:来,孩子,听老师的话,自己背上。然后转身对我说:老师,让你费心了。
那天早晨的这件事就只发生了三五分钟,我也不知道以后这个孩子的书包是谁来背,更不知道他还会不会随地丢垃圾。只是希望这个孩子能知道老师今晨对他的训斥不是想让他难堪,也希望这位奶奶能知道她这样疼孙子不是长远之计。
从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家长对于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教育=学校教育”的阶段,对于孩子教育成果的要求还停留在“好教育=考试高分”的阶段。她们没有意识到,对于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不能仅仅靠学校,甚至靠学校根本解决不了。
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在家庭里已经被教育了六年。这期间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举足轻重。说这个阶段的家庭教育重要,绝不在于让孩子提前学会百位以内的加减法,也不在于认识多少汉字和背多少古诗,而是指给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以良好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
小学之前的家庭教育,家庭成员应该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为人的基本礼貌,对环境的爱护,对规则的遵守。具体来说,在学校看到老师应该有最基本的问候,在公共场合不应该随便丢垃圾、也不该大声喧哗,过马路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信号灯的指挥……
这些小细节不会有考试,但是这些却是时刻写在孩子的身上的,甚至会跟随孩子一生。我不相信一个随地丢垃圾、大声喧哗、见师长不知礼貌为何物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孩子在成人之前如果是有公德、遵秩序、能律己的人,那么这个人会终生受益。反之,即使他书本学习成绩斐然,也难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前年去台湾旅行七天,这七天里,我对于那里的风景并没有多少太过深的印象。让我越来越回味、念叨的是那里的人文环境。
在台北夜市买小吃、水果,付钱之后,所有的老板都会对顾客说一句:谢谢;在国父纪念馆外,有大学生街舞社团在进行街舞排练,但是她们的音响的声音却很小;步行穿过没有信号灯的马路,机动车不会鸣笛,而是减速停车,让步行者先走;询问路况,骑单车的女士在指点之后怕我找不到,还会留下电话;在整个旅行的过程中,无论是农民占主导的村落,还是县城、更或是基隆、高雄、台北这样的大都市,我都未曾看到任何地方有落地的垃圾,更未见有人随手丢垃圾。
每每回忆几年前的那次出行,想到的都是类似的细节,这些细节构成了我对这个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个体的深刻认识。接触到的台湾人,没有哪个是把学历和分数写在脸上,但是我从他们的言语和行动中看到的是温良恭俭让,而这恰恰是大陆现在的教育所缺失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那天早晨我看到的现象不是个例,这样的情况每天发生在学校周围。许多在学校很自立的孩子到了学校门口,看到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书包卸掉,把水壶丢给家长,然后家长跟在孩子后面,俨然一个小秘书。这样的家庭教育甚至是和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学校给孩子说再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了校门也会被家长用实际行动给击碎。这样矛盾的教育会让孩子遵循着身体舒服的原则成长前行,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再想改变,就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家里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的事情你不用管。而这句话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却是造就了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在许多孩子的心目中,确实除了书本学习和考试,其他的都不重要。有这样的观念在心中埋着,我很担心孩子。
每个学期都会有机会在校执勤两次,每次一周。两周的执勤工作让我有机会观察孩子的不同表现,在校门口,总有我教过或者正在教的孩子见了我,把眼光挪开或者如同陌路一样,一声不吭地走过。让我欣慰的是,也总有教过或是没教过的孩子会给我打招呼——老师好。我碰到这样的孩子,无一例外地会回以微笑和一句——你好。
对于孩子而言,考试成绩不是他的所有,不是他最最重要的品质和特质。唯有从小有自内而外的人文修养,对自己和环境有责任感的孩子,才能在一生中过得充实和有质感。但是这些,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并不会天生就知道。
有修养的孩子会在当下的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吗?也许不会太多。但是,时间会给予他们最好的回报。
(山东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