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强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茶坞工务段,北京 101402)
谈道岔达标整治施工组织
田 强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茶坞工务段,北京 10140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道岔达标整治施工组织内容,根据其作业程序,阐述了道岔达标整治的技术标准,并提出了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与应急处置措施,为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奠定了基础。
重载铁路,道岔,质量标准,安全措施
随着重载铁路运输的发展,运输过程不仅要安全、平稳、快捷,而且对线路设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一来就给铁路线路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工务部门。道岔作为重载运输线路上的关键设备,其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设备整体,路局也是针对性的提出了很多的要求,道岔达标整治就是其中之一。道岔达标整治主要以轨道结构、平纵断面、几何形位达标为整治内容,以“平纵断面优化、轨道结构稳固、轨面平顺、严控几何形位、道岔无缝化”和动态舒均衡为目标,全面提高道岔养护的专业化和作业标准化水平。
1)施工项目及内容:道岔达标整治,施工内容包括道岔达标整治、处理道岔重点病害,更换轨件、焊联、胶结、推运轨件。
2)施工等级:Ⅲ级施工。
3)施工条件:利用天窗封锁施工。
1)作业人员及分工:下设打磨组、改道组、拨道组、捣固组、螺栓整治组,共计40人;2)驻站、防护根据实际需要安排;3)工机具、材料:每1组道岔准备液压起拨道机3组,单口扳手4把(含加力杆),道尺2把,发电机1台,角向打磨机2台,内燃平磨机1台,丁字扳手3把,内燃扳手,大锤2把,大绳,撬棍5把,螺栓套取机,石砟叉6把,内燃捣固机4台,方枕器,套扣板牙2把。轨距块,弹条,扣板若干,焊联工具1套,胶结工具1套,撬棍25把。
3.1 施工准备
1)作业负责人作业前对作业道岔进行详细调查工作量,制定作业方案,并在现场划撬。2)施工当日给点前进行工作量复核划撬,确定最终工作量。3)确认工机具、材料、人员到位。
3.2 施工作业
下达封锁命令后,按照防护图设置停车防护信号。
分小组进行作业。1)进行撤板捣固、起道、改道作业、调整尖轨和基本轨,并调整滑床板卡槽、顶铁离缝。2)拨正道岔方向、调整道岔几何尺寸、改正支距、调整错牙。3)对道岔活接头轨面、肥边进行打磨。4)整治接头高低、左右错牙。5)整修失效零配件、扣件涂油。6)更换轨件。7)焊联、胶结。
作业完成后,进行质量回检、确认几何尺寸、零配件安装达到作业标准,完成1组道岔,结合电务,调整1组道岔,要给电务人员留足调试道岔时间。
3.3 线路开通
1)由施工负责人组织验收,确认无超限,工机具、材料和人员全部下道。2)施工负责人确认达到开通条件后,方可撤除停车防护。通知驻站联络员开通线路。
4.1 技术标准
1)轨道几何尺寸达到修规标准。2)斥离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不小于63 mm。3)12号及以下尖轨爬行不大于20 mm,18号及以下尖轨爬行不大于25 mm,30号、38号尖轨爬行不大于35 mm。4)尖趾距离不超过允许范围。5)查照间隔符合要求。6)尖轨、基本轨、可动心轨、翼轨肥边不大于1 mm 。7)尖轨(可动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离缝不大于0.5 mm,其他离缝不大于1 mm。8)尖(心)轨与滑床台密贴良好,无翘头、拱腰、旁弯,各牵引点处四块滑床台离缝不大于1 mm,其他处不大于2 mm。9)尖轨、基本轨无硬弯,硬弯不大于0.2 mm/(1 m)。10)基本轨横移不大于1 mm。11)接头错牙不大于1 mm。12)绝缘接头轨端肥边不大于2 mm(必须采用胶接绝缘接头)。13)轨撑与钢轨离缝不大于2 mm。14)顶铁作用良好,与尖轨间隙不大于1 mm。15)各类螺栓齐全,作用良好,扭矩符合要求。16)扣件齐全、扭矩达标、作用良好,无碰卡钢枕或绝缘夹板等造成短路的现象。17)胶垫串动或歪斜不大于10 mm。18)其他配件齐全、作用良好。19)岔枕间距标准、作用良好、无空吊、无失效、钢岔枕处间距误差不大于10 mm,其他处岔枕间距误差不大于20 mm;钢岔枕与直股垂线偏差不大于10 mm。20)尖轨与基本轨间、护轨轮缘槽内清洁。
4.2 卡控措施
1)施工前一天要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每个带班人熟知技术标准。
2)作业中严格卡控技术标准,对于不达标的进行整修。
3)施工负责人整体控制技术标准。
5.1 施工安全措施
1)严格按照《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重载运输技术管理规则》及《太原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防护管理办法》有关条款设置防护,并严格执行《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太原铁路局安全风险控制“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
2)所有施工人员点前1 h到达指定位置,施工负责人再次明确具体分工及相关注意事项,各带班人员要将本小组的工作逐项落实到每一位职工,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执行作业标准。
3)到达施工地点后,严格按施工程序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完毕各号位及时向车队指挥人员汇报,指挥人员确保安全后下达动车施工命令。
4)防护员到岗后,及时向驻站联络员通报作业里程、作业内容和防护位置,做好联防互控,做好防护记录。
5)施工时必须确保信息畅通,加强各号位的协调配合,落实劳动安全自控、互控、他控,做到防患未然。
6)转辙部分作业完毕后,立即通知电务专业人员进行调试,保证道岔正常使用。
7)电务人员未到现场,不得拆除电务设备,拆除电务设备必须由电务专业人员操作。施工中不得破坏轨道电路的有关设备(回流线、跳线、连接线),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
8)加强沿线护网管理。施工人员严禁翻越护网,拆开护网进场后,作业过程中护网应保持锁闭状态,否则必须派专人看守,并应配置通迅工具。当日不能恢复的护网必须昼夜派人看守,并要拉绳防护挂警示标志。
9)加强路材路料的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5.2 人身安全措施
1)严格落实路局风险控制“红线”管理规定,杜绝触红线、闯红线等行为。2)在电气化区段施工,所有人员携带的物件和工具的最顶端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得小于2 m。3)作业中使用机具要统一口令,防止碰伤手脚。
5.3 行车安全措施
1)人员机具材料清场后,施工负责人和各监护人员要将线路检查一遍,确认现场本线和邻线无遗留工机具、材料、作业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
2)因特殊情况影响到正点开通时,施工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通知驻站员在车站进行登记申请延点,绝不可盲目销记开通,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线路,减少对运输的影响。
3)施工中,施工负责人应组织工、班长巡回检查,以防止任何人员、机具侵入邻线限界。施工结束时,应认真检查线路状态实行记名回检回修,在确认达到阶梯提速条件后方可撤除防护,开通线路。
4)点前禁止做任何影响行车安全的准备工作,施工机具、材料严禁放在未封锁的邻线上,施工结束后所有机具、路材路料不得侵入限界,人员按规定下道避车。开通线路前,线路几何尺度必须达到保养标准,恢复常速前几何尺度必须达到作业验收标准。
5)严格执行《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及相关会议纪要等文件相关规定。
1)如遇信号器表示不良或红光带问题,立即停止其他作业,积极配合电务人员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
2)如遇调试道岔扳动不良,立即停止其他作业,积极配合电务人员查找问题,及时处理。
3)如遇紧急情况不能在天窗点内处理完毕,立即上报调度指挥中心,与行车调度联系,申请延长天窗时间,达到正常放行条件后方可开通线路。
4)恶劣天气。遇到大风降雨等恶劣天气,按照以下措施进行卡控:a.提前掌握施工时段天气预报,如有大风降雨,工机具尤其内燃机具做好防水,作业人员携带雨具。b.如影响正常作业,根据现场情况申请延点,直至取消施工。c.铝热焊联人员携带防雨伞具,如降雨影响较大,确实影响焊接作业质量,取消焊联。
5)铝热焊漏锅。现场铝热焊存在漏锅风险,为卡控铝热焊漏锅导致的风险,应对出现的漏锅后果,提出如下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a.提高铝热焊工艺,尤其对支模和封箱流程,互相交换检查,预热中再次检查,降低漏锅的概率。b.焊联现场准备1根不小于6 m的钢轨、2副夹板,一旦出现漏锅,立即组织插入短轨,保证能正常销点,开通线路。
重载线路道岔的达标整治方法是我们经过多年的专业维修实践中摸索得到的一些经验,关键在于三个方面:1)作业计划和组织;2)作业质量;3)安全卡控。虽然不一定完善,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是通过今后不断的学习、交流、实践,我们一定能掌握更科学更有效的养护维修方法,为今后的重载铁路及现代化的铁道线路养护维修打下坚实基础,使设备质量得到较大提高,行车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1] 铁总运[2014]272号,中铁路工务安全规则[S].
[2] 铁运[2006]146号,铁路线路修理规则[S].
On treatment of turnout control and it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Tian Qiang
(ChawuRailwaySection,Datong-QinhuangdaoRailwayCo.,Ltd,Beijing101402,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for the turnout standard control, illustrates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he turnout according to its operation procedure, and points out the measur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safety control,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maintenance of the railways.
heavy-load railway, turnout, quality standard, safety measures
1009-6825(2016)16-0157-02
2016-03-24
田 强(1981- ),男,助理工程师
U213.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