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水泥产业供给侧的盲点、短板及潜力

2016-04-06 10:08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6年5期
关键词:供给水泥

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水泥产业供给侧的盲点、短板及潜力

发给中国水泥企业管理团队的第七封E-mail

大家都在跟踪思考供给侧改革,水泥业界的一些老板们都盯着前三个字:供给侧,咱是干生产制造的,产业链下游咱也够不着呀!有的人却只看中了后两个字:改革,习惯性地认为同以往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来一些小打小闹的动作。此种烟雾久久不散,水泥业供给侧改革固然会像蜗牛一样爬着。

我认为,水泥产业供给侧改革,既复杂又简单明了,说来说去,归纳起来三句话:补短板,挖潜力,找路径;不妨做一个形象比喻,是继续走老路甘心做一条泥鳅,钻来扭去,在老地方辛辛苦苦地找食吃,还是适应新常态深化改革,变成一条大章鱼,舞动触角伸向四方,拼老命去拓展全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与章鱼比起来,泥鳅细而短,最大能耐是钻到泥里摆动身体,活动范围很逼仄,时不时可能成了别人口中的猎物,命运多舛;可大章鱼却完全不同了,触角多且长,伸缩如钩,合起似网,左突右冲总能够游刃有余。

“泥鳅”要想变成“章鱼帝”,水泥产业的出路恰恰在于供给侧改革,而供给侧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在于创造新需求,而新需求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要靠产业交叉融合。

老板们搞清楚这一点很重要,通过产业交叉融合创造新需求,不仅仅是水泥产业适应“三期叠加”的外部环境的需要,更是水泥产业原本就有的产业基因,只不过这种内在基因长久被压制在那里,犹如地下滚烫的岩浆没有找到喷发的火山口,如今供给侧改革,促使冒出长长的触角长成为章鱼帝。所以说,供给侧改革这五个字不可割裂,而且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大变革,肯定不是市场策略层面的琐事。

当下,就是看老板们是想继续做一条如同往日里在红海淤泥中钻来钻去的“泥鳅”,还是想成为蓝色海洋里空间无限的“章鱼帝”?能不能下定壮士断臂的决心,当一个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弄潮儿。

供给侧衰老的呻吟

水泥产业供给侧衰老到了何种程度?昨日里整个产业还弥漫着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气氛呀,为什么转眼之间就发出了十分痛苦的呻吟?如此这般的哼哼唧唧,看来确实病的不轻呀!

还是听一听来自官方协会的权威表述吧!日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乔龙德会长对于建筑材料产业供给侧老化的弊端,直言不讳地发出如下一番评价和感慨,将其概括为“四个两个”,即两个共存、两个短板、两个脱节、两个下滑。这岂不是建筑材料产业龙头老大的水泥产业的真实写照?入木三分,直击要害。在局外人看来,这种自揭伤疤家丑外扬的举动,还是业界高层人士比较少见的。

照单全录如下:一是“两个共存”是建材传统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一年比一年低,同时开发新领域、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二是“两个短板”是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技术、品种、数量、规模都不足,由此难以改变传统产业比例过大的结构与格局;高端产业发展既缺乏原创,又缺乏目标、应用领域和产品,由于多数产业长期处于中低端发展,由此难以提升资源能源利用率和社会价值。三是“两个脱节”:由于行业缺乏统一的认识和行规行法,缺乏对产能过剩条件下把握其规律的能力,缺乏调控与协调,使市场需求增幅降低的幅度和产品价格降低的幅度严重脱节,违背了需求与价格之间对应的规则,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使产品价值和产品价格之间发生了严重的背离,违背了价值决定价格的经济规律。四是“两个下滑”:由于占建材行业的整个产值与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的是传统产业,因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后整个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就明显地下行;由于行业和企业缺乏在过剩产能背景下的自律与把控能力,缺乏新常态背景下行业对经济运行作用的规律的把控,一时在产能过剩面前缺乏新招,只会被动降价,由此造成经济效益严重下滑。

“内部局限的破坏性往往要比外部威胁严重得多;竞争的传统定义已不重要了,我们正越来越多地与自己竞争。”这是一位国外大集团老板的精彩感言。水泥产业供给侧衰老的破坏性有多大?正苦苦挣扎在其中的老板们哪一个不是双眉紧锁,步步惊心哪!为此,不要一味地抱怨新常态的严冬太冷太漫长了,也不应痛骂一片红海泥沼太深太残酷了,更不必习惯于声讨对手不守规矩太江湖不讲究了,其实自己本来就是供给侧衰老的制造者,怨别人有用吗!

结合乔龙德会长精辟的剖析,我给水泥产业供给侧衰老,开出了三大病灶的诊断——供给侧周身老化症,生态环境的“高血压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症。让人焦虑的是,这三大病灶齐头并发,蔓延全身,就像三只魔鬼一样纠缠在一起,互为因果并形成了强烈的共振,严重侵蚀着水泥产业肌体。

第一个是供给侧周身老化症。客观来讲,目前我国有太多的传统产业大都处于供给老化的阶段,绝不单单是水泥产业的个案。

谈起水泥产业供给侧周身老化症,务必请大家注意两个关键词:“老化”与“周身”。先说说“老化”,诸如产品老化了,低档产品充斥市场,成为市场消费规模堆积充数的大块头;产业结构同质化了,号称3500多家水泥企业绝大多数把全部或优势资源,清一色地都放到了水泥原料生产的篮子里,况且产品又基本雷同;商业模式老化了,仍然抱着传统水泥原料生产制造为中心时遗传下来的一产一销、先产后销的老套路;企业组织老化了,虽说诞生了一些集团型企业,但多数是产能结构无差异、产权结构集中化,横向产能扩张摊大饼;产业增长模式老化了,产能规模扩张的边际效益递减,产业效率急剧跌落;至于说产业人才、企业微观决策与运营管理的老化状况,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然而,比“老化”更可怕的是第二点:“周身”性。这无疑说明不是局部的,不是某个链环的,不是某一类企业的,而是全产业从头到脚、从肌肉到骨骼都是如此。从这个视角上看,消化产能严重过剩只能算得上是应急的对症治疗——治标,而从根本上解决产品同质化、商业模式同质化、组织模式同质化,才是真正地根除“老化”和“周身”的治本!

第二个是生态环保的“高血压症”。“漏屋偏遭连夜雨,”本来周身老化症一下子就把水泥产业弄了个半身不遂了,又赶上“三期”叠加不说,最要命的是此时冲上来一个生态环保的高血压症,为周身老化症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老板们心里嘀咕着,全产业抗老化症的免疫力严重低下,这样一来,企业怎么抗得住哇,又怎么不致使周身硬化的血管发脆甚至破裂呀!生态环保压力步步紧逼,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我们在这里就不再磨叽了,需要的是雷厉风行的绿色行动!

第三个是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症。由于曾专题阐释过这个话题,只在这里列出国家统计局和行业发布的数据,从中看到产业运行的景气度。今年上半年,全国水泥销售收入3828亿元,同比下降4.7%;行业实现利润总额95.5亿元,同比下降26.6%,利润总额为“十二五”以来的最低水平。

上半年,25家水泥上市公司亏损面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亏损企业占比40%,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4%。在盈利的15家公司中,只有4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其他公司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其中,同力水泥、中国建材、华润水泥和华新水泥净利润同比降幅达80%以上,海螺水泥净利润降幅为29%,表明水泥企业总体盈利状况仍然较差。可见,在整个产业失衡的状态下,根本无高效率可言。

供给侧改革的盲点

援引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在《悉达多》中的那段话,“公司都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智慧。不管市场压力如何,企业仍然是他们自己救赎的主人”。

尽管,业界的老板们依据各自企业的现实状况,都在小心翼翼地试图突破传统市场理念的堡垒,不时地咂咂嘴琢磨着市场新逻辑的酸甜苦辣,但不应回避的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对供给侧改革认识的不少盲点。

怎样才能让老化的供给侧内生出新活力,企业家们要克服认识上的盲点之一是:供给侧,供给侧,市场规模萎缩让我咋办呀,老经验是说不定哪一天风暴过去了,坐等恢复咱就有戏。此时,版主给出一个小小的建议:期望老板们静下心来启动新常态下的创新思维,重新审视未来宏观经济大势与水泥产品市场需求走势的关系,眼前就会闪出一个挑战你神经的但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智慧点——“双减”。

不是死死盯着水泥原料市场,日思夜盼规模放大的那一天吗?我基于战略思考给出这样的基本判断,当今中国水泥产业已经走入了“双减”趋势的大通道,不知道企业老板们是否真正赞同,认识到“双减”趋势是推进水泥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前提。

“双减”趋势是什么呢?“双减”趋势中的第一减是,从未来若干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看,伴随着经济增速趋稳和投资规模放缓,加之人均水泥消费量已达到高位,水泥市场需求规模会呈现出逐步减少的态势,意思是说连续十几年的市场规模大扩张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这里说的是水泥原料消费总量的减少,并不等于说各类水泥产品如预制化产品、部件化产品会下降,后者甚至可能会出现逐年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虽说,人们念念不忘城市化进程的拉动,中西部发展的需求等积极因素,但仍然改变不了现阶段水泥原料消费总量减少的大势。记得在两年前,曾有过一番水泥消费峰值“见顶落”还是“平台期”的大讨论,七嘴八舌,沸沸扬扬,今天的水泥市场和产业现状终于扮演了判官的角色。其实,国际水泥产业发展的车辙印,早在几十年前就清晰地刻在那里了,只是由于我们个别人极端偏颇地强调“特色”,而忽视了市场常识,乃至对国际产业经验的价值视而不见。

昨日翻看国外权威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他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后指出,目前中国基建投资已经基本到位,正面临着基础设施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出现了投资过多和巨大浪费,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和大麻烦。没有必要探究该文章出于何种动机,但我们应该从中或多或少观察到一些迹象。

此外,整日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老板们,还应看到水泥原料消费量的减少,本来是一种理性的市场回归。为什么呢?因为房地产超常规疯狂增长,才是水泥消费总量爆发的源头。如今,人们都承认水泥产能过剩的泡沫本来就是房地产泡沫的一部分,而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是必然的,如果不是担忧这个泡沫破灭太快会引发大震荡,可能水泥产能过剩的病灶早就暴露无遗了。

“双减”趋势中的第二减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水泥材料使用减量化趋势,而不再是像以往那样靠低质水泥材料大量堆积来完成工程量。推动这第二减的力量相当强大,简言之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的推动,一定还记得盖茨对我国与美国水泥使用总量的那番惊人之语吧,弦外之音听出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差别,更从深层认识到科技水平上的差距,建筑工程的水泥消耗量会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少,而不可能无限增加。二是生态环境成本的约束,假如年减少生产5000万吨水泥,从矿山到施工现场的整个市场链条,将为生态环保做出多么大的一笔贡献呀!三是市场工程质量和造价的性价比的需要,优质也可能高价的水泥部件产品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高性价比自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在这里强调一点,这第二减中指的是单体工程项目水泥原料应用减量化、优质化,不等于说建筑工程项目水泥产品尤其是预制化产品、部件化产品的减少,而是通过用更少量的更适合的水泥原料去完成高质量的建筑部件,满足工程项目需求的目标。

说到这,有的老板甚至会觉得有些好笑,难道将来建筑工程能不用水泥吗?当然不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水泥材料的市场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难道会有什么更物美价廉的新材料能完全替代水泥吗?当然也不是!一些小众化的材料虽然层出不穷,但要完全替代具有经济性、广泛应用市场的水泥材料,短期内还不可能出现;难道能有什么新技术工艺能取代水泥窑“两磨一烧”工艺吗?当然相当长时间内也不太可能,但这些都改变不了“双减”趋势,恰恰把水泥产业链下游市场抬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登舞台唱大戏。

未来的事情离眼下太远了,与供给侧改革有几毛钱的关系呀!这也是藏在大家心里的小九九。总以为当前不过是水泥产能多了,如果市场规模还恢复到前几年那样,岂不是不多了吗!总以为价格低迷,业内哥们儿们都自律少生产不就行了吗,等市场好转再扩大也不迟!由此可见,要看清楚“双减”趋势,促进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其实,今天的我们所要做的一切,譬如产业链结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都不单纯是为了解决眼前的产能过剩的紧迫之举,不单纯是为了直观的降本增利的权宜之计,而是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更好地应对已经到来的“双减”冲击。

怎样才能让老化的供给侧内生出新活力,企业家们要克服认识上的盲点之二是:供给侧,供给侧,下游市场规模和需求状况又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呀,老经验是说不定哪一天供求关系颠倒过来了,下游市场客户新需求就会找上门来了。此时,版主给出一个小小的建议:期望老板们静下心来启动新常态下的创新思维,重新审视供给侧改革与创造新需求的关系,眼前就一定会闪出一个挑战你神经的但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智慧点——自用率。

乍一看自用率,是不是小农经济式的自给自足呀,如今都是市场化、专业化了,自用率算得上哪门子智慧?有这样的观点并不奇怪,人们往往注重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恰恰忽视了水泥产业的独特禀赋及特殊性,较比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而言,水泥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市场容量局限,市场辐射面较窄,尤其是具有建筑工程市场需求的单一性。现实的水泥产业链严重碎片化产生的后果表明,企业预想只在某个链环或分支行业中单打一地做大做强,时刻会遭遇市场规模局限的瓶颈约束,也难以抵挡市场竞争的冲击,为此,历经市场摔打锻造的全球跨国水泥集团,无一不奉行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绝不死守水泥原料制造或单一水泥混凝土构件等某个子产业的山头,而是长袖善舞。市场实践证明不仅“水浅养不了大鱼”,甚至不经意间还会成为人家腹中餐。

老板朋友们,千万不要以为自用率这三个字太稀松平常了,它可称得上是当下拯救水泥产业的一剂良方。

凭什么抬这么高呀?目前整个水泥业深受产能过剩的困扰,大家都会说由于市场规模缩减了呗,可冷静地想一想产品结构,无论是全国布局的大集团,或是称雄一方的中小型企业,哪一家不都是卖水泥原料过日子,而自己把水泥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消化能力却极弱,产品销量的刀把子掌握在下游市场客户手中,所有的企业都随着市场规模的大小增减而枯荣;某户企业即便是在恶性竞争中比别人多抢到了一瓢汤,再细细算一下投入和收益的效益账,可能在毛利率上也未必比别人能多赚得了几个硬币。

反之,如企业自用率比重高,表明自我消化能力强,也表明下游产业链市场空间大,命运可能就会有所不同。试想一户水泥原料自用率达到50%以上的企业,换句话说,约有一半的水泥产量转化为优势的预制产品或部件产品,还会惧怕什么产能过剩吗,看他能坚持多久;还会惧怕低于成本降价混战吗,如狠下心来舍掉一块补贴原料价格奉陪到底,还不是打得他满地找牙呀!

在企业微观层面上,自用率反映的是产品结构和盈利结构的优化;在产业中观层面上,自用率反映的则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个上不了企业报表的自用率指标,并不是想搞就能搞的上去的呀,它的背后需要有良好的企业素质条件做为支撑,譬如说,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怎样,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高低,商业模式的先进性,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所以说,围绕自用率制定战略和市场策略,并在产业内形成一种推动机制,把它称为当下拯救水泥产业的一剂良方,你说是瞎忽悠吗!

企业一直饱受产品倾销降价之苦,自己不是战将就是走足,大家都对损人不利己之举深恶痛绝。日前,行业协会也一改温文尔雅的姿态,号召全行业必须站出来惩治低于成本的低价倾销行为,并且痛斥道:“行业缺自律、缺约束、缺协调、缺和谐、缺自我珍惜,无序跌价和无序竞争严重,白白浪费资源和财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灾难,最可怕的是少数企业的领导人不以为耻,自以为强。这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状况不改变,就会使行业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盲点仍遮眼,此患定难除。水泥产业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地再去供给增量,而是努力构建一种新供给的商业价值。这些新供给囊括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管理模式等新财富形态,一言以蔽之曰:只有创造新需求,才能形成市场的新供给;没有新需求腾出新空间,供给侧改革就寸步难行。

一些老板确实忘了创造新需求这个茬儿,每每提到供给侧改革,就晕菜了,满脑子都被供给老化的现象搅成了一锅浆糊,到处是甩不掉的产能包袱,解决不了的降价麻烦,填不满的负债大窟窿,越想越头大,越想越悲观,越想越没路可走。一边高喊政策补贴“输血”,应对之声寥寥,不再像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期那些年,补贴如同江河水,有求必应了,过去刺激政策用力过猛,出现了抗药性;一边大喊行业自律“止血”,业内呼应声此起彼伏,但总是缺少带头大哥,呼来喊去,还是逃不出囚徒困境。说到底,让老化的供给侧重现青春活力,唯有要靠创造新需求空间来实现。

自用率是一种产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如果企业自用率达到三成或一半时会怎样呀,还会轻易挑起降价倾销的战火吗?同时,自用率也能形成一种活力机制,推动生产要素从供给过剩的原料链环向全产业链延伸,向新供给扩张的产业转移,创造出新需求,就会形成产业内生增长的新动力。

怎样才能让老化的供给侧内生出新活力,企业家们要克服认识上的的盲点之三是:供给侧,供给侧,咱生产制造才是供给侧,怎能插腿人家一亩三分地呀,老经验是干自己最熟悉的那一块,战线拉得太长贪多嚼不烂呀。此时,版主给出一个小小的建议:期望老板们静下心来启动新常态下的创新思维,重新审视供给侧改革与制造业服务化的关系,眼前就一定会闪出一个挑战你神经的但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智慧点——服务化。

把新常态下的水泥市场竞争,描绘成一场全景式、大格局的商战肉搏对决,一点都不为过。呈现在面前的情景,几乎囊括了新常态下市场全部需求的大博弈,绝不再是老套的市场销售花样翻新的角逐,也不再是往常产品层面上的一个波次又一个波次的比拼,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模式创新的大变革,可以说是包括产品、服务、渠道、生态、技术和价值链的立体大PK。

水泥产业发展业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曾在供给侧挑大梁的单一产品制造模式和先产后销的产品销售方式,已经难掩衰老的容颜,逐渐在市场中失去魅力,根本无法承受着市场向组合型、集成型、综合型、服务型发展的挑战。怎样创新高质量、有活力、可持续的供给端,服务化给水泥产业创造了广阔的产业空间。

毕竟产品市场的竞争异常残酷,行业平均利润率快速递减,而服务的市场却还是一片利润丰厚待垦的处女地。作为产业价值链的一环,上游是自己企业的供给侧,同时自己又是下游企业的供给侧。水泥产业链下游市场的新需求和新供给的发力点,概括来讲,就是水泥企业要挖掘潜在供应,创造有效产品,打造服务平台,进一步激活知识、技术、信息等文化财富和金融资本财富,创新商业模式服务链,补好补齐组织、系统和流程这三大变量的能力,在服务市场中谋求新发展。

建材联合会看好了这步棋,最近编制了《加快与拓展建材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建材行业由建材制造转向“建材制造+建材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建材服务业要立足建材制造业,服务建材制造业,又跨越建材制造业,形成覆盖建材各领域和全产业链的、配套集成的全方位服务。

《意见》明确指出,改变长期形成的单一靠建材制造为主的发展新模式,一是挖掘建材优势潜能,延长产业链,扩大经济增长来源,发挥行业自身优势;二是适应业态发展和市场新需求,改变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企业产品集成、加工组合功能,赢得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和配置权,增加附加值;三是适应新需求,既可拓展业务又能在传统建材增长相对减弱的情况下,起到顶替补充的作用。

建材服务业将形成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地域、齐头并进、共同推进的态势和格局,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标准提升制修订服务、生产经营资源配置服务、商贸流通与集成配套服务、装备设备改造与试运行服务、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服务、检测评价认证服务、商务中介与专项咨询服务、人力资源贮备与培训服务、“走出去”与国际产业合作服务等全方位服务。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老板们克服认识盲点,启动思维,点燃产业发展创新的智慧火花,争当手举红旗昂立潮头的弄潮儿,回应你的一定是潮水般的点赞!

供给侧改革的潜力

智慧点亮了供给侧改革的道路,老板们的眼里不再是一堆包袱,一团糟,一扫“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观,终于看到了客观存在于眼皮儿底下的潜力竟然如此之大呀!大包袱原来是大潜力,大危机可变成好机遇,站在一片红海泥沼里依稀望见蓝海地平线上的那抹曙光。之所以如此,这只能怪视野里盲点太多,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那座“泰山”是个什么样子,供给侧改革的潜力又在哪里呢?

——过剩产能是个大包袱,但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潜力资源。比如说,现成的3000多家企业与35亿吨产能总量的产能资源,通过兼并整合可以转化为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的新节点;再比如说,现成的3000多家企业与35亿吨产能总量的产能资源,开发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绿色水泥产品,可以转化为新的生产侧能力,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也比如说,现成的3000多家企业与35亿吨产能总量的产能资源,进军消化城市固废的环保领域,可以转化为新兴朝阳产业的活力。

——污染是个先天不足的大枷锁,但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潜力资源。恼人的水泥产业污染的先天劣势,一向名声不太好,早就被市场不待见了。转身望去,处于危困之中的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的难兄难弟们,同样也存有一大块环境污染的短板,但相比之下,水泥产业在砸碎这块污染枷锁方面,路子更宽一些,明显比钢铁、煤炭行业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何出此言?目光又一次投射到现成的3000多家企业与35亿吨产能总量的产能资源上来,通过供给侧改革舞动环保增值链,绿色生态水泥产业就不再是“高冷神秘”的词汇。

细说开来,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虽然也有着参与环保产业的条件,但从产业关联度和比较优势来讲,水泥产业利用现有水泥窑产能条件,不需要另起炉灶,可以毫不犹豫地挥师挺进城市固废处理的环保产业中,直接进入公共领域市场,同时又能收获本来就具有市场需求的水泥产品,进入新产业的成本较低。这或许是上帝为黑不溜秋的水泥产业,特意打开的另辟蹊径的“那扇窗子”吧。

更大的战略意义还在于,传统水泥产业进入公共领域市场,不亚于穷秀才殿试登科之举。因为公共领域市场潜力之大,市场集约性之高,客户关系信用度相对之稳定,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所不可比拟的;面对如此这般情况,钢铁、煤炭等难兄难弟们也只好望洋兴叹了。那些动不动就和钢铁、煤炭市场比价格、比补贴的企业老板们,你就偷着乐吧!

——产品结构单一是个大短板,但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潜力资源。1)反映在建筑工程样式上的新变化,老板们是否看到水泥部件化产品需求的新趋势,全水泥产业链发展推动着供给端结构改善。2)反映在建筑业新施工模式上,工程机械日益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全水泥产业链发展推动着供给端结构改善。3)反映在工程质量和效率上,定制化、专用型、便捷性的特种产品,全水泥产业链发展推动着供给端结构改善。4)反映在生态环保价值链上,降低外部成本、降低时间成本等隐性管理成本,全水泥产业链发展推动着供给端结构改善。被短板之短困扰得有些忧郁的老板们,是否想到了短的那一大块不正好留下了补长的空间吗!短板不是断头路,延长产品增值链,水泥产业供给侧就是朝霞满天。

供给侧改革的愿景

用弯道超车来形容水泥产业供给侧改革,可能比较贴切恰当,行驶在一条大弯道上,既要加速还要超车,机会多,风险大,一旦不慎还可能翻车掉沟。

怎样才能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现实可行的路径就摆在脚下,其一是,水泥产业与建筑工程产业的交叉融合,摒弃童养媳心态,不再是怯生生的左顾右盼;摒弃小脚女人心态,不再羞答答的左右摇摆,而是理直气壮的一个猛子扎到建筑市场的怀抱。其二是,与生态环保产业的交叉融合,积极主动地送上香吻,给公共设施领域市场来一个热烈的拥抱,放下水泥生产制造者的架子,不计较小账,确立长远发展战略,不搞捞一把再说的机会主义,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踏踏实实地为生态环保和城市运营服好务。

只有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壁垒“三位一体”的公司,才是新常态市场中真正的领导者,为此,我对未来水泥企业的市场角色给出了这样的定位:“三商合一”。

首先是业内顶呱呱的水泥原材料及预制产品、部件化产品构件的供应商;其次是具有竞争力的生态环保产业和建筑项目安装的服务商;第三是建筑市场或其他优势产业的投资商。这也是水泥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愿景。

老板朋友们,当你引领企业完成了“三商合一”时,集产品、服务和资本运营于一身,你还会整日里忧心水泥原料压库难销吗?有高自用率,我何忧之有哇?你还会为价格低谷徘徊寝食难安吗?有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甩掉了中间环节获取更大的产品及服务的收益,我又何愁哇?如果再能成为强势产业优质项目投资合伙人,那岂不是锦上添花吗!供给侧改革催生的产业深度融合的“三商合一”,才是我们憧憬的美好画卷。

末了,还要对当好生态环保服务商多说几句。有的急功近利的老板,出于急于摆脱企业现实困境的考量,把它仅仅当做消化成本、扩大一块收益的需要;看得稍远一点的老板则认为,这可以为闲置生产能力找出路,出于提高现有产能利用率的需要;也不乏有这样的一些老板们,使出了先“扔把笤帚占碾子”的策略,当做向公共资源讨价还价的资本,这些年总是盯着政策扶持的那口大锅,有什么好事也少不了我的那一块,功利驱动怎能不为呀!总也有少数业界的精英人士,颇具战略远见,卓尔不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产业发展的远方,把当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商,看成是未来产业前途的新使命、新角色,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大舞台。

需要认清此举的深远意义,只有担当起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商的角色,才能甩掉传统的水泥产业污染大户的破帽子,才能把水泥产业资源嵌入到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大市场中去,才能摆脱产业市场空间逼仄且日益边缘化的尴尬,才能达到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归纳起来一句话:水泥产业要想实现向现代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蜕变,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商,仍然是一个瘸腿产业,颠簸之路不好走。

猜你喜欢
供给水泥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发力供给侧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