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干中学 唐文轩
观望
○江西省新干中学 唐文轩
在人们眼中,“观望”不算一个褒义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令人反感,“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令人生厌。鲁迅也早已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充当戏剧看客的群众,“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且看罗马帝国,暴君尼禄,在罗马城发生了大火时,竟站在高塔上穿着戏装,面对下面一片火海,弹奏着里拉琴,演唱他那关于特洛伊陷落的民谣,此等行为令人发指。罗慕洛斯·奥古斯都,在日耳曼军队已经兵临城下,大臣们夹带国库财务逃奔时,还悠闲自在地养鸡,荒诞行径实在可笑。
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观望者也有不少。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路过但都对受伤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漠然离去,他们的“观望”间接导致了小悦悦的死亡。2014年在深圳地铁站出口,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一名女子倒地50分钟没人敢扶,等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女子已经身亡。曾经走红网络的校长撑腰体:“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冷漠。
的确,当我们进退两难时,难免会迟疑、观望。不可否认,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是一种谨慎的态度。但原则问题从来没有回旋的余地。“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这首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由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短诗,便是对观望者们深刻的告诫。
柴静曾说:“此时我能做的事,绝不推诿到下一时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绝不想着换另一个境地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绝不妄想他人来替代。”在是非对错面前,让我们心怀“此时、此地、此身”的精神,拒绝冷漠的观望。
文章针砭时弊,抨击了社会上部分人群冷漠的观望态度,并亮出自己的观点——拒绝观望。所举事例典型、丰富、鲜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李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