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沁河流域水旱灾害情况

2016-04-07 12:01李格格牛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7期

李格格+牛红

摘 要:清代沁河流域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影响沿岸各县的农业发展。对清代沁河流域九大灌区发生水旱灾害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生频率,掌握清代沁河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即灾害发生时间集中,清代初期和后期沁河流域水旱灾害发生次数多,中期发生次数相对较少;受灾区域分布不均衡,山西省境内的阳城县和河南省境内的温县发生灾害次数最少。

关键词:水旱灾害;沁河流域;灌溉区;灾害情况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045-02

沁河是黄河下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沁源县,自北向南纵贯太行山,由山西阳城县流入河南济源境内,最后,在河南武陟县南境注入黄河。学界对明清沁河流域下游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多有专题性研究,然而对影响沁河流域农业的水旱灾害研究比较少。本文拟对沁河流域在清代二百六十年间发生水旱灾害的频率进行分析,以便全面认识清代沁河流域受灾情况。

一、沁河流域概况

(一)灌溉工程

在豫北地区众水利工程中,沁河水利是最古老的工程之一,因邻近东汉政治中心,早在东汉时就受到高度重视。“曹魏时期的枋口堰是引沁灌溉的早期著名工程,自唐代已称作广济渠。”[1]宋、元各有修复,水利已相当发达,百姓获利巨甚。明清时期的灌溉工程有长足发展。明嘉靖二十五年至明末,修复、扩建完成了五条渠道:利丰渠、广济渠、广惠渠、永利渠和兴利渠,五条渠道如五条游龙,蜿蜒数百里,俗称“五龙口”。在一系列修治水利工程中,当以万历二十八年的修复最为有名。为合理分配各县水利灌溉之利,又修二十四堰,共长七百余里,制定严格的用水制度,最大限度的使渠周围灌区获得灌溉之利。“四境之田,均收灌溉之利”,“怀庆百姓世利赖焉。”(道光五年《河内县志》卷一十三《水利志》)

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的井灌也十分多。如武陟县西部,因土质坚硬便于掘井,掘井灌田“县西几遍……水车桔槔之声相闻”(民国《续武陟县志》卷五《地理志·水利》)。特别是清代中后期,沁河流域下游地区,井灌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发展,温县、孟县、武陟县等都 “田中多井、灌溉自由”(郭云升《救荒简易书》卷三《救荒耕凿》),使渠水难以流到的田地也得到了很好的灌溉,很好地补充了沁河下游农田水利灌溉事业。

(二)主要灌溉区

在山西省境内受沁河流域影响较大并且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灌溉区主要有沁源县、岳阳县(今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等。沁河源自沁源县,上游主要是峡谷河段,但到达沁水县的端氏镇后,河道落差减小,形成了大片的河谷台地,土地肥沃,农业相对发达,人口密集,造就了一方的繁荣。沁河流域生铁、硫磺、木炭等资源丰富,沁水县还是著名的“缫丝之乡”。清初废除了匠籍制度,乾隆年间又开矿禁,采矿、冶炼业开始加速发展。由于沁河流域上游资源丰富,又处于太行通道上,是中原与边关进行贸易的必经之路,商品流通频繁,形成了最早的潞泽商帮。同时,依托冶炼业和煤炭采掘业发展起来一批县镇,较有名的有沁水县的端氏镇、嘉峰镇,阳城县的润城镇等。

沁河在河南省境内冲出了一片广阔富饶的冲积扇平原,灌溉区包括河内县(今沁阳县)南大部分土地和济源、温县、孟县、武陟4县部分土地。沁河下游的水利工程,给灌溉区带来了巨大的灌溉效益。灌溉区内的济源、河内、孟县、温县、武陟等县(都隶属怀庆府),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粮食产量高,百姓深受其惠。沁河在武陟县詹店注入黄河,武陟县是受益比较小的一个县,“小旱之年尚可分余润,大旱则水为上流堵截,渠可扬尘”(民国《续武陟县志》卷五《地理志·水利》),一遇暴雨,又成积水之地,清代年间对武陟县的水渠多次疏浚,至光绪县内东部农田全部得到灌溉。

二、清代沁河流域灾害情况

(一)农业灾害结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灾害频仍的一个国家,经常发生的灾害种类达到十余种,主要有水灾、旱灾、蝗灾、霜雪、雹灾、疫灾、地震、风灾等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受灾程度是有变化的。但总的来说,水旱灾的危害最为严重。根据陈高佣编《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的记载,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各种天灾百分比图”中显示,四朝代水旱灾分别占天灾的67%、77%、76%、81%[2]。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记载:“自西元前206—1937年止,此二千一百四十二年间受灾害之总数已达5 150次,又就旱灾而言,凡1 035次,水灾凡1 037次,蝗灾482次,雹灾550次,风灾518次,此外还有疫灾、地震、霜雪、歉饥等。”[3]其中旱灾和水灾就占总灾害数的40%。陈高佣和邓云特的统计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古代灾害结构,即水旱灾害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灾害。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沁河流域的水灾和旱灾。

(二)灾害空间选择

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在研究清代沁河流域灾害时,选取受沁河灾害影响较大的、最有代表性的几个灌溉区,即山西省境内沁源县、岳阳县(今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四县,和河南省境内济源县、河内县(今沁阳县)、孟县、温县、武陟县五县,根据这九个县清代发生灾害次数来反映清代沁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情况。

(三)清代沁河流域水旱灾害波动情况

沁河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这种气候的显著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强对流天气使得这一地区雨量集中且多暴雨,6月、7月、8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秋冬较易发生干旱,夏季经常发生暴雨,沁河流域上游比降大,受上游凶猛而下的洪水冲击,流域下游成为暴雨洪水的主要形成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洪水。本文以十二年为统计区间单位(王涌泉在《太阳活动与黄河洪水关系的探索》一文中提到:“这些河流水情的长期变化和太阳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太阳活动周期11.1年,与河流的灾害周期基本保持一致,并且学术界普遍接受这一观点。所以本文选取十二年为统计区间单位,最后一个统计区间单位为十六年),1个县一年发生水旱灾害为一次灾害记录,对9个县水旱灾害次数进行统计,以反映清代沁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波动情况(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清代沁河流域水旱灾害波动情况的特点是灾害发生时间集中。在这三段时期中,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清代前期和后期。沁河流域在清代前期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后期,中期灾害发生频率最低。清代前期四十八年中有十六年9县均没有发生灾害,占33%。清代中期一百零八年中有七十四年9县均没有发生灾害,占68%,超过一半的时间沁河流域9个灌溉县都没有灾害,可见这七十四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代后期一百一十二年中有四十九年9县均没有发生灾害,占43%。

区域发生灾害不均衡。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清代二百多年内武陟县发生灾害次数最多,即54次。正如民国《续武陟县志》中记载:“小旱之年尚可分余润,大旱则水为上流堵截,渠可扬尘。”山西省境内的阳城县和河南省境内的温县发生灾害次数最少,即22次和16次。其他县灾害次数均在35次上下徘徊。

参考文献:

[1]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上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234.

[2]  陈高佣,等.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卷十)[Z].1939:21-28.

[3]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43.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