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周建平 杜效鹄
潘家铮的创新理念与设计思想(下)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周建平 杜效鹄
潘总的质量观,亦是其人生观,自青年时期建立,贯穿于潘总的一生。
20世纪50年代,刚从学校毕业的潘家铮,看到一位技术员对理应废弃的不合格混凝土阻拦无效,愤然卧轨挡道,铁骨铮铮的举动令潘总终生难忘。由此树立了潘总的质量人生。担任新安江设总期间,正逢大跃进高潮,对于脱离实际,不讲质量的修改设计、压减工程量、加快进度等问题,潘总一口气贴了一百多张大字报,猛攻当时的党委,甚至还向上海、北京告状。接着,工地上发生了几件大事情,惊动周总理亲临工地拨正航向。由于潘总的“反党言论”,在“文革”中定为“右倾机会主义”。此后,“左”的思潮令工程质量江河日下,潘总心有余而力不足。20世纪90年代,潘总担任政协委员,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各种形式呼吁重视质量问题。
1996年4月下旬,潘总胆囊炎发作。在河南渑池胆结石专科医院治疗期间,创作了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为扭转我国质量下降的现象而斗争》,完稿后让秘书李永立乘坐“摩的”送至《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杂志发表。该文掷地有声的观点、入木三分的批驳、情真意切的建议无不体现出潘总对质量问题的“心以为危”与“披沥直陈”。从国家战略、民族前途、政治高度认识产品、服务、教育、管理等各类质量问题,进行全面剖析、严词批评,提出治症重典与良药。
对于当时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质量问题,潘总提出“中国制造”、“中国质量”已成为“低劣商品”、“低劣质量”的同义词,是新国耻,堪与旧中国无数旧国耻并列。文中以小标题提到“质量问题是政治问题,党和政府要承担责任”。李永立看后心有余悸,问潘总有的话要不要改一改,潘总回答“一字不改”。文章发表一个月后,工程院的一位同志对李永立说:“朱镕基总理前几天来工程院参加一个会议,还问潘家铮来了没有……”。此后的1997年年初,国务院下发了《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也许朱总理询问潘总、国务院的文件与潘总的文章并无关系,但有一点足以印证,潘总所关注和忧虑的质量问题,也正是国家领导人所关心并积极解决的问题。
对于设计质量,潘总提出“紧抓不放、一追到底”。国务院批准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后,在1995年1月11日第一次技术审查会上,对重大问题、原则问题,潘总要求设计单位不要怕修改图纸,要虚心接受专家的建议。1997年1月,在三峡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潘总再一次提到三峡工程的质量,强调“保证优秀的工程质量是建好三峡工程的最根本问题”,提出质量责任落实到人,三峡公司和监理责无旁贷。同时,潘总深刻地提出,要搞好质量,位于最前线、最直接负责的还是施工单位。在当时的条件下,潘总呼吁“中国的施工企业,不仅仅是乙方,是承包商,更是中国的主人,是在为祖国修建造福子孙后代的三峡工程……,希望项目法人理解和关注施工企业”。潘总的质量观点,是站在工程千年大计的角度,国家民族的高度,市场经济的深度提出的。他强调质量,但也理解合同管理与市场经济。他认为合同管理是手段,目的是把工程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合同办事,但社会主义下的甲、乙方关系要体现主人公思想。
潘总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规章制度的健全,可以扭转质量下滑的局面,但质量提升,开创新局面,进入和占领国际市场,还必须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材料、工艺、设备、结构的不断改进与进步,才能出现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质量达到新的水平。“用上世纪的老车床制造出来的产品,无论如何努力,是无法和多轴数控机床相比的”,“在市场竞争中,是质量和科技的竞争”。
潘总的质量观,还体现在科学技术进步、金钱刺激解决不了思想深处的质量意识问题。他谈到建国之初,“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设备”,然而坚持实事求是和谦虚谨慎的作风,兢兢业业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建成过大量的优质工程,仍然有享誉国际的优质商品。纵观目前的食品、药品造假新花样,无一不是依靠科技造假。所以,质量意识教育、问责制度健全,奖优惩劣机制建立和科学技术发展力缺一不可。
品味潘总的质量观,总结为:树立全民质量意识是立国之本,依靠科技进步是强国之路,健全法律法规是解决之道,依法管理是政府之责。社会主义质量观,要从思想上树立、制度上保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
潘总从事水利水电工作60余载,几乎走遍祖国的深山大川,可以说,在中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坝址及工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所有的重大技术问题,都留下了他的智慧。他以深厚的理论、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过人的胆识、哲学的观点和艺术的技巧,解决过大量的技术难题,提出过很多重要的建议,做出过不少关键的决策,为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奉献了毕生智慧与精力。
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和技术;正确建议的提出,依赖经验和判断;力排众议的决策,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建议被接受和采纳,则需要哲学的观点和艺术技巧。这些,潘总都做到了。
早年从事具体工作,他善于创造性地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设计中的疑难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工程计算理论和方法。1956 年,年轻的潘家铮负责广东省流溪河水电站的水工设计工作,基于对坝址良好地质条件的认识,他积极主张采用双曲溢流拱坝的新结构。由于当时双曲拱坝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建设,缺乏经验,他领导设计组成员积极进行繁复的坝体应力分析,首次提出和解决坝头稳定分析问题和坝体冷却措施等一系列课题,使拱坝设计得以顺利完成。流溪河是中国第一座坝顶泄洪的薄拱坝;新安江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在设计中采用了世界最大的溢流厂房、宽缝重力坝、大底孔导流等新技术并首创抽排理论。这些“作品”中无不蕴含着潘总博大精深的学识理论。深入现场,具体领导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工作,终于在短短3年内使工程建成投产。新安江水电站的顺利建成,大大缩短了国内外水电技术的差距,为新中国的水电事业树立了一座丰碑,而这中间更是凝聚了潘总的智慧和心血。
在被一些地质专家认为是一堆烂石头的龙羊峡峡谷中,他认为可以修建高坝大库;在葛洲坝枢纽鉴定会上,他满腔热忱地支持采用“抽排措施”;在岩滩工程讨论会上,他鼓励人们在这座高坝工程上采用碾压混凝土技术,并承诺“建设成功,成绩是你们的;出了事,责任归我”。这种敢做敢为的作风极大地鼓舞了设计施工人员。
对于规模浩大的三峡工程,它的开工更是备受关注,其中也不乏各种反对质疑之声。但是潘总却勇于代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和400余位专家,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界领导汇报历经3 年多时间论证取得的成果。他以大量深入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综合阐明了修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在当时各种压力之下,担此重任的潘总是需要何等的勇气。
潘总说:“其实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摇头容易点头难”。站在一旁摇头挑毛病总是比较容易的,摇头说不能搞,讲几点理由、几个困难就行了;点头就要科学论证,具体操作。但作为科技工作者,要赞成和支持一项大工程,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尤其需要有勇气。三峡论证过程最为典型。几次论证会议,反对者先发言,讲困难、说问题,有的上午讲完下午走人,有的干脆题诗一首扬长而去。支持者则需要开展细致的工作,在下一次论证中答复。
对于重大问题的技术决策,仅有勇气是不够的,更需要包容,听取不同的意见。潘总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潘总对反对意见所表现出的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正是反对者的反复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才使方案一次比一次更理想、更完整,工程质量一期比一期好。”
决策意见能够被各方接受和采纳,更需要艺术。任何重大技术问题,都要平行研究;重大技术方案,都要多方案比较。各方位置不同,利益不同,研究角度不同,总有不同的观点,反复讨论、甚至争论。在众多可行的方案中,最终方案只有一个。如何优中选优,让反对者能够接受,潘总表现出高超的决策智慧和艺术。溪洛渡拱坝优化设计中,对建基面和拱坝体形有不同的意见。潘总从应力、变形、稳定等各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权衡利弊得失,最终肯定了设计院对建基面和拱坝体型优化方案。
潘总对重大技术问题决策时表现的胆识、勇气、智慧和艺术为业内人士折服,他表现的谨慎更需要我们学习。溪洛渡的04优化方案虽然得到潘总的认同,但潘总说:“越是如此,越要严格考察,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潘总晚年虽然身卧病榻,仍然关心我国水电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在水科院院士论坛中谈到我国西部水电开发面临“穷山、恶水、地震、滑坡、大断裂、深覆盖……,没有一块是好啃的骨头。”他特别指出“我们工作中最微小的缺陷疏忽,都逃不出大自然的严峻考验,并实施无情惩罚。”他要求在任何情况下要保持谦虚谨慎态度,要坚持安全和质量第一。对一些重要决策,如无确切把握,要留余地,要有预案,要慎之又慎。安全和创新并不矛盾。一个成功的工程师,是通过创新增加安全度。他还呼吁“各层领导要悉心研究业务,掌握大规律,对重大课题要平行复核,对重要文件要字字审读或自行起草,切莫做签字工程师。”
当前,移民问题是水电开发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一些人反对修水电站的主要理由之一。但是,潘总指出,移民问题只要详细调查、周密规划、妥善安置,保证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移民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是能够解决好的。
1.移民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移民工作十分复杂困难,哪怕只有百分之几的人未安排妥当,也会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安定。不可否认,我国传统习俗是安土重迁的,特别是农民,要他们放弃祖辈留下的土地外迁到命运不定的陌生之处,总是不愿意的。我国现在有七、八亿农民靠“绣地球”为活,过着困苦的生活,在西南山区尤其贫困。从科学发展观看,这不是长久之计,说白了,我国即使做不到发达国家那样只留少数人从事农业,至少也应有规划地改变数亿农民的身份。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结合必要的水利水电建设,有计划地提早实现这一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转变?尽管移民问题极为复杂,但事在人为,就怕不认真。潘总指出,真正认真负责做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像二滩、水口等利用世界银行资金的工程,其移民工作就得到以要求严格著称的世界银行的肯定。[1]潘家铮.漫谈水利水电建设观念的更新.水力发电学报,2010,29(3),1-6.
2.需短期补偿和长期扶持相结合
过去水电建设最难的是工程本身,如截流、建坝等,如今我们的技术水平提高了,这方面已不成问题,那怎么解决移民问题呢?潘总多次提及,单纯的一次性补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过去对移民的安排总是“一次性补偿”,以“后靠”、“务农”为主,强调粮食自给,交给地方政府包干。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十年间,我们正是犯了这种错误,花了很大代价和经历了很长时期,逐步偿还欠债。水电站开始建设的短期范围内,要给予一定合理的补偿,至少保证动迁移民和企业的生活条件比过去要好。
就长期发展而言,对移民进行扶持,不一定是给钱,主要是创造条件。可将农民分为三大类,一类继续搞大农业,人数不多。库区的“环境容量”应以“致富”为准。第二类以年轻一代为主,专门培训,脱离农业,创业致富。在工程建设期就应充分吸纳他们进行培训、参建和转业。第三类是鰥寡孤独、老弱病残和失去土地一时未能安排的人,率先实施生老病死的可靠社会保障,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2]潘家铮. 大力开发水电:中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中国三峡,2009(1):5-12.
潘总设想,建库后,原来的破烂城镇乡村,将变成北欧那样文明清洁的中小城镇和新型村庄,部分移民搞大农业,年轻一代经培训进入二、三产业,创业致富,老弱病残得到可靠社会保障,库区成为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提前进入文明社会。只要短期补偿和长期扶持相结合,移民问题不仅能做好,而且可为中国社会面貌的改变和进步做出贡献。
3.需充足的移民安置资金做保障
这样做需要更多的投入,资金可从三方面来:一是开发部门原来安排的移民淹没补偿费用。二是按市场规则,实施电力竞价上网,水电还应享受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优惠,把对库区和移民的长期支持,列入发电成本,提取一定的发电收益,用到上游和库区来;上游水库对下游梯级产生的效益,也应合理反馈回来。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因为这是对落后地区的大改造,是实施农民转移的大战略,政府应该买单。后两部分投入,就是长期扶植的资金来源。
但是,这一工作绝非水利水电部门或开发商所能胜任的,而必须由国家、政府主持、组织和监督才能完成。简单地说大水电是成熟技术,可按市场规则办事,各部门各行其职权,把一切困难都责成开发商去解决,解决不了就喊停,这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总之,就我国来说,大水电开发应该列为国策,和国家能源布局、地区经济发展改造、库区脱贫致富、农民向城市转移、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结合起来,是国家意志和行为。
4.培养移民专业人才
移民是个大工程,很多情况下比水工建筑、机电设备、施工和运行管理等重要和复杂得多,现在其他领域都有专门科系培养专门人才,本科、硕士、博士,但是却没有移民的专业。应当在有关院校开办移民工程系,集中、引进、培养人才,结合一个工程,搞出点成绩来,创造出一些好的经验。
潘总不仅明确移民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从长短期技术方法和资金保障上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并且高瞻远瞩,提出培养移民专业人才,为能够很好的解决移民这一世界难题奠定基础。
潘总提倡积极开展水资源综合利用,也极力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他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保护是硬要求。”对于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发展和保护不是0和1的关系,不是水火不容,可以做到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对于发展,潘总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民族发展角度提出的;对于保护,是反思历史、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概括的;二者的辩证关系,富有深厚的哲理,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潘总的生态环境保护观点和思想,不仅为水利水电工程师提出了解决思路,也对所有从事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者有所启迪,更为正确理解环境保护的本质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1.科学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
能源短缺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的现实国情。煤炭采掘、运输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废渣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减少燃煤是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任何能源的开发都有生态环境问题,只不过表现形式、严重程度不一样。比如核电,核废料始终没有很好的方法去解决,千年、万年威胁人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开发核电。又如风电,少量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但如果大量开发,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会很大,因为它改变了大气流动的规律。所以,任何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或多或少影响生态环境。
首先,要认识到任何能源的开发都对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能源结构不合理是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第二,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例如水电开发,不能只讲水电的好处,而不提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不能因为生态环境影响而全部否定水电。潘总认为,不能抓住一点,以偏概全;抓住一点,否定一切。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2.停滞和推迟发展不等于生态环境保护
由于不顾生态环境要求盲目发展而招致大自然报复的事例太多,一些人主张尽量少改变环境,力求保持原生态。对于各种形式的发展,他们都持慎重乃至反对的观点。这种观点失之偏颇,对于我国,尤其不适合。潘总认为,否定一切发展来保护环境,停滞发展等于保护环境的态度是环境保守,是因噎废食。[3]潘家铮. 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再思考[J]. 群言,2005(03):15-19.
我国贫穷落后的地区,谈不上任何发展,而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扩大、水源枯竭……,已经到了需要抢救的地步。生态环境的恶化,并不总是由于“发展”造成的。相反,这些地区如果停止发展不仅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只能加速环境的恶化。例如,位于怒江下游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保山市,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社会非常贫困。人们长期以来过着原始生活,依靠消耗自然环境维持生活。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随着人口增长,现在1500m高程以下的森林已经消失,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对于怒江,一些反水坝组织曾经以这种保护的借口,找来部分怒江的原著居民发表意见,但是,多数原著居民告诉公众的想法却是,他们不愿意与世隔绝,不愿意被人当成动物园里的“展品”。科学合理规划,加速落后地区的水电开发,不仅使人民脱贫致富,而且能真正保护生态环境。以生态保护为借口,停滞开发推迟开发不是解决之道。歪曲、夸大、错误宣传水电,影响国家决策,失去发展机遇,结果是误国害民。
3.正确评估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当辩证地看待其正负面的影响。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有对社会环境(移民)的影响。正确认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科学指导水能资源开发。
第一是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一些人士归咎为水电开发。潘总认为水电开发没有消耗一方水,水从水轮机通过,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怎么能归罪于水电开发呢。几千年来,人们都把江河当成天然下水道,无论什么污水都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去。水库修成后,水深了,流速慢了,污染物不容易稀释,是这么形成的问题。千百年的陋习不改变,是难以为继的。
第二是某些灾害和影响。包括地质灾害、滑坡、水库的地震、卫生问题、气候问题等。水电开发对这些方面都会或多或少造成影响。有些是正面的,比如气候,一个水库建成后,雨量增加,气温下降,即正面影响。有些负面影响我们要千方百计地避免或者补偿,比如搬迁一些文物古迹,一些景观被淹了再另外找些新的景观。这些影响还不至于否定水电的开发。
第三是河流生态问题。即水库泥沙淤积和物种,尤其是珍稀的物种。泥沙的问题,采取措施减少进库的泥沙,延长水库的寿命。关于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是水电对环境影响最直接的一个方面。真正非常珍稀的物种,就应该采取特殊的人工哺育的办法保护下来。
总之,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该重视,尽可能加以解决,但不至于成为影响水电开发的一个致命因素。应公正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哪个水电站对生态影响确实很大,弊大于利,我们可以不建。只要认真求实,水电开发和生态环境是可以做到双赢的,亦即潘总提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不仅在开发中保护,而且是以开发促进保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潘总提出,创新是一切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基本的精神[4]潘家铮. 三句话的礼物.潘家铮院士文选:117-122.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潘总认为,在宇宙处于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他批判儒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更反对认识倒退论[5]潘家铮. 正视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的负作用. 光明日报, 2002年5月17日.。技术创新并尽快用于实践,转化为生产力,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和前进的方向,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然而,对于任何新技术,冠名为新,就意味着缺少实践经验和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影响范围甚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如何既保证安全又促进新技术的应用,便成为一对突出矛盾。潘总形象地称为谁来吃第一只螃蟹和如何吃第一螃蟹的问题?[6]潘家铮.水利建设中的哲学思考.潘家铮院士文选:44-55.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潘总强调,推广新技术应用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所谓慎重,就是保持头脑清醒,不做无根据和无相当把握的事。一切通过试验,由实践做出结论和决策。尤其在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不能掉以轻心。所谓积极,指思想上要确信创新和发展是人间正道,满怀热忱地欢迎新生事物,并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各种措施为其成熟和采用创造条件,有敢为天下先的襟怀,而不是消极地等待,等别人吃了第一只螃蟹我再吃。
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因为,观念是人的思维方式中非常重要并相对稳定的因素,一种观念一旦形成后就会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水利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逐步形成较系统的新概念、新理念,现代水利观念,建立起现代水利理论体系。现代水利的创新观念更多的是解决水利人自身的认识问题、思维问题和思路问题,为水利现代化的实践提供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思路、创新的意识、独到的深邃眼光和长远的发展思路,为实现水利现代化提供新观念体系和理论支撑。
观念创新可以运用人文学科的理论,以补充从自然科学视角去解释水利发展的不足。21世纪,现代水利的内涵应当更加丰富,水利与人文、哲学、科学、技术日益紧密联系,相互渗透。水利人应当建立起跳出水利看水利,跳出水利看未来的大水利观;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综合新知识;将传统水利技术与数字水利、信息水利结合起来。现代治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必将大大拓展水利的外延和内涵,大大推动影响水利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潘总思想,首先是实事求是,敬畏自然、重视科学、尊重规律,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第二是求实创新,尊重事实、重视理论,但反对教条设计,将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实践、再认识,创新再提高;第三是辩证思维,安全的相对性与风险的普遍性对立统一;第四是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融于工程实践。
潘总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能言、实言、敢言,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首位,以国家、民族兴衰为己任,平素谦和,与世无争,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大局时,又表现出异乎常人的敢言与无畏。潘总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求实、创新、辩证、发展的思想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编者按 潘家铮院士是我国当代水利水电建设的奠基人,在我国水电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潘院士不仅是见证者、践行者,更是伟大的引领者。他的创新理念和设计思想,不仅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对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新形势,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建平和潘院士的学生杜效鹄共同撰写了《潘家铮的创新理念和设计思想》,从十个方面对潘院士的创新理念和设计思想进行了总结,本文前半部分刊登在2016年第1期上,本期刊登下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