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摩尔动画作品分析

2016-04-05 13:22陈鑫
戏剧之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符号文化

陈鑫

【摘 要】爱尔兰新锐动画作者汤姆﹒摩尔凭借其具有独创性的两部作品《凯尔经的秘密》和《海洋之歌》在世界动画电影舞台上大放异彩,其作品梦幻瑰丽、奇特妙曼、极富爱尔兰的民族风情特色,是弘扬本土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功案例。两部精致的影片体现出汤姆﹒摩尔别具一格的创作特色以及风格特征,并已成为其自身创作的符号与标签。

【关键词】《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03-02

2009年,爱尔兰的新锐动画作者汤姆·摩尔凭借一部风格奇特、具有强烈个人气息的手绘动画《凯尔经的秘密》轰动全球,并且荣获包括奥斯卡、法国昂西动画节、欧洲电影节等多个动画最高权威电影节的最佳动画提名。而在2014年又以更加奇幻瑰丽的动画电影《海洋之歌》再次收获多个奥斯卡和安妮奖的提名。从内容上看,汤姆·摩尔热衷于从爱尔兰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素材,《凯尔经的秘密》是以爱尔兰传说为框架,以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国宝《凯尔经》为核心虚构的一个生动故事;而《海洋之歌》则引用了在爱尔兰备受推崇的凯尔特文化中的诸多神话元素。两部影片都充满了空灵妙曼的神奇想象以及浓郁的爱尔兰文化风情韵味,在以美国3D动画为主导的动画电影世界里,《凯尔经》与《海洋之歌》的问世,无疑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别致清新、与众不同的体验。汤姆·摩尔坚持以传统手绘的方式制作电影,使作品更具生命活力,《好莱坞报道者》曾评价说:“《凯尔经的秘密》证明了不管科技多么发达,传统仍是有一席之地的。”

叙事方面,汤姆·摩尔的策略是双重映射,如《凯尔经》通过描述代表爱尔兰文化精神的《凯尔经》从创作到传播的艰辛历程的故事,来表现影片的功能目的外延——即对爱尔兰文化的致敬与推崇。影片的内容本身与影片的现实外延一致,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双重关照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契合与转换。所以,即使是不了解爱尔兰历史文化的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也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剧中人物经历相同的文化探索,强烈地感受到爱尔兰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吸引力。而《海洋之歌》则引用凯尔特神话中的元素虚构了一个美妙的、神话般的故事,神话意象的双重叠加,不仅加深了影片的神秘体验,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神话是思想的比喻[1],神话的嵌套无疑深化了影片主题信念的强度与神圣感,使得审美内在的体味无限绵延而悠长。

在汤﹒姆摩尔的这两部影片中,音乐无疑是叙事部分的重要组成。音乐本身是最富有情感与生命力的艺术表达形式,同时也最富有民族情怀,因而影片毫无悬念地大量采用爱尔兰民族传统乐器,如风笛、宝思兰鼓、锡哨、竖琴、扬琴等,不仅非常成功地营造了氛围,表现了人物的特性和状态,而且其富有爱尔兰音乐独特的空灵典雅、空旷深沉,在不同节奏与基调旋律之间交替变化,无不让人心随音动,仿佛自己便身临这奇幻的冒险体验之中。《凯尔经》片中的《阿诗玲之歌》更是成为深受大众喜爱和记忆的经典之作,在《海洋之歌》中的歌唱部分使用的是爱尔兰从古流传至今的盖尔语(即爱尔兰语),而“歌”在片中作为一条贯穿全篇的线索与引子,这样的处理无疑凸显出了“歌”的内涵,是交织于历史与当下、一种亘古不变的、人的精神意念与自然生命相协调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感官感受,这就扩展了影片的情感深度。

风格叙事是汤姆·摩尔两部作品最为突出的方面,《凯尔经》与《海洋之歌》都呈现出一种符号化的几何主义风格,无论是人设还是背景还有那些充斥全片的抽象符号,都是以一种简单的几何造型以及大量的直线曲线通过叠加而呈现出来的,符号化意味浓厚,并配以浓丽丰富的色彩,简洁与繁复的结合,使得影片如同插画艺术般富有个性而不失典雅精致。

电影评论家萨里斯说过:“电影之美来自于表现风格,风格与创作者的个性相关。”风格造就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与艺术感,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倾向于注意并记忆那些改变我们皮肤温度的耀眼瞬间,[2]而独特的风格便是“耀眼瞬间”的温床,汤姆·摩尔的几何图式风格正是如此。

几何形是最基本的绘画元素,却也是最富有生命表现力的元素,是根据表现性原则或者生命形式原则对印象本身的表达、塑造和定义,简单的几何线条往往能传达出神秘的精神力量。[3]所以越是抽象的艺术形式,越是接近人类纯净的感知观测,它是从目标对象识别到复杂象征性意义的起点与归属,所以汤姆·摩尔在对应不同人物环境时采用不同几何形体的组合,我们能够轻易地感知其内在用意所在,如《凯尔经》中布兰登叔叔高长的矩形身躯,对应叙事中的人物动作,展现了他刻板严肃且具有责任心的领袖品质,维京海盗僵直的线条和尖锐的棱角,淋漓尽致地将海盗的冷酷暴力且愚钝的形象刻画出来,城堡内的规矩平庸形状与城堡外的大自然无规则活泼的曲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代表大自然的精灵阿诗玲则集合了多种元素,曲圆、尖角、规则形体,将大自然的温和与敬畏、包罗万象的特点表露无余。如果说《凯尔经》中的多种几何形拼凑出的粗犷与凌乱是为了表现出一个动乱年代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与冲突,那么《海洋之歌》则几乎以圆曲线为主勾勒出整个故事,从一开始便奠定了影片和谐温婉的基调,展现出一个关于家与情感的温暖故事。《海洋之歌》通过几何形的对应,来展现人物性格与状态,如沉沦于悲伤中父亲与化作巨石的麦克利尔的姿态一致,不懂孩童真心的奶奶与同样不懂情感意义的玛查形态相似,当然还有同为海豹女的母亲与女儿的对应,通过这样形体与性格上的对应来归类不同的情感。

同时,两部影片中都大量使用了传统图腾与符号,与影片风格相辅相成,增添了民族风情韵味,更以一种神圣的隐喻加深了影片内涵。如单螺纹,是最常见的凯尔特文化的符号之一,代表着空灵的能量辐射,其最突出的含义是出生、成长和死亡,或意识和其毅力以及知识的扩张。[4]这个符号在两部影片中都被大量使用,最典型的是《凯尔经》中整个森林的树叶都是抽象的螺纹形,《海洋之歌》中最重要的道具海螺号便是一个精致的螺旋纹符号,前者采用符号的重复与堆积,将其内在的生命暗示潜移默化地印在观者的下意识之中,后者则通过赋予其主题意义的强调直接呈现在观者的脑海里。

影片风格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指示性功能、主题意义功能和表现性功能,还有一种装饰性功能。当电影风格从纯粹叙事功能中偏离出来,风格的装饰性功能便让媒体的特征从感知上凸显出来,凭借自身引人注目。[5]在这两部动画中都充满了装饰性的唯美梦幻的符号图案,视觉奇观的场景也非常之多,用康定斯基“有生气的形式”的概念,这些装饰性形式表现出富有生命韵动特征的一切,是传达生命真实观念的符号体系,情感意蕴是从形式自身而来,观众在观看这些纹案时,不必考虑其任何象征性的指向寓意,而是图案形式的本身激发出一种富有生气的审美情感与体验。也就是说,当我们聚焦作品本身,排除掉一切外在的考量,通过对画面图案的直觉感知,而产生的一种美感体验。比如《海洋之歌》中多处使用的圆形构图与对称构图,《凯尔经》中阿诗玲所属的唯美奇观世界,以及大量唯美的装饰性符纹符号等等,都能给人一种来自于形象直觉的美感。

两部动画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空间上无透视关系,仿佛回归了绘画的本质,苏珊朗格曾以“虚幻空间”来表示绘画的本质,她认为空间本身就是无形状、无定型的,空间是人类官能的感知,但无逻辑才是空间的本原。[6]反透视突出了绘画的纯视觉性与幻象性,凯尔经中大量的圆形与曲线在反透视的画面中表现出一种别样的内在运动感,整个画面绝无呆板凝滞的印象,反而呈现出一种悠远平缓的永恒动态。

在这里,影片风格的装饰性凸显了动画作为绘画艺术的特质,唤起和改变了我们的视觉习惯,这也是动画之于电影的优势所在。

小结:汤姆·摩尔的动画作品可以看作是一种动画回归的代表,因为动画本身就是一种最富有自主意识的艺术表达形式。朱莉安娜﹒伯顿﹒卡瓦哈尔认为动画的本质是某种印象,而这种印象来自无可名状却又可以想象的世界,处于混乱、颠覆的冲突与碰撞中。[7]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模仿现实的能力越来越强,使得当今动画的主流则越发趋向于向模拟现实方向靠拢以及发展模式化的创作流程,动画不再是一种浪漫的印象,这无疑消解了动画本身的多元化与梦幻感。汤姆·摩尔这两部奇幻优雅的作品,也为世界上诸多怀着原生态动画梦想的创作者增添了勇气。

历史是人类的现在在过去的投影,它是人类的现在中最具有想象力的那部分。[8]从民族动画的角度来看,一部表现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可以唤醒一种跨越文化地域差异的、普遍共通的民族历史记忆与想象的情感,汤姆·摩尔的影片给我国动画影视作品创作的启示是:对于民族性的文化继承,不可单一地遵循记忆的法则,对历史文化的想象力与情怀更加重要,想象才是对过去最纯真美好的记忆,表现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情怀才应该是创作最根本的出发点。

在后宫崎骏时代,汤姆·摩尔继承了宫崎骏的的动画信念,在美国动画主导行业的环境下,我们期待也需要这样能将动画还给动画,能将情感还给想象的优秀动画作品,也期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华人创作者能拾起属于我们自己民族文化想象的魔法石,创造出一个个奇幻美妙的动画世界。

参考文献:

[1][3][6]苏珊﹒朗格著,高艳萍译.感受与形式[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2][5]大卫﹒波德维尔著,张锦译.《电影诗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来自远古时代的凯尔特符号[EB/OL].http://www.ancient-symbols.com/chinese/celtic_symbols.html.

[7]吉尔﹒内尔姆斯.电影研究导论(第四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3.

[8]雅克﹒勒高夫著,方仁杰,倪复生译.历史与记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陈 鑫(1991-),男,湖北省荆门人,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猜你喜欢
符号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倍图的全符号点控制数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pqr阶Cayley图的符号星控制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