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千年古镇的文化魂魄

2016-04-08 05:55吕文锦
中国西部 2016年3期
关键词:古城

文本刊记者 吕文锦



留住千年古镇的文化魂魄

文本刊记者 吕文锦

古城墙 摄影/颜晓云

敲问这古墓的主人

时光和跑步机

来不及回答

两只羽觞

在青铜神树下对饮

层层枝叶

从不同纬度的方向

倾诉着各自的故事

《盗墓笔记》一书中对盗墓者有两种称谓:“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摸金的)。据记载这两种称谓来源于《三国演义》。那时,魏国都督曹操指定“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用盗墓以支援军费。“将”和“尉”是中国古代的军衔,而英国文化中没有完全等同的军衔。为了尽量保持二语的韵味,译者找出了两个英语读者熟悉的军衔,即“general(将军)”和“field officer(野战军官)”。

——四川诗人 杨杰

葭萌牌坊 摄影/毛豆

到达昭化古城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深冬难得一见的阳光给这座千年古城平添了几分生机,古城景区管理局局长蒲化平指着游客中心旁边的一大片平地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大坪子墓地发掘现场。2013年底,一座大型酒楼在这里开工兴建,意外地发现了大型古墓群,分布着从战国晚期到明清时期、时间跨度达2500多年的墓葬。据蒲化平介绍,这里共发掘出战国至明清时期墓塟79座,其中包括60座战国至西汉时期土坑墓、16座砖室墓,3座明清时期土坑墓,共出土随葬器物1300余件(组)。这些在地底沉默几千年的器物,向世人讲述了这座古城曾经的繁华荣耀、王朝的盛衰更迭,古城曾经的血雨腥风、英雄末路……

昭化古城地处川蜀之北、秦岭之南。嘉陵江、白龙江在此交汇,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太极图,而古城正位于山水太极阳眼之处,四面环山三面临水,金牛古驿道穿城而过。独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全蜀咽喉、川北锁钥”,从奴隶制时期的苴侯国都邑到秦汉、三国时蜀汉的重要郡县,到唐、宋、元、明、清川蜀古驿道上的重要郡县,再到民国,新中国的昭化县,2244年连续建县史,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桔柏古渡上演一幕幕英雄剧

古城东面的桔柏渡街高耸着一座葭萌牌坊,牌坊上面的楹联和图案集中展现了昭化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独特的交通军事地位和神奇的太极山水。牌坊东面的柱联是“蜀道三国重镇,天下第一太极”。西面刻有“蜀汉兴于葭萌”和“桔柏古渡”“山水太极”图案。西面上的楹联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为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考察昭化后亲笔所题,短短十个字,不仅昭示了昭化古城的历史地位,更蕴含了这个古城不平凡的经历。

顺桔柏渡街往东,便是著名的桔柏古渡。作为古蜀道由关中入蜀的要津,三国时蜀军北伐和魏军南征的必经之处,桔柏渡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如今的桔柏渡口早已是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也不复白天万人拱手、夜晚千盏明灯的商贾繁荣,唯见山峦寂寥、流水东逝。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以抗击张鲁为名,率军到蜀地,进驻蜀北屏障葭萌关,当他站在桔柏渡口的时候,他仿佛也看到了成就帝王霸业的梦想在向他招手。这里正如张松所献之图,“两江汇合,绕城东去;金牛古道,穿城而过;剑门雄关,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虽属“弹丸之城,却有金汤之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雄关,固若金汤的葭萌城,扼江据守的桔柏渡终于让他敞开了鹊巢鸠占、夺取蜀地的野心。他在这里操练兵马,出剑阁西下,攻取成都,迫使刘璋拱手投降,成就了蜀汉霸业。攻下成都的刘备念念不忘金汤之固的葭萌为他成就帝业立下的功劳,亲自从当时流行的吉祥“汉祚永寿”中,取首尾二字,将葭萌改为汉寿县,寄托他希望自己开创的汉室江山,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寿的美好愿望。而此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桔柏渡往来船只络绎不绝,热闹非凡。随着蜀汉老将相继去世,蜀中最后一代名将姜维九伐中原未果,梦碎桔柏渡,维系了42年的蜀汉政权宣告灭亡。

昭化古城——何应辉题写

桔柏渡 摄影/翟志刚

据《三国志》记载,景元四年冬,魏国分三路大军向蜀汉进攻。魏将钟会在桔柏渡摆开阵势,与守城的蜀汉将领关索、胡济等展开生死鏖战,关索与妻子鲍三娘双双战死。昭化城仍保留着鲍三娘墓,墓前树有石碑一道,“蜀汉将军关索之妻鲍氏之墓”。蒲化平介绍说,昭化城的鲍三娘墓是一座稀有的汉代古墓,是昭化独有的旅游资源。多少英雄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站在鲍三娘墓前,遥想当年她以一介女流的娇弱之躯,却忠勇过人,驰骋疆场,杀敌无数而终不敌,香消玉殒,不禁扼腕长叹。

随着蜀汉政权的消亡,滚滚江水带走了三国英雄的故事,然而桔柏渡口并没有消寂,犹如你方唱罢我登台的露天剧场,新的故事层出不穷,热闹依旧。唐玄宗幸蜀“遇有双鱼负舟过津,议者以为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唐僖宗逃奔四川,在桔柏渡口会合;“唐县令何易于腰笏拉纤”的故事至今为老百姓津津津乐道……

城门楼前三国故事依然鲜活

走过桔柏渡街,便到了古城的东门,厚重的城墙,能看出被岁月侵蚀的痕迹。这座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古城门因传说城楼上能看见对面凤岭山上的凤凰而得名“瞻凤”。城门大气、凝重,尤其是斗拱的使用,体现了昭化“以城为关”的军事防御功能。在冷兵器时代,城门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最后的决战往往在城门前展开,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城门一破则意味着城破,不仅城内百姓将惨遭荼毒,守城将士也无法生还。与东门同样外形建制的西门则名临清,一是指面临一江清水,二是告诫到昭化任职的官员一定要两袖清风,清政廉洁,因为在古时候官员卸任升迁都必走这道门。临清门同时也是“葭萌关”的关口。经专家考证以“城”为“关”的关隘,全国仅此一处,其他地方的“城”和“关”都是分设的。作为战略要地的昭化古城,历史上曾经历无数次的城门决战。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益州牧刘璋派万人围攻葭萌城,蜀汉大将霍峻率八百将士固守一年,乘敌人疲惫、松懈之机,挑选精兵组成“敢死队”出临清门突袭,斩杀敌主将向存首级。临清门城楼上有一幅霍峻战向存的图画,画上的霍峻身披战袍、手执长枪,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①张飞石像 摄影/颜晓云

③瞻凤门洞 摄影/颜晓云

④考棚 摄影/颜晓云

⑤文庙大成殿 摄影/毛豆

站在临清门城楼,门前的战胜坝一览无余,《三国演义》里张飞战马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两员猛将战到天黑仍不分胜负,张飞要求挑灯夜战,双方阵营兵士点燃上千根火把,把战胜坝照得如同白昼。他们擂动战鼓,喊声动天,张飞和马超,一黑一白,一粗犷一俊俏,一刚猛勇武一机智灵巧,一场生死决战,经艺术的描写成了一段武力美学的表演,最后诸葛亮设计收了马超,生死对头化敌为友,终成一段千古传颂的佳话。如今战胜坝早已烽烟散尽、鼓声消寂,宽阔平坦的大坝上人们悠闲地晒太阳、品香茶,他们或是打着扑克,或是津津有味地讲述着那段“猛张飞挑灯夜战锦马超”的传奇,消遣在古城里平静而美好的时光。

镌刻在古城的儒家文化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的思想文化一直是整个封建统治的主流文化,昭化古城虽几经王朝更迭,城内仍留有很多儒文化的痕迹。县衙街上的一座贞节牌坊,据称是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皇帝亲自批准为昭化的贞节女子吴梅氏建立的石牌坊,上面的碑文记述了吴梅氏的事迹:吴梅氏在三十二岁时丈夫身患重病,临终嘱咐她再嫁,她坚守贞节,曾用铁锥刺破自己的颈部抗拒了男人对她的非礼。我们看到牌坊下一位衣着鲜艳的年轻女游客在读碑文。这座造型考究的牌坊如同一道时间鸿沟横亘在两个不同时代的女子中间,她不能理解200多年前的她,她的理想、她的坚韧,不能理解一座贞节牌坊竟然就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

①昭化县衙大门 摄影/毛豆

②县衙公堂 摄影/毛豆

③考场 摄影/毛豆

在县衙街左转,顺着一条斜坡向上到达古城的高处,这里分布着这个县城最高行政机构和文化机构:县署衙门、考棚和文庙。昭化县署始建于唐,曾多次毁于战乱,明洪武八年(1375年)和清道光三年(1823年)先后两次复建,后又毁于“文革”,2008年再次复建。县署落址城内最高处,象征权力至高无上。县衙门外有块巨大照壁,目的是告诫官员不要贪赃枉法,要为政清廉。县衙门前放一对硕大石狮,象征衙门的威严。门口东侧立有“喊冤鼓”,西侧竖一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字样。走进县署公堂,迎面“明镜高悬”的匾额下绘有“海水潮日图”,蓝色海水托出一轮红日,公堂正中间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有审理公案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这便是县官审案时坐的位子。想当年,鸣冤鼓响,衙役手持棍棒齐声吆喝,鸣冤者战战兢兢当庭而跪,如上面坐的是一位清官当为百姓之福,如是昏官贪官则是百姓之祸。有趣的是,游客也可以坐到三尺文案之后过一把当官瘾,体会一下拍惊堂木的威风、掷下判决头签的帅气,更可思忖一下,如果真的为官一方,是否能做到命如日月,清似海水。

县署旁则是考棚,是为本县及邻县学子应试岁考和科举而设,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56—1875年),因年久失修,大部毁损,2008年修复。从大门进入考棚,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周围井然有序地分布着听事房(即值班房)、管房(监考人员休息场所)、考舍(考试用房)、照房(档案室)、大堂(主考官办公场所)、致公堂(阅卷室)等。想是为了保密,房间都不大。考舍的陈设极为简陋,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也许这里曾坐过天赋异禀的少年才子,也坐过郁郁不得志的老年文人,他们或挥毫而就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或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科举制度是那时文人学士进入仕途的唯一通道。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鲤鱼跃龙门,可以想象当年这里是如何的庄严神圣。

考棚西侧是文庙,是在宋朝为祭祀孔子而建的,其间虽因战乱天灾多次改建,儒文化的老祖宗孔子却一直端坐于此,述说着他内圣外王、天下大同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

古城的秩序和生活哲学

在古城信步游走,脚下是被岁月磨砺出痕迹的青石板,路的两边是两楼一底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店铺,古朴的川北风味民居看起来平实整洁,虽陈旧但并不破败,保存得非常好。很多建筑的木门上贴着古宅文物保护的铭牌,据蒲化平介绍,昭化景区管理局非常重视古宅的修复保护,挂牌保护是城区管理局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措施之一,2015年古城区内经广元市住建局、广元市文广新局专家认定并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共139处,其中优秀历史建筑34处。

古城街区按三横两纵、中间高两侧低的瓦背风格随坡就势而成,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具有“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特色。旧时在昭化石板街上行走,也是有讲究的,官轿居中,竖条石为轿夫行走,庶民则只能走两边,按来左去右的规则行走。街上有衙役专管交通。赶集时,行人不按规则乱走,造成阻塞,便会遭到鞭笞。据介绍,昭化古城内经常举行武将巡城、刘备入关等仿古活动。演员扮演的古代武将戎装盔甲,立马横刀,在街巷缓缓走来,仿佛要保护一城百姓的平安,让游客恍若走入岁月的迷宫,以为穿越回了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

绕城而走,一段土城墙映入眼帘,墙体不高,顺城弯曲而走,墙体有砖有卵石有夯土,墙上芳草萋萋,这一岁一荣枯的墙上草并不知道它所栖身的城墙早在汉代时就已在此屹立。昭化古城汉城墙据称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汉城墙之一。站在墙头向外望去,可以看到一条顺城而走的河坝与更远处起伏的山梁,表明汉城墙曾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坝一边城墙根下,则是一片整齐的菜地。向内望,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民居客栈、繁华商街。站在汉城墙上的蒲化平对我说出他的设想:以后游客来昭化,不仅可以在城内参观游览,领略昭化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可以躬耕南亩,在汉城墙下种菜自娱,体会世外隐士的田园生活。

在昭化古城,既能入世又能出世,真是一件令人神往的悦心之事。(责任编辑/文风 设计/毛艳梅)

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古城管理局蒲化平局长话不多,有着基层干部的朴实与干练,讲到昭化古城独特的地理位置,讲到它不可复制的三国文化、苴国文化,讲到太极山水、金牛古道,话里充满自豪之情。在昭化上任不久的他,踌躇满志地说起了古建筑的保护、对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希望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魂魄能被保留下来,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采访手记:

猜你喜欢
古城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通海古城缀记
跟着船妹子去古城寻梦
古城之春
凝眸古城淮安
静谧古城
良渚古城
古城里的“年俗经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