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隐喻向时态映射在英语不规则动词双元音变化中的体现

2016-04-07 05:52刘世理翟后铭
关键词:时态语音

刘世理,翟后铭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语言学研究·

空间隐喻向时态映射在英语不规则动词双元音变化中的体现

刘世理,翟后铭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空间隐喻属于概念隐喻的三种分类之一,是认知的基础。时间概念是抽象的,具体的空间方位词可用来描述和衡量时间的变化。文章基于时间的空间隐喻系统,观察大量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双元音发音位置的变化,分析对比得出:时间的空间隐喻系统在语音方面也有所呈现。这印证了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并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这一观点。

关键词:空间隐喻;时态;不规则动词;语音

一般过去时态是英语时态体系中最重要的时态之一,表示在说话时间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1]258-267,相对于说话者本身所处的时间而言存在距离。英语是曲折语,其过去时态的构成离不开动词的曲折性变化,因此动词的过去式形式是过去时态的区别性标志之一,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单词本身元音的变化。虽然时间概念是无形的、抽象的,但通过人类与客观世界的体认发现,空间范畴与时间范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且有重合部分的,人们大脑中的空间范畴无形中会影响时间范畴[2],致使人们对时间移动的理解和描述多来源于空间范畴[3]。国内外学者在涉及空间域向时间域映射的研究中多以空间方位词在句法或语义方面的体现为主要方向,鲜有文章将空间方位词与语音相联系。本文在搜集了大量语料的前提下,通过标识、整理后对比分析,大胆假设不规则动词双元音发音变化与空间隐喻有联系。

一、空间隐喻概述

空间隐喻,又称方位隐喻,属于概念隐喻的三种分类之一,是将非空间概念映射到空间概念上的隐喻[4]。人类是以自身为坐标加上日常经验来体认世界的,空间方位感知是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因此在Lakoff和Johnson所提出的概念隐喻三大分类中,空间隐喻为认知基础,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5]8-10。人们依据事物间物理或心理上的相似性,把对空间的体认经验投射到非空间域中(本文特指时间域),用具体的方位词(如UP-DOWN, FRONT-BACK, IN-OUT, LEFT-RIGHT等)来映射抽象的概念,为非空间概念赋予空间方位,以获得对非空间概念的识解,并形成用空间方位词来描述抽象事物的表达方式。其中,空间方位词是具体的,为始源域;非空间概念(本文特指时间域)为抽象的,是目标域。将始源域的属性特征或部分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中,以获得对目标域(抽象概念)的理解。这种投射是单向的,不是任意的,且投射过程是自动的、不知不觉发生的。人类常借助具体的方位词来表达情绪、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时间等抽象概念。

时间是抽象的概念,为了描述和衡量时间,人们多以具体的事物来喻指时间。中文自古便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比喻,英语也有time is money的说法,或者以空间方位的变换来凸显时间的移动(中国古代“日冕”的说法以及英语中Time flies的表达方式)。这便是Metaphor We Live By一书将时间概念分别划分在空间隐喻(future is in front of us)和实体隐喻(time is money)中的原因。其中,在空间隐喻里,英语使用者多以方位词“上、下”“前、后”等来构建时间的空间隐喻系统,如:the year ahead of us; This year went down in the family history[6]。迄今为止,有多位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专门的论述,彭卓通过语料库对英语“前、后”“上、下”“左、右”的时间概念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英语语言中时间的体系结构和时间表达在具体交际过程中的特点[7]。周榕针对时间在空间隐喻表征中的两个隐喻系统进行了翔实的实验分析,以验证时间的空间操作的心理真实性[8]。也有学者从隐喻的角度来探讨英语过去时态,认为过去时态是有距离性的,这种时间上的距离可映射到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以此来影射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9][10]。

国内外有多位学者将空间隐喻与英语时态相结合,对过去时的语法层面进行了论述。然而,动词过去式发音变化是否与空间隐喻也存在映射关系?国内鲜有学者对这方面进行研究论述,本文试图以英语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双元音发音变化为例,对空间隐喻在发音系统中的表现进行初步探讨。

二、基于空间隐喻对英语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双元音发音的变化分类

英语动词过去式变化分为规则形式与不规则形式。规则形式即V原型+ed,不规则形式变换复杂,数量也不在少数。《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9)(下文简称为《牛津高阶》)[11]收录了283个不规则动词;《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英·英汉双解第五版)[12]收录了262个不规则动词,与《牛津高阶》收录单词重复率达88.5%。为确保下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本文的语料选自词汇量较大、较权威的《牛津高阶》。

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位主要来源于单词本身语音的改变(尤其是元音),而具有这种不规则变化形式的动词被Jaccob Grimm称为强式动词,仅在词尾+ed的动词叫作弱式动词。但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发现大量的不规则动词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即不规则动词“规则化”[13]。而笔者通过《牛津高阶》收录的283个对不规则动词过去式逐一标注音标后,对比分析发现在不规则动词变化的发音中也同样存在规律。由于在英语中,除过去式外的其他时态并不仅仅依靠单词的曲折变化来凸显时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注重的是对英语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形式的发音进行举例论述。

(一)英语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发音的变化分类

英语双元音(diphthong)是复合元音。两个元音作为一个整体被识别,双元音发音时舌位由一个位置平滑地滑动至另外一个位置。英语的双元音一共有八个,根据发音舌位的高低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中双元音,发音时舌位的移动方向为舌的中部,如:[ε]、[u] 等;另一类为闭口双元音,发音时舌位由低至高,如:[ei]、[ai]、[u]等[14]。

笔者对《牛津高阶》收录的283个不规则动词进行逐一标注音标,并对比单元音发音。位置空间示意图(图1)和英语双元音发音舌位空间示意图(图2)[15],发现词型维持不变(如cut-cut),仅改变或添加辅音词素(如bend-bent),单元音变化(如stand-stood)以及词根完全改变(如is-was)等原本被排除在本论文论述的形式之外,仍有79个单词在过去式双元音发音位置的改变与时间的空间隐喻系统存在某些相似之处。通过对《牛津高阶》不规则动词所标注的音标进行归纳分析,现将过去式双元音语音改变的对应关系分为表1、表2两大类,其中表1为原型—过去式元音皆为双元音变化,表2为原型—过去式的元音为单元音变双元音或双元音变单元音,具体分类如下图所示:

图1 单元音发音舌位空间示意图

图2 双元音发音舌位空间示意图

表2 原型—过去式的元音为单元音变双元音或双元音变单元音

(二)空间隐喻在语音中的体现

在“前、后”或“上、下”的空间隐喻向时间域的映射过程中,均存在“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两种隐喻模式,本文进行的所有假设与讨论是都基于第二种“自我在动”的隐喻模式。

首先,在“前、后”这个隐喻体系中,时间是静止不变的,说话者面向将来不断移动。在这个模式中,先发生或者是过去的事情处在说话者的后方,如:tracing back to the 15th century. 较晚发生或者是未来的事情相对处在稍前的位置,如:We are looking ahead to the following weeks. 即盼望未来在前,回顾往事在后[7]。所表达的“前后”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时间的前后空间隐喻

对比图2以及笔者标识的表1分析发现,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双元音发音位置的改变也符合这一规律。在动词原型和过去式表达意思一样的情况下,舌头在发音时所处位置的改变也能表征出动词过去式所带来的心理距离感。动词过去式代表已发生的动作,那么在“前后”隐喻模式中就处在说话者的后方;相对而言,动词原型则处在稍前的位置。对比上文的发音分类(表1)与双元音发音位置示意图(图2)可验证,过去式中的双元音发音位置均在原型中双元音发音位置的后方,符合“前后”隐喻体系内所呈现的时间的空间关系。如:原型 [ai]发音时,虽舌位由下往上平缓滑动,但相比于过去式[u]或[au],双元音[ai]整体在前,过去式的双元音[u]或[au]发音时舌位虽也由下往上滑动,但整体在后;同理,原型动词双元音[ei]和过去式[u]也符合“前后”的隐喻模式。这说明双元音发音时,虽然舌位是在两个元音间滑动,但当被整体识别时,不规则动词原型的双元音发音舌位仍然在过去式双元音发音的前方,过去式所代表的是先发生的事情,处在后方。

虽然表2中包含双元音和单元音相互转化的现象,但若结合图1、图2示意图,表2中的第1、2、4、6、8符合“前后”隐喻模式。如第1类中的原型 [ai],发音时舌位在前方右下至上滑动,而过去式中的[]、[]、[u]的舌位则相对来说处在后方。

其次,在“上、下”这个空间隐喻体系中,时间视为静止不变的,说话者面向将来不断移动,在这个模式中,过去或先发生的事情处在下方,较晚发生或未发生的事处在相对较上的位置。所表达的“上、下”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时间的上下空间隐喻

同样,动词过去式代表已经发生过的、过去的行为,在“上、下”隐喻模式中处在说话者的下方;动词原形相对于过去式来说是较晚发生的行为,处在说话者的上方。就发音分类来说,表2中第3、5、7这3类符合这一模式,过去式中的元音发音位置均在原型中单元音发音位置的下方。如:结合图1和图2,原型中的双元音[u]发音处在过去式元音[ɛ]的上方,原型中[ei]的舌位处在过去式[ɛ]发音的上方。

虽然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变化的发音非常多,但并不是毫无规律。在《牛津高阶》中收录的283个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变形中,除去不在讨论范围的4种变化形式,符合图3、图4分类的占96.21%,这说明不规则动词发音位置的改变确实与时间的空间隐喻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

三、结语

空间距离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与现在发生的事情的中间产生的距离,时间距离则是依靠时间的移动变化加以体现。时间移动是抽象的,我们通过空间隐喻这种认知方式来认识时间及其移动、变化,形成的时间的空间隐喻系统可以被用来探讨英语的时态。分析对比英语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双元音发音位置的变化得出,时间的空间隐喻系统在语音方面也有所呈现,这进一步印证了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这一观点。正是由于这种隐喻方式,使动词在表意一样的前提下,通过双元音发音位置的改变来凸显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使说话者与听话者双方都能感受出过去式所表征出时间移动的距离。本文仅探讨的是双元音发音位置变化与空间隐喻的关系,单元音的发音位置变化与空间隐喻如何联系将于另文探讨。

参考文献:

[1]JASZCZOLT K.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BORODITSKY L. How language shapes thought: The languages we speak affect our perceptions of the world [J]. Scientific American,2011, 304 (2): 62-65.

[3]GENTNER D M ,BORODITSKY L.As time goes by: Evidence for two systems in processing space-time metaphors [J].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2002,17(5):537-565.

[4]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0(4):7-15.

[5]LAKOFF,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6]朱海燕.时空隐喻的映射模式在英汉语言中的对比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6):115-119.

[7]彭卓.英语方位词“前后”、“上下”、“左右”时间隐喻的认知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4,33(3):74-83, 97.

[8]周榕.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88-93.

[9]李国南.英语动词过去时的隐喻认知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1):37-41.

[10]邵军航,冯奇.时间的空间隐喻与英语时态委婉的机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0(1):79-83.

[11][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K].王玉章,赵翠莲,邹晓玲,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2]英国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英·英汉双解第五版)[K].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13]赵帆声.英语不规则动词的特点及其存在的理由[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89-94.

[14]张金生.英汉元音对比与英语语音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1):56-59.

[15]ROACH P,HARTMAN J.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蔡宇宏)

Orientation Metaphor Mapping into Tense Reflected in Pronunciation of Diphthong

LIU Shili, ZHAI Houm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Orientation metaphor, basic of cognition, belongs to conceptual metaphor. The specific and appreciable locality words are always used to describe and measure the change of time owing to the abstract of time. Comparing with plenty of the past tense of irregular verbs about the change of the pronunciation posi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phenomenon about the orientation metaphor mapping into the field of pronunciation based on orientation metaphor theory. According to analysis the reflection of orientation metaphor in pronunci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nunciation and metaphor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orientation metaphor; tense; irregular verbs; pronunciation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2-0088-04

作者简介:刘世理(1959— ),男,河南罗山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YY17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YY018);信阳师范学院2015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5KYJJ22)

收稿日期:2015-10-26;收修日期:2016-01-29

猜你喜欢
时态语音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一找二看三注意”,妙解动词时态题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
动词的时态、语态
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