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左秀芳
为了母亲的微笑
——沧县张官屯中学孝敬教育侧记
本刊记者 左秀芳
“天底下每一个母亲都记得孩子的生日、爱好、以及其他每一个重要的日子。但是又有多少孩子了解妈妈的生日和爱好呢?请利用假期搜集这些内容,记录在自制的亲情档案上,给妈妈送上一份意外的惊喜吧!”在沧县张官屯中学给学生发放的“温馨五月情”亲情档案卡上,学生纷纷写下妈妈的兴趣爱好、最大的心愿、最快乐的事、最想得到的礼物以及给妈妈的心里话。
一张亲情档案卡,温馨了一个家庭。在制作档案卡的过程中,学生和母亲面对面沟通,真实地感知母亲经历的种种困难,理解母亲持家的不易。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了母亲的生日、生肖、身高、性格、儿时玩过的游戏、喜欢看的书、喜爱的运动或食物、最自豪的事以及人生信条等。当学生将亲手制作的亲情档案卡交到家长手中时,他们既惊喜又感动。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实际情况却很不容乐观。”校长季艳彬说,“一些学生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和爱心,不懂得体谅、孝敬父母,经常顶嘴、耍脾气;有的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的学生讲吃讲穿,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大肆消费。常常听到不少家长抱怨:平时自己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生病时,心急火燎地为他们四处求医。但是如果自己病了,孩子竟然想不到给父母倒一杯热水,实在是令人伤心。”
“伦理教育和家庭德育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学校教育必须补上这一课。”谈起这些,校长季艳彬觉得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为重大。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张官屯中学以孝敬教育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爱父母开始,逐步做到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最终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维护社会和谐,热爱祖国。
张官屯中学对学生提出《孝敬父母十条》,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这些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很快就能记住。
为了使孝敬教育真正步入课堂,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处、语文组、政治组等组成的《孝敬教育》教材编委会,编印了一套孝敬教育校本教材,通过鲜活的故事,教育学生体谅父母的辛劳,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原动力。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开展,都不可能孤军奋战。孝敬教育要想事半功倍,还需和家庭携起手来。”季艳彬说,“学校印发了《孝敬教育双签协议书》,倡导家长和学生一起孝亲敬老,呼吁家长配合学校引导学生孝亲敬老,做到家校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往年的十一长假,学生小孙都会和同学一起玩儿个痛快,但是最近一次国庆假期,他却老老实实地和父母一起下地劳动,整整忙了七天。掰玉米、刨花生、种麦子……很少干农活儿的小孙,手上很快就磨出几个红红的水泡,碰一下就疼得咧嘴。但正是这次劳动,让刚上初一的小孙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
这其实是张官屯中学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感受生活,孝爱双亲”,倡议学生利用假期帮助父母做家务,干农活儿。活动一经实施,家长们纷纷点赞。假期过后,小孙的父亲在致学校的一封信中写道:“这项活动使孩子体会到家长的辛苦,让孩子明白,任何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做好。否则就会养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
季艳彬说:“孝敬教育必须有相关活动作为载体,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张官屯中学每学期都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敬教育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增进了父母和子女的亲情。
各年级定期组织开展孝敬教育主题班会,并邀请家长一起参加。班会上,家长和孩子互相说说心里话,家长之间一起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使家长和学生都受到一次精神洗礼。
沧县张官屯中学德育团队代表,从左至右:团支书朱长春、德育副校长陈文军、校长季艳彬、教务处主任兼孝敬教育老师徐汝涛、德育处主任于永进
学校将每个月第一个星期日确定为“孝敬父母日”,把父母的生日确定为“特别孝敬日”,倡议学生在每个孝敬日做几件孝敬父母的实事。每名学生都持有一份《孝敬日情况登记考核表》,详细记录自己的孝敬活动情况,并写出心得体会。家长针对子女的孝敬表现写出评语,定期反馈给学校。学校据此开展孝敬事迹交流活动,评选校园“孝敬之星”。“孝敬之星”的事迹公布在学校布告栏中,让全体学生学有楷模,赶有目标。
在“孝心在行动”征文活动中,一名学生写道:“为了完成孝敬作业,我给妈妈洗了一次脚。看着那双粗糙皴裂的脚,我心里直想哭。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妈妈的辛劳。当我抬起头时,却看到妈妈笑得流出了眼泪……”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人懂得孝敬父母,是爱国情感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基础。校长季艳彬说:“孝敬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孝敬父母,还应拓展延伸,使学生把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他人、热爱祖国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张官屯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爱的奉献”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活动;语文组、校文学社共同举办了以“孝敬父母与爱心奉献”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学生会、团委联合举办了“爱乡爱国”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这些活动丰富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出浓厚的爱家爱国氛围。
针对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困惑的问题,学校将孝敬教育、爱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知心姐姐’信箱等,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个别学生在家庭中和父母有严重对立情绪,教师会及时进行家访,详细了解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帮助学生消除和父母的隔阂,丢掉心理包袱,改善沟通方式,和父母一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结合劳动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孝心”逐渐延伸到“爱心”,从孝敬父母、爱护弟弟妹妹逐渐上升到发扬爱心、服务社会,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爱心的崇高和奉献的快乐,
“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教师不能空讲理论,只说不做。”副校长陈文军说。学校对教师提出6项要求:和学生谈话应以朋友方式进行,讲道理就事论事;评价学生实事求是;正确看待学生的不足,不求全责备;真诚地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包办代替;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提高。
深入开展孝敬教育活动以来,家长首先察觉出孩子的变化。孩子们比以前懂事了,看到父母干活累了,懂得给父母倒水、捶背;看到父母休息了,懂得轻手轻脚,不吵不闹;有好吃的东西,懂得先拿给父母吃;父母过生日时,孩子们会不声不响地准备一份生日礼物……老师们说,班里的变化也不小呢,懂得爱父母的学生,同样会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班风正,学风浓,班级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