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维维,华阴老腔喊出的颜色

2016-04-07 09:30杨方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华阴老腔维维

杨方

“华阴老腔要一声喊,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呐……”今年春节,谭维维和老艺人们上演了一场摇滚乐和华阴老腔成功结合的视听盛宴,这次的表演可谓搅开了音乐圈这一池春水,引发了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形式融合的议论热潮。从2015年到2016年,从《我是歌手》、《中国之星》再到春晚,谭维维用坚定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在华语音乐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完成了“超级女声”到“摇滚女王”的华丽转身。

“教科书级的中国摇滚乐”

现在只要谈起“华阴老腔”这四个字,人们不免要想起春晚上的谭维维和华阴县老腔艺人们。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像是窗外突起的惊雷,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心灵上的巨大震撼,随后更是以27.71%的高得票率荣登了“我最喜爱的春晚歌舞类表演节目”榜首。在一片叫好声中当然也有人发出了“假唱”、“陕西话蹩脚”、“词不好”、“用力过猛”等质疑声,不过如同她的键盘手谢鸿飞所说:“对稀有民间艺术的保护,维维至少意识到也开始做,不管你喜不喜欢,行动永远比调侃批评更有意义。”

不过《华阴老腔一声喊》其实并不是为了春晚而创作的,它的首次亮相是在去年12月初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国之星》。在那里谭维维和老腔艺人们完成了摇滚与华阴老腔的第一次碰撞,那时它还不叫《华阴老腔一声喊》,而叫《给你一点颜色》。当时的谭维维是崔健战队的选手,他们的音乐一直坚持以摇滚为内核。一开始,谭维维想将摇滚和秦腔结合,那时的她对老腔还一点都不熟悉。但看了乐队制作人刘珈宁和飞飞给她推荐的电影《白鹿原》里的老腔唱段后,谭维维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决定要将华阴老腔这个小众的民间艺术搬上一个更大的舞台。

《中国之星》的演出当晚,谭维维和老腔艺人们同样技惊四座,现场一共300位观众投票,她以299票毫无悬念地拿下了当期冠军。崔健更高度称赞这次表演为“黄土给城市雾霾人口的震撼”、“教科书级的中国摇滚乐”,后来,歌曲的表演视频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被疯狂转发,它还成为英国诺丁汉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学素材。

如果说这次摇滚和老腔两种音乐形式的结合是一场冒险,那么谭维维不仅带着华阴老腔登上了山顶,还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动人的风景。

“我以前总想得第一”

谭维维最早被大家认识是在2006年的“超级女声”里。那时的她凭借高亢的歌声和靓丽的外形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了亚军。可是,谭维维之后的音乐路却没有比赛时那么一帆风顺。 那段时期,她一度拒绝参加公司为她安排的商演,却主动以低于商演多倍的价格参加了一部长达两年的音乐剧巡演,只想以此为精神依托使自己走出迷茫。谭维维连续发行了两张专辑,反响平平,后来开了酒吧,又赔了钱……她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清晰而合适的定位。

这一切从遇见高晓松时开始有了变化。起初,谭维维想要高晓松给自己的羌族歌曲《花夜》提提意见,高晓松听后对她说:“你做这个做不出来,我这个人特别不吝,你眼睛里已经没有那一抹蓝了,你已经变得很浮躁了。”话虽然直接、不中听,却一针见血。再后来,高晓松看到谭维维自己写的歌词,发现了她骨子里的摇滚气质,便决定帮助她撕掉原有的“乖巧”的标签,促使谭维维做自己——一个摇滚青年。

2010年,从与高晓松合作的专辑《谭某某》开始,谭维维便坚定了“摇滚文艺”的线路,但她真正开始以“摇滚女王”的形象走红却要从2015年参加《我是歌手》说起。在《我是歌手》中,大家不仅见识到了有强大的唱功、多变的可塑性和不懈的音乐追求的谭维维,更看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尘埃里的谦卑、低调的谭维维,而她也依托《我是歌手》、《蒙面歌王》和《中国之星》等现场节目被大众所认可。

相比摇滚乐,谭维维与民族音乐的渊源似乎更深。她的第一张专辑是2004年与涂惠源老师合作的现代民族美声音乐专辑《高原之心》,那时,她已经进行了将流行乐与民族音乐结合的尝试:《走进西藏》是流行音乐与藏族音乐的结合,《阿娃兹古丽》是流行乐与维吾尔族音乐的结合,《乌兰巴托之夜》是流行乐结合蒙古族音乐……后来她与刘洲合作改编了更多少数民族音乐。所以,当谭维维与华阴老腔一同站在台上时,一点都不难理解。

“东方正儿八经的摇滚乐”

张喜民在《中国之星》的舞台上说:华阴老腔是我们东方正儿八经的摇滚乐。

据《华县志》记载,“华阴老腔”盛行于乾隆元年至十年,是陕西省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又名“老腔皮影”和“拍板调”,2006年便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在西汉时期,华阴县有个军事粮仓,漕运直通都城长安,为了统一船工的动作,大家便一边敲击船帮,一边喊号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老腔”,而敲船帮也成了后来舞台上令人惊讶的敲板凳。

传说在明代中期,有个叫孟儿的人,从湖北老河口来到泉店村卖唱,当地的张氏大户经常请他到家里说唱,张家弟子也耳濡目染,随后改进成为了张家的家戏。现在的张家正宗传承人为张全生,他们家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与谭维维合作的老腔艺人张喜民、张新民等便是“老腔正宗”张全生的儿子。华阴老腔唱起来有一种波澜壮阔的画面感,每一个音符都坚实强大——砸在地上有坑,砸在心里难忘。

看着华阴老腔艺人们弹起月琴、板胡,拍着板凳,唱着、喊着,谭维维汗毛竖立、心跳不止。第一次去华阴县采风时,看到村里很多人都会唱老腔,张喜民的大哥们表演时,乡亲们都会在旁边自然地和,谭维维十分感动:“他们的音乐是有着黄土地上生长的豪迈的,那个画面是非常震撼的。有人可能觉得‘摇滚是喊所以觉得我们像,但在我看来摇滚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有着活生生的落地感和面对生活的自我救赎感。”

然而,同老腔艺人们的合作起初并不容易。因为习惯了自由,老艺术家们对规定的节奏掌握起来会有些许困难,合唱总是陷入僵局。磨合之后,大家决定在编曲中加入小镲这个乐器,它不是老腔的传统乐器,只是一个提醒老艺人们亮嗓子的工具。而在歌曲方面,考虑到老人们都上了年纪,记忆力远不如年轻人,谭维维没有对老腔的歌曲做出很大的改动,这也正是张喜民所希望的——“老腔不能胡改,老腔要像老腔”。经过多次的排练,月琴和贝斯合上了拍,板胡和键盘卡上了调,华阴老腔和摇滚乐终于完美得结合在了一起。

说起摇滚乐和中国民间音乐的结合,谭维维并不是第一个。去年拿下《中国好歌曲》冠军的杭盖乐队就是将摇滚乐和蒙古族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同样的例子还有将东北二人转与摇滚结合的乐队二手玫瑰,将古筝与摇滚结合的谢天笑等。但谭维维无疑是被广泛人群记住的,她通过大众传播平台,让更多人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果这个演出是个实验,那实验成功了,爆炸出了最美的火花。”谭维维说:“对于我自己来说肯定得到最多的是鼓励与信心,这再一次证明了没有所谓的更糟的生存状态和市场状态,面对音乐和生活,人只能虔诚的去创造创作。也没有绝对的公不公平,对于音乐人来说就是不停地创作、感受、记录、分享。”

猜你喜欢
华阴老腔维维
唱首老腔给党听
“果然”有意思
老腔新韵绕梁来
浅析华阴老腔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老腔唱新歌
总是“大不了”的维维
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与发展研究
华阴党建引领助脱贫
作品欣赏
小熊维维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