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蕾
【设想】教在最需处,借课文训练学生复述故事的技能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怎样教学才能实现文本的最大价值呢?我们首先想到了神话故事具有口耳相传的特点,这类文本的课后题中也常出现“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的要求。我们带着初步的想法——训练复述故事的技能,在课标中找依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从课标内容来看,中年级学生的复述能力可以通过讲故事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提升。
那么,教材是如何在编排上体现课标要求的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们的备课团队分工研读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教材,并将教材中与讲故事相关的内容罗列如下。(见下表)
我们再次研读这些与讲故事有关的教材内容后,得出以下结论:教材的编者力求通过两方面的训练来提升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一是教材中的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等故事类文本的教学;二是引导学生关注课外阅读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开展“班级故事会”等综合实践性活动,提升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可以这样理解:在文本教学中,教授给学生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形成基本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发展个性。
课标重视学生的复述能力,教材也充分体现了复述能力的训练。然而,由于这类技能在考卷中无法体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复述故事的训练常常被教师巧妙地转化成家庭作业——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这就导致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处于自然发展状态。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更加坚定了最初的想法——通过《女娲补天》一课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尝试】围绕目标,教授复述故事的方法,形成基本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很快拟出了教学目标:
1.从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中,发现其各自的表达顺序,积累生动的词句,展开想象,尝试积累性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女娲为拯救苍生而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形象以及神话的神奇魅力。
围绕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回忆起因、经过、结果。
2.以“原因”为指导范例,渗透复述故事的要求,注重学法
指导。
(1)在感受灾难的过程中,找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明确这部分文本的表达顺序。
(2)勾画词语,感受灾难的
可怕。
(3)观察“围困”“挣扎”两组词语的偏旁,展开想象,感受女娲补天的真正原因。
(4)用找到顺序、运用词语、展开想象的方法复述这部分
内容。
3.以“经过”为练习范本,运用“找到顺序、运用词语、展开想象”的方法复述这部分内容。
(1)女娲为拯救人类做了哪几件事?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女娲寻石、炼石的艰辛。
(3)扩写《女娲寻石记》。
(4)体会女娲“人的情感”,感受女娲“神的力量”。
4.总结女娲的形象。
【反馈】学生学到的为什么不是教师最想教的?
第一次试讲,整个教学过程环节流畅,学生很投入。我们本以为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技能训练课,满怀信心地对该班48名学生进行调查:每位同学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写在纸上。结果,45名学生所写的内容指向“感受女娲为拯救苍生而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形象”。其余3个学生分别写出:要运用词语来理解课文;故事有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理解课文。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令我们始料未及。教师力求教给学生运用“找到顺序、运用词语、展开想象”的方法进行积累性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的练习,甚至将这一方法清晰地板书在了黑板上,但没有一个学生提到教学重点。学生记住的为什么仍旧是文本的人物形象呢?
【反思】
1.教什么?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当我们再次细读教材中提及讲故事的文本时,发现了对教材细节关注的疏漏。在课后的练习题中,对复述技能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如“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和同学一起演演这个故事”“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别人听”。从不同形式的要求中,教师可以看到一些技能阶梯的训练点,如“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可以教授讲故事的基本方法;“和同学演故事”就应着眼于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角色意识。但教材中这样的要求并不明显,以致每次训练以什么为重点,大都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理解。所以,我们先前的教学设计也就忽略了训练的阶梯性,想在一节课中既尝试积累性复述,又尝试创造性复述,学生就只能浅尝辄止了。
如何达到课程目标,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呢?能力的发展应是拾级而上的,这个“级”就是教师备课的蓝图。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将复述故事的能力分为四级:第一级是“清楚”,即复述故事应完整有序;第二级是“生动”,即复述好故事的细节;第三级是“感染力”,即恰当运用肢体语言;第四级是“角色体验”,即角色扮演。在备课时,除了研读教材、明确文本特点最适合的训练层级外,我们还分析了学生的该项能力在哪级,通过教学,全体学生的能力要达到哪级,部分学生的能力可以跃至哪级。
2.怎么教也决定着教了什么
当大家再次翻看教学实录时,我们发现整个过程顺应的是“文路”:顺着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这一过程既想遵从由学到练、由扶到放的技能提升过程,又顾及“文路”顺应,为了彼此兼得,就以“原因”为指导范例,以“经过”为练习范本,结果忽视了两个段式结构的截然不同。导致了教师想教的技能学生无法在练习范本中加以运用。
仔细琢磨每个教学环节,教学的归宿与学生所学正是一致的。如第一个环节,勾画词语、看词语偏旁想象画面学习复述,最终的落脚点是感受灾难的可怕。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抓重点词语、展开想象、补空写作练习,最终的落脚点是感受女娲“人的情感”和“神的力量”。教师最想教的复述故事的技能,却变成了“读出人物形象”的附带品。教师想追求学生技能的提升,却深陷内容分析式教学的窠臼。自然,学生头脑中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女娲的伟大形象。
3.怎么学也决定着学了什么
第二次翻看教学实录时,我们着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并研讨了这种学习方式是不是达成目标的最好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有默读勾画、读、背诵、回答问题、填空式写作、口头复述,几乎囊括了语文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习过程是:前两个环节中,学生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然后进行两次有感情的朗读;再抓住表示地点的关键词,进行一次按词语提示背诵的练习;回答了体会人物形象的问题;在完成填空式写作练习后,练习复述。以上过程,学习活动频繁更替,难以深入开展。何况在这些学习方式中,有多少能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呢?讲故事忌讳背稿,要学会将故事的情节变成画面,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中。而在学习活动中,反复的读和背诵不正是违背了这项技能形成的规律吗?难怪学生记住的仍旧是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重构】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沿着技能形成的路径拾级而上。
一、拾级而上的目标
目标是对行为最终结果的构想。经以上反思,我们拟定了便于检测学习结果的三级目标:
1.全体学生能借助图片有序地、完整地说清楚《女娲补天》的故事。
2.大多数学生能借助重点词句,准确、生动地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重点)
3.少数学生能凭借记忆生动地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
二、设置有效的学习活动
根据目标的指示,我们设计了适合提升复述故事能力的学习活动。
1.看课文、摆图片、说故事。
引导学生看课文内容,将错乱的图片按故事的顺序排列,再借助排好的图片,有序、完整地复述故事。
2.听范讲、悟方法、尝试运用。
(1)教师示范讲故事的起因部分。(用手中的词卡提示讲故事)
(2)引导学生发现教师讲故事的秘密。(用关键词提示)
(3)引导学生认读词卡。
(4)请拿有词卡的学生将卡片按故事顺序贴在黑板上。
(5)借黑板上的词语练习复述故事的起因部分。
3.找词语、自主练、合作讲。
(1)看课文,尝试在文中提取词语,并借助词语尝试讲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2)小组合作,遴选最有提示价值的词语,并找规律。(如表示时间、地点变化的词,生动的形容词,准确的动词等。)
(3)讲故事,尝试减少词语的提示,甚至不用词语提示。
4.总结今天所学的讲故事的方法。(借词语的提示讲好故事)
整堂课以“借助词语复述故事”的方法为教学主线,将词、句、段的学习融入到“学习—尝试—运用”的能力提升过程中。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串问、串读的传统教学方式,力求不提问题,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学习活动,用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在讲故事的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如,当学生在复述时漏掉“冶炼”一词时(这是本课的新词,学生很陌生),教师先从“冶”的两点水结构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冶炼”的意思,再从“冶炼”的意思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最后提示学生:“要想将故事的神奇部分讲精彩,就不能忽视这个词语。”
最后对执教班级进行调查时,在46个学生中,有42人能借助关键词复述《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有38人能将此方法迁移到《夸父追日》的故事复述中。
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努力通过真实的团队研究,亲近学生知识、情感、思维的需求,亲历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