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石头过河已过时

2016-04-06 09:48陈曙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当代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定力顶层

陈曙光(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摸石头过河已过时

陈曙光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方法决定看法,方法决定做法,方法决定成败。改革的任务越是繁重,头绪越是繁多,越是需要坚持科学的改革方法论。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深水区,面对的都是“硬骨头”,只有把方法搞对头,改革才能搞对头。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对于如何推进改革也还存在不少的方法论误区。

误区一:“顶层设计”是中央的事,“摸着石头过河”是基层的事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这里,“顶层设计”并非对应中央,“摸着石头过河”也并非限于基层。“顶层”与“基层”,“中央”与“地方”,“上”与“下”,方向不同,方位不同,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自然也不一样,但都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的改革方法论。

有人讲“顶层设计”是中央的事,基层不存在“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是基层的事,中央无须“摸着石头过河”。笔者以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中央和地方,顶层和基层,都存在“顶层设计”的问题,也都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总体安排当然需要中央拿主意,进行“顶层设计”,但是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许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央在一些方面也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地方和基层为改革落地的关键一环,“摸着石头过河”是基本的改革方法论,但是,地方也有地方的全局性问题,也需要进行总体性设计。

可见,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需要处理好“项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为改革提供指导、保驾护航;更加注重改革的“摸索创新”,为改革积累经验、打开局面;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同“基层创新”的紧密配合,既要善于从高处的运筹帷幄中谋划改革的方针政策,也要善于从基层的实践创造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

误区二:深水区已摸不着石头,“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

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然而,有人说,改革刚刚起步时,人们对市场经济、对改革的认识还很有限,“摸着石头过河”还行得通。今天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水流”越来越急,“漩涡”越来越多,危险越来越大,如果还是“摸着石头前行”就有可能被激流拍到沙滩上。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理论先行”,“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其实,这种论调是肤浅的。

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也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绝不意味着瞎摸索,也不意味着排斥理论的先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任何时候,改革的未知领域都会存在,都需要摸索着前进。改革风险越大,不可控因素越多,“摸着石头过河”越是不能掉以轻心。“顶层设计”同“摸着石头过河”并非不能相容,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削弱乃至否定“摸着石头过河”;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没有过时,也不意味着不需要“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论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他说:“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顶层设计”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就是闭门造车;“摸着石头过河”是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进行的,否则就会碎片化。“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误区三:过去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今天改革的龙头应是政治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着眼于“全面”,功夫在“重点”。“重点”抓得准不准,关乎改革的成败。古人讲“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改革如果没有面上的推进,难免顾此失彼;如果没有点上的突破,难免杂乱无章。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抓住关键性的局部,也要兼顾事物的整体,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入手,从“落一子而活全局”的关键环节着力,以点带面,激活全盘改革,这就是点面结合的改革辩证法。

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找准“面”,关键是抓住“点”。当前,改革的“面”就是“5+2”的改革布局,“5”涵盖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方面面,“2”涉及党的建设体制、国防和军队管理体制等。全面深化改革的“点”又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过去30多年改革的重点一直是经济领域,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滞后,因此,当务之急是迎头赶上,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其实,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今天,改革的龙头仍然没有变,“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不是回避矛盾,不是拖延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而是因为经济建设仍然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才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因此,任何时候,改革都必须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体制这个切入口着手谋划,试图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带动经济体制改革,这完全是本末倒置,苏联的改革结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扭转“经济体制”这个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误区四:改革意味着“变”,所谓要有“战略定力”就是反改革

“改”意味着“变”,但变中也有不变的地方。一些人看到某些东西没有变,或变得不够大、不够快,就质疑改革,这也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变”与“稳”既对立又统一,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一成不变的改革不成其为改革,瞬息万变的改革在现实中也行不通。“变”是活力,“稳”是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回首过去,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所变,有所不变,能变的大胆地变,不能变的不瞎变。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情势更加复杂,更需要我们把握好变与稳的辩证法,不能不变,也不能乱变。

全面深化改革既有“变”的一面,也有“稳”的一面。具体来说,改革不是改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怎么改、改什么,有我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要有政治定力”;改革不是改向,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改革要循序渐进,“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统一”;改革要有定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改革不能乱套,“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改革不能瞎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提出改革举措当然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但也不能因此就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都体现了“变”与“稳”相结合的哲学智慧。

误区五:改革强调“放”,所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背离了改革的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里要讲两句话:一句话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句话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但现在有些人只讲前面一句话,不讲后面一句话,这是片面的。

“管”与“放”的问题,说到底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政府与市场,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是驾驭现代经济运行的“两只手”。这“两只手”,没有哪只手是多余的,是无关紧要的。宏观调控这一手意味着“管”,但不等于管的越多越好;市场调节这一手意味着“放”,但不等于不管。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管不了交给政府;政府不是全能的,政府管不好的交给市场。这就是“管”与“放”的辩证法。

全面深化改革要拿捏好“管”与“放”的力度,坚持有管有放,管要管到位,放要放到位;坚持有进有退,缺位的要补上,越位的要退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该管的要放开,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各级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我们既要用好“市场”这只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把市场能管的、该管的交给市场,让“看不见的手”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展示力量、发挥作用;也要用好“政府”这只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把市场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管起来,让“看得见的手”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展示力量、发挥作用。

陈曙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偲然)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定力顶层
何为定力?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滨海顶层公寓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冬·发心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