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郝际平
重视新常态下钢结构行业的技术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郝际平
2015年刚刚过去,我们满怀各种良好的期待迎来了2016年的到来。新年伊始,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就在武汉蔡甸区召开2015年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对我们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中参加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我们老一辈的专家为我国建筑钢结构事业发展辛勤的付出和奉献,感谢各位从事钢结构教学、科研、生产、开发等技术工作的学者、专家,你们以推动钢结构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己任,为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服务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你们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对各位长期以来对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如果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自成立以来,为我国的钢结构发展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一些认可的话,这和在座的各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在此,请允许我说声:谢谢!谢谢大家!
面对“十二五”的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的是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建筑钢结构领域来说,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也是我们协会要认真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瞄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普及,是我们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协会对钢结构分会和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历来十分重视,积极支持分会和专家委员会开展的各项工作。我本人作为从事钢结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员,对钢结构分会和专家委员会有着深深的感情。这次会议我和刘哲秘书长都来参加,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协会能为大家更好的服务。借这个机会,我就下一步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谈点个人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号召。2016年是国家实施“十三五”发展目标,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打基础的关键一年,实现这一目标创新是关键。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结束后,住建部接着召开了全国建设工作会议,近期还要召开建筑业改革和发展大会,可以明确的是,为化解产能过剩、提高绿色建筑水平,加强地震地区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方面,政府部门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要提高钢结构建筑的性能和品质,钢结构行业需要我们破解的技术难题还不少,新体系的研发、推广应用的任务还很重。不断推出市场和消费者者满意的钢结构建筑产品,不仅需要我们坚持科技创新,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而且还需要我们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发挥广大科技人员聪明才智,发挥团队优势,协同创新,为实现“十三五”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钢结构建筑作为工业化生产特征明显的建筑产品,必须走标准化和通用化、精细化的发展之路,国家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纲领性文件,我们钢结构行业的企业、专家都要顺应这一趋势,推动钢结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我们要把高校、研究院所、设计单位的研究成果推向生产企业、推向一线,也要让成果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在研究选题、选题方向上既要关注基础理论研究,前沿领域的研究,也要下大气力关注钢结构建筑这一成品在推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瓶颈。我们要想用户之所想,帮用户之所需。我们要密切关注到钢结构建筑是一个最终的产品,是一个体系、一个系统,它不仅仅有我们的结构,更重要的是他还和其他诸如建筑学,建筑物理,暖通,墙体材料和墙体,门窗以及电器等等专业、行业和领域密切相关,用户关心的是这些专业、行业、领域的产品或成果的有机的最终结合体——钢结构建筑。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的总结推广,不断扩展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发展空间。我们要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创新的力量,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和修编,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完善钢结构应用管理体系和机制的改革,为提高钢结构技术进步、产品应用和工程质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做好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
从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水平看,经过近30多年来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建筑水平的钢结构建筑在我国拔地而起,仅据中建钢构的统计,世界前10高的房屋建筑,有7座在中国建成或在建,在建的深圳平安大厦660米高,将成为世界第二、中国第一高楼。还有世界最大的钢结构体育馆、最大的钢结构航站楼都在中国相继建成。但是,我们的钢结构住宅、我们地震地区的学校医院等城市避难所的建设等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钢结构建筑的减震防灾水平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住宅,我们的协同研究、协同创新还不够,还缺少公认的完备体系,而这缺乏的不是结构,恰恰是我们专家委员会里缺少的结构以外的专业成果。所以,我们要拓展视野,创新思维,集成各领域的成果。虽然我们有这样那样的钢结构建筑,但我们还只能说我们是一个钢结构大国,还不能说是钢结构的强国,大家知道,强不是表现在量上,而是表现在质上,我们已经走过了追求量的时代,具备了追求质的各种条件,我们要有质,有量。这次会上,安排半天进行钢结构前沿技术报告会,也是想通过新技术的交流,分享各位的研究成果,促进钢结构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协会专家委员会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紧跟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围绕钢结构企业生产、安装和施工的需要,围绕最终用户对最终产品的期盼,以问题为导向、以瓶颈为突破口。从钢结构行业发展的实际看,一方面我们的科研院校和设计单位,有不少好的技术成果、各种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缺乏应用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钢结构企业又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绿色生产和装配化水平缺乏技术研发力量而发愁。但客观讲,我们的研究成果中成系统、成体系,集成度高,市场接受度高的终端产品还不多。2016年,协会将积极搭建产学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推进钢结构技术联盟的深度合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在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和钢结构产品走出去方面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优势。
作为我国钢结构行业最高层次的专家团队,是政府的智囊、行业的精英、企业的依靠和科研院所的中坚,是我国建筑钢结构领域的宝贵财富。我们的钢结构分会和专家委员会,也要创新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协会脱钩后的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服务意识,加强与专家们的联系沟通,把专家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扩大联系面和服务的范围,多倾听专家们的好想法,好建议和意见,帮助我们一起改进工作。同时也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静下心来,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严谨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技术研发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参与行业的技术交流和研发、科技攻关工作,继续参与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为国家的改革和经济建设、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对协会的工作、对专家委员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协会和专家委员会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希望专家委员会能关注到国家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关注到国家协同创新的举措。我们也要探索新常态下专家委员会工作的新机制,扩展专家委员会人员组成的专业领域,充分调动和发挥专家学者的内在潜能,加强和其他协会、学会的联系和交流。我们协会要搭好平台,让专家委员会充满活力开展活动,让每位专家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充分的展现。
【文章编号】1671-3362(2016)03-0030-02
【文献标识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