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虞昊
(1.江南大学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高端论坛
中国传统食品“型、名、意”之谐
王武1,虞昊2
(1.江南大学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大凡经世千载的民间食品,其“型”融于“名”,且隐于“意”。作者从促进中华传统食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的角度出发,借助多学科交叉纵横谈,领悟以圆、方、角、条为基型的食品渊源,以及中华食品“型、名、意”之间交互贯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轶趣。指出中华食品非遗保护的真谛,乃基于传承食品物性之外的更深层次的人文属性。呼吁唾弃地方保护主义,弃小见大、清源正本、返璞归真,推动有中华食品内涵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食品;型;名;意
2015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进口食品展会,法国饼干以一款别致的“七巧板-Tangram”登场亮相,中华“七巧板”造型竟然融入法国食品,碰撞出小火花,引起诸多参观者的瞩目。“七巧板”原为文人闲暇游戏,后成为汉民间流传的智力拼图玩具,在国外也称为“智慧板”或“唐拼图-Tangram”。“七巧板”的原理溯自三国时期魏国算术家刘徽的“割补术”,经由唐代的“宴几图”演化为明代的“碟几图”,再清代的“七巧图”,又称“七巧板”。“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1],清代陆以湉解释了七巧板由正方形切割为大小勾股和方块,阐明割补关系,演绎几何形态,变幻无穷,惟妙惟肖。
法国七巧板饼干如此巧妙地将食品造型与中华智慧融为一体,用于儿童启智和文化诠释,难道中华传统食品本身却无玄机?深究经世千载的中华经典食品,不难发现,那些食品之所以传世,得益于先人在历史条件下,巧妙设计食品基型,又将形态特征纳入名称,甚至掺入哲理与文化故事,这是中华经典食品的独特魅力所在。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呼吁有识之士不光着眼于微观层面具体的食品种类开发,更应注重中华食品宏观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
中华传统食品的基本造型首当其冲是圆形,先民制作圆型食品的历史源头难以考证,单从名称中带有“圆、元、丸、球、团、圈、包”等字样的传统食品就枚不胜举,如肉圆、汤圆、元宵、鱼丸、麻球、麦圈、包子、锅盔、月饼。其中的几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曾记载了元宵的制作:“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2]。“试灯风里卖元宵”[3],这是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词》中的好句。元宵节里吃汤圆,此后食品“元宵”即“汤圆”,甚至食品名称中的“元”与“圆”通用。另外,“锅盔”的“锅”字也代表着“圆”。“军屯锅盔”之所以闻名中外,是因历史悠久,故事传奇。一说,诸葛亮命大将姜维率部在蜀地休养围垦、屯军练兵,将士不仅以战盔打水,一物多用,还以盔代锅,烤烙面饼,今天北方烙饼“锅盔”的雏形就是当年军中用锅盔烤成的面饼。
说起今天的月饼,可溯源至殷商时期的“太师饼”,那是为了纪念当时闻名遐迩的闻仲太师而制作的带有芝麻的面饼。汉武帝时期,张骞受命开拓华夏通往西域之路,打通了河西走廊,并带回了西域的坚果,将果仁包在面饼中的食品称为“胡饼”。至唐高祖时期,依然以胡饼为称。李渊西征后于中秋节班师回朝,欣赏着吐鲁番送来的胡饼,心情大好,赋诗以颂:“应将胡饼邀蟾蜍”。据说后来杨贵妃与唐明皇共赏中秋圆月时,灵机一动,倡议改名为“月饼”。从此,月饼上出现了龙凤比翼的精美造型,流传至今。中秋赏月饼,成为全球华人共享的非遗文化。在中华优美的古诗词中,圆蟾、圆影、圆魄、圆景、圆舒、圆光,皆为月之雅喻。此时月=圆,月饼是经典的圆形食品中的高端之作。
圆型食品倍受青睐自有科技道理。扁状圆形食品可通过贴、摊、压模等手法完成,便捷而高效。物理学上,圆是全方位匀衡的物体,最容易借助动量,发生自由滚动。从食品工学的角度回溯,在古代缺乏先进器械的条件下,制作三维的球状食品,早有滚、搓等工艺手法,如以竹箩搓制糯米粉团,一次性可制成数百个滴溜滚圆的小丸子;在面团和米团中包入馅料,可以做成诱人的包子或元宵。包馅的文化还在于将精华的、重要的部分含蓄地隐藏在简约的外表之内,以契合中华民族内敛、朴实的精神气度。这与西方食品,如蛋糕、比萨饼等注重展现外观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再后来,就有了精心雕刻的模子,可压制出内心带有包馅,外部典雅精美的糕团和月饼等。
追溯史前文化,先哲论圆,早有著述。流传千载之名言,比比皆是,如“天道曰圆,地道曰方”[4],“圆而神”[5]。圆象征着圆满、完美,亦有自然、自由、自在之意;圆形的完整性隐喻着优美、团结、和谐;圆形的包被性代表着圈囤、包容、保护,同时又可放大成玄盖无限(天圆)。“日月之圆”、“天圆地方”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巨大,祭祀天地必须供奉圆形的食品,家庭成员聚会更少不了表达 “家族团圆”、“阖家欢乐”的“面饼”、“肉圆”、“鱼丸”、“包子”等食品,因为圆形给人以充实、舒适、柔顺、灵动的感觉。“以型入名”赋予中华食品经世不息的生命力,值得认真总结。
“载圆履方”[6],“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7],方形的特点使之于数理、加工、存储、销售,皆有独到的优点。传统的方形食品亦很常见,见到方糕、白方、红方、青方、方中、大墙根、千张、百叶、冰砖之类食品名称,自然会联想到这些不外乎是正方片、正方体或矩形的食品。
“方糕”、“切糕”是各民族最常见的粮食制品,也是节庆时孩子们翘首以待的解馋果腹之物。长方形的“年糕”形状像砖头,晾干后,也像砖头那样码摞成堆,供常年使用。更有意思的是豆制品大多制成方形。目前大多数人认可豆腐的发明源自汉代的淮南王刘安,那是一个喜好点金术、配制仙丹药成痴迷之人,据说当他用海水调配豆浆后,发现豆浆发生絮凝,这种奇妙的变化导致了豆腐的发明。不管后人是否追认豆腐是刘安的发明,在徐州发掘的汉代墓室壁画中,确有豆腐生产工坊的刻画。将点卤絮凝的豆腐做成方形,显然比圆形更有道理。其他的豆制品,也逃不出“方”的结局,从煮沸过的豆浆中捞起油脂与蛋白质的混合层,晾干后成了“千张”;将絮凝沉降的蛋白质压成薄片,就是“百叶”;做成砖块状的豆腐干,美名曰“大墙根”,的确这是老百姓居家膳食用、可长期贮藏的植物蛋白食源。豆腐经过发酵成为豆腐乳,生长在豆腐表面的微生物毛霉分泌出蛋白酶等,使大豆蛋白降解为短肽与氨基酸,豆腐乳富含酪氨酸、VB12等,营养价值进一步提高。除了这种“白方”之外,以红曲霉发酵的豆腐乳,称为“红方”,而臭豆腐则因颜色发绿而获得雅名:“绿方”。在平民百姓的口中,矩形的冰淇淋就俗称为“冰砖”。
从食品加工学的视角分析,制作方形食品并不困难,中华祖先自从掌握了 “金木水火土”中的“金”,用金属刀具切割出方形食品易如反掌,方形的模具甚至比圆形的更容易制作。立体几何学上,方形产品在打包、堆叠、运输上,具有最高的空间利用率。另外在销售的过程中,方形食品最容易按比例分割,而不需要秤量计价。用薄竹片分割方豆腐的方法,已经沿用了两千多年,至今在山区农村依然如此。
数理方面,90度角本身代表着秩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规则。因长期认为“天圆地方”,古人对“方”同样崇敬。中华先人认为“方”代表着方正、规矩、整齐、约束、条框,也寓意均衡、平衡、平等、干净、清楚,正方形还使人联想到吻合、安宁、完整、稳重。这是人类熟悉的,值得信任的形状,在律法道德方面,它也意喻刚正、诚信、守则。甚至在韩国民间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出狱者回家后的第一餐必须食用方正的豆腐,这其中是否隐喻着家中亲人期盼他从此改邪归正?
相对于圆与方而言,角状的食品并不多见,但还是可以举出一些带“角”的加工食品的例子,如角子、糖三角、三角包、三角糖、角黍等。其实“角”在食品中有着独特的妙用。在此所谓的“角”,指两端具有尖角,相对二维的正三角形,以及三维的正四面体。自然之物中,月初月末弦月带“角”,水生植物菱角带“角”,中华祖先受自然之形的启迪,模仿自然的带“角”之物创制食品,也不足为奇。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已经提到,清代王念孙所注 《广雅疏证》,再次证之[8]。古人对天象变换规律极为掌握和崇拜,“角子”是对弦月之形的模拟,并用于祭月。偃月形的食品便于筷子夹取。流传至今的饺子与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就制作方式和食品形态而言,几乎没有两样,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饺子”又与“交子”谐音,“更岁交子”的口彩,带来了过年必须吃饺子的习俗。而“糖三角”其实就是包有糖糊馅料的三角形包子,“三角包”的基本形状与之相似,只不过内里的馅料可能不同。这种相对罕见的造型,更能吸引食用者的注意,而且方便于儿童对食品的拿捏。“三角糖”具有非完全均衡性,在口中舌尖对三角形的触感强烈,且不易被儿童囫囵吞枣。再说三角糖经过摞叠、包装后,包装体本身则具有很好的平放稳定性。
“角”类食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角黍”,今天也许很少有人知道,经典的正四边形粽子其实源于古代的角黍。史前用竹筒装填(筒棕),用蒲叶、竹叶包裹黍米或大米(角黍),是先民外出耕猎,解决饭食携带方便的一类发明。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投江后,百姓向江中投放的不是“角黍”,而是“筒棕”。据《初学记》记载,汉建武年间,长沙人梦见屈原,他说:用艾叶裹米,彩丝扎捆,可防止江中蛟龙抢食。后民众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祭奠屈原,而后逐渐固化为我国端午节的非遗文化。
“夏至日食粽子”,南北朝北周车骑大将军、文学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已经提及粽子[9]。另有唐代姚合的名句,称“角棕”:“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10]。唐明皇吃了粽子后,也留下了著名的诗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11]。9只粽结成一串,作为赠与亲朋的礼品,或母亲送给新嫁女、婆婆送给新媳妇的谐意礼品,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故“九子粽“意为多子多福。从此“角棕”有了更通俗的名称 “粽子”。衍生出正四边形的食品还包括苏州的“粽子糖”。节庆礼品之“棕包”、“香囊”也制成棕形,在立体几何学上,“棕包”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体积之比,包内的香气成分更容易散发出来,达到熏香的效果。
物理学上,三角形静态时代表稳定,但动态状况下,角的位移和旋转,呈现明显的运动感。三角形也代表着尖峰、冲突及进取。三角形传达着目的、方向和进展的寓意。另外,从侧面看正四面体,形似三角形,它具有基座稳定,尖峰指天的架势,有着很强的憧憬力和无限的进取性。不同大小的角形单元可以拼装成变幻无穷的图形,就是作者开头提到的、以勾股求割补的“七巧板”所蕴涵的无穷魅力。
带有“条”、“线”、“束”之名的食品还真不少。如面条、油条、粉条、米线、线面、粉丝、束脩等。2002年,我国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喇家遗址,又一次发现了古代面条的遗存。当倒扣着的粗陶碗被掀开后,紧贴碗底的是一团浅黄色的面条。经过组分分析,辨明这是由黍和粟混合制成的条状加工品,同位素探测进一步表明,其产生的年代早于4000年之前。这是目前全世界考古范围内最早的面条,它的基本形态流传至今,历经4000多年几乎保持不变。在中国不同的地域,类似面条的制品枚不胜举。
早在北魏,先人开始利用豆类或薯类淀粉制成的细长条食品,取名为 “粉丝”、“粉条”(前者是圆条;后者则是扁条状)至少已有1 400多年的历史。“米线”顾名思义其原料为米粉,形状如线条;更有意思的是福建闽江下游流域发明的“线面”,软面团加盐揉制后,经过13次拉伸,1个长条面坨就拉成2的13次方,共8 192道细条,连续回转、细如丝线的“线面”诞生了,线面细而不断,可轻易穿过普通的针眼。“线面”这一名称毫不夸张地表达出食品的加工特点、本质内涵与形态特征。
细长条状的粮食制品之所以从古代延续至今,与华人擅长使用筷子的习惯有关,长面条不仅可夹,也可以卷在筷子上。细长面条寓意丰富,既直观地寄托着“长寿”的愿望,也意喻居家好日子细水长流。华人过生日吃面,为老年人祝寿,面条更是必不可缺。这种文化习俗早已流传到外阜,为东亚、南亚所吸纳。
条束形状的食品多由粮食原料加工而成,不过名中带“束”的食品有可能是荤食。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腊肉条,古人为了保存肉食,将其切割成长条状,腌制防腐,挂在室外风干,制成腊肉条或肉脯。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公元前时期,这该算是相对珍贵的食品。最负盛名的束状食品可数“束脩”,李泽厚介绍:“束脩”一般都解作 “十条肉脯”。[12]
孔子兴学时期,开始倡导“束修”之礼,学生投师门下,先奉赠腊肉十条,以表示敬意,其实这就是学费的付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论语》中的名句。不管学生出身什么家庭,学费倒是“统一标准”,一律奉赠十根捆扎成束的“束脩”。“世子皝率国胄束脩受业。”据《晋书》这一记载[13],皇世子修学也不能免交束脩。“初入学,皆行束修之礼”[14],见《唐摭言》。表明了唐代的学校须遵从统一规定,在开学之初都要举行隆重的授受束脩之礼。“每个月拿八块钱束脩,教你这样的学生,也不好意思。”[15]巴金在小说《春》中如是写道。时至今日,不再以赠送实物的方式付出学费,但“束脩”却成了教师薪金的代名词,或相互间的“唇齿之戏”。
谈论食品非遗文化之前,首先联想到有些新生代食品过度追求“型之异”与“名之奇”,屡屡出现的“崇洋奢侈”、“华丽外形”、“夸张包装”、“名之无意”等诟病。看似亮点倍出的创意,大多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稍瞬即逝。再说,当今国人对传统食品的非物质遗产挖掘,愈发注重整理个别的、具体的品种,忙于编写虚虚实实的文化故事,甚至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拼命争夺正名,恰恰遗弃了食品非遗文化的核心要素。中华传统食品的博大精深,其内核正在于“意之妙”,在于型、名、意之融会贯通、相生相携。食品生产方者、消费者、文化传承人难道不应该将眼光转回,对传统文化更加尊重吗?。
对于传统食品的非遗保护而言,何为重点?笔者认为,应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出发,这个“天”不仅局限于底层需要,更是将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发扬光大为精神寄托的顶层追求。纵观世界各民族的食品文化特色之林林总总,原朴的食品造型能够如此自然地融入食品名称,再与本民族历史文化交汇贯通,相互影响,并传世千年而不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宏观层面的、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的非遗保护就是要注重那些物质属性之外的、更加深层内敛的人文属性、更加交互综合的系统整体。唯有回归中华民族最基本、最内核的常态,方能充分理解这种集“型、名、意”为一体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并重的食品文化遗产,从中吸取内涵与精华,做到清源正本、返璞归真。推动中华食品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陆以湉.冷庐杂识(卷1)[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刘若愚.酌中志(卷20)[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3]符曾.上元竹枝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4]戴德.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卷58)[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周易·系辞上(卷11)[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刘安.淮南子(卷8)[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墨子.墨子·法仪(卷1)[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王念孙.广雅疏证(卷8)[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宗懔.荆楚岁时记(卷1)[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0]姚合.夏夜宿江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李泽厚.论语今读(卷7)[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房玄龄.晋书(卷108)[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14]王定保.唐摭言·两监(卷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5]巴金.巴金全集·春(卷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Harmony of Constitution-Name-Significa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s
WANGWu1, YU Hao2
(1.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M inistry of Education,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2.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The names of Chinese foods usually comprise the shape character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found culture connot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s as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the stereoscopic constitution,nom ination,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are integrally pondered,which is based on the disciplinary crossing-over principle.In this article,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anecdotes of Chinese foods,especially w ith the shapes in round,square,triangle and strip,are discussed.Itpointsout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ng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food as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heritage lies in the rationalexploration of itshumanistic connotation,and the promotion of i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aswell.
Chinese foods,stereoscopic constitution,nom ination,culturalsignificance
TS 201
A
1673—1689(2016)04—0337—05
2015-12-28
王武(1952—),女,福建福州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E-mail:wangwu@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