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著史册 漫卷务林情
——写在《山西省志·林业志》出版之际

2016-04-06 00:27:15王为民卢景龙冀瑞平
山西林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志书山西省造林

王为民  卢景龙  冀瑞平



潜心著史册漫卷务林情
——写在《山西省志·林业志》出版之际

王为民卢景龙冀瑞平

经中华书局审定,近日,《山西省志·林业志》正式出版,这是山西省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全省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浓重一笔。作为本志编纂人员,内心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回顾总结几年来的编纂历程,感慨万千,体会颇多。

1众人划桨开大船

如果说厚厚的《山西省志·林业志》是一艘前行的大船,那么所有参与者、修志者都是砥砺奋进的划桨人。从前期准备到会议发动,从拟定提纲到任务分解,从资料收集到初稿编纂,从总纂修改到最后付梓,无不浸透着所有编纂人员的辛勤汗水,凝结着对林业的无限挚爱和聪明才智。一是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山西省志·林业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省林业厅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落实省政府“一纳入、五到位”要求,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修志工作;成立了编委会和编辑部,编委会主任由厅长亲自挂帅,常务副主任由分管副厅长担任,其他厅领导任副主任,厅机关处室、厅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委员,编辑部设在省林业信息中心。时任厅长李永林就编纂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常光明副厅长多次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编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为志书的编纂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关处室、单位都把修志作为记载历史、服务当代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秉持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从工作经历、业务水平、文字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有丰富经验、认真负责的退休或在岗的老同志承担编写任务。他们认真负责、勇于担当、不计报酬、不讲得失,不辞辛劳地收集资料,满怀激情地编纂书稿,为完成志书编写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三是总纂修改,尽心尽力。志书的总纂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工作量巨大的任务,需要做到精益求精、融会贯通。编辑部的同志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深知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在志书提纲拟定上,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借鉴福建、陕西等省志书提纲的经验和长处,集思广益,倾听老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请相关专家审核把关,为志书编写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编纂任务安排上,根据工作性质把各编、各章、各节编写任务明确到厅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基本做到了有单位负责、有人员编写、有责任编辑、有时间要求。在总纂修改上,按照边审稿、边修改、边核实、边规范的“四边工作法”,不留疑问,核对数据,查漏补缺,仔细推敲。正是靠着夜以继日、尽心尽力的忘我精神,《山西省志·林业志》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2记载历史耀林业

《山西省志·林业志》记载的是改革开放以后30年山西林业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山西林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传统林业逐步迈向现代林业,从群众造林向工程造林转变,从部门林业走向社会林业,从以“山上治本”为主到“山上治本、身边增绿”并重,林业体制机制更趋合理,活力日益彰显,林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晋大地绿色覆盖的步伐大大加快。真实地记载历史,客观地反映现实,让后人了解过去,为前人而自豪,是志书的一项重要功能。为此,我们本着尊重客观历史、遵循志书编写规范的原则,力求准确全面地反映30年精彩纷呈的林业改革发展历程。一是内容丰富,体例规范。全志系统地记载了1978年-2007年山西林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全面地展示了全省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真实地反映了30年来全省务林人矢志不移、久久为功的绿色情怀。全志分森林资源、林业调查规划与设计、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林业产业、林业科技与教育、林业宣传与对外合作、国有林场、林业机构等9编,共172.8万字。二是详略得当,体现特色。山西是一个缺林少绿的省份,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造林管林。为此,在志书编写过程中,集中笔墨,突出反映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集中反映林业建设与广大农民生产发展的关系。在造林绿化上,用1编13 章44节的篇幅涵盖林木种苗、荒山造林、城乡绿化、退耕还林、通道绿化、社会企业绿化等方方面面内容,详细记载了造林的区划规划、作业设计、造林模式、组织施工、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全过程;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上,用1编10章33节篇幅涵盖林地林权、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内容,详细记载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主要手段、组织形式;在林业产业发展上,用1编5章21节篇幅涵盖干果经济林、林副产品加工、花卉、森林旅游等内容,详细记载了林业产业的发展重点、模式、效益。三是定量为主,彰显成绩。数字最有说服力。在志书编写中,力求数据有源、准确无误,能用数据的不用文字,让每一个数据都会说话,彰显林业发展的成就。30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由5.17%提高到14.12%,有林地面积由81万公顷增加到213.1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由4 038.98万立方米增加到8 846.96万立方米。对三大指标的发展变化,志书都作了详细记载。经济林是山西的特色产业,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密切相关。2007年全省干果经济林发展到95.90万公顷,彰显了林业对改善民生的贡献。

3再写春秋续辉煌

盛世修志,以启未来。作为首轮《山西通志·林业志》的续志,《山西省志·林业志》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记录当代、保存历史、传承文明、发展文化以及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一是客观呈现社会重要历史时期的林业建设。改革开放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山西省志·林业志》准确把握这一历史机遇,详细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林业在政策、体制、机制以及组织形式、发展方式、建设模式等方面的重大调整和变化,是林业在社会重要历史时期的客观呈现。二是真实体现山西务林人的历史担当。《山西省志·林业志》记载的既是过去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也是一代又一代务林人走过的路。这一段历史既是只争朝夕、改天换地带来生态环境大变化的历史,也是所有务林人辛勤耕耘、汗洒三晋的历史,体现了一种历史责任、历史使命和历史担当。三是集中反映生态文化自觉。《山西省志·林业志》不仅是一部地方志资源宝库,更是反映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项文化传承工作,在志书编纂中,无论是编委还是撰稿人都将对林业的特殊感情,融化到字里行间,渗透到一章一节,体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朴实的敬业精神以及高尚的文化自觉。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山西省志·林业志》综合性、区域性、连续性、资料性的独特魅力,必将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

doi:10.3969/j.issn.1005-4707.2016.06.020

作者单位:(山西省林业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志书山西省造林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广西地方志(2021年1期)2021-02-25 07:57:1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山西水利(2017年1期)2017-03-07 08: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