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也就是多名老迈的苏联领导人接连死去的那段时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前往莫斯科参加尤里·安德罗波夫的葬礼。她给东道主留下的印象极佳。
除了在冰天雪地的室外坚持参加了整个仪式外,她身后那位高大的贴身保镖也引来不少艳羡的目光,此人身着巨大大衣,口袋夸张地鼓着。“俄罗斯安保人员对这个配备重型武装的男人很是钦佩,”一位英国官员回忆道。然而,等撒切尔回到克里姆林宫,脱掉外套和那双带毛衬里的靴子后,“侦查警司帕克便从自己的口袋中取出了一对高跟鞋。”枪械也罢,细高跟也罢,放在一个曾被苏联人称呼为“铁娘子”的领导人手里,似乎是大有可为的。然而这个故事表明,撒切尔的性别问题时常会让她的同代人感到意外和不安。
由英国专栏作家查尔斯·摩尔执笔的这部英国唯一女首相的正传,在精彩纷呈的第一卷中用撒切尔的性别问题为故事注入了生命力:一个英格兰小地方杂货店老板的女儿,何以克服时代和她所在政党的偏见,成为保守党党魁;而后,又要应对世人的怀疑,以及随时会遇到的轻慢——人们认为,一个女人,何况还是出身中下层的女人,是担负不起领导一个国家的职责的。在第一卷结尾,撒切尔征服了一些怀疑者,尤其是率领英国赢得马岛战争胜利后——冲突期间当然也免不了有些人会说,一个女性领袖可能缺乏在战时领导不列颠军队所需的坚韧。
而在新一卷的开篇,撒切尔正是收获政治果实的时候,1983年大选以144席的大胜成为议会多数党,四年后的1987年又是一场全面胜利,使撒切尔成为自19世纪20年代的利物浦伯爵以来,首位连续赢得三次选举的英国首相。1983和1987年的两次压倒性胜利让我们看到摩尔作为传记作者的为难之处。第一卷从很多方面来看是一部教育小说——玛格丽特·撒切尔的教育,最新一卷则是一场接一场的选举大胜,期间也没有多少能构成挑战的东西。摩尔用威猛乐队的一首流行歌作为本书英国版的副标题,称那是撒切尔的一段“要什么有什么”的时期。
在第一卷中,与逆境的缠斗和胜利是引人入胜的,但第二卷免不了会缺少这些。这是个前人有过充分著述的话题,所以意想不到的东西会少一些。摩尔掌握着第一手的撒切尔私人和政府文献资料,虽然其本人对撒切尔持有一种正面的基本观感,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恪尽自己的“公益”职责,把他找到的证据原样呈现出来。
他从总体上采取了一种主题式手法,这偶尔会让我们无法产生身临其境的刺激,比如1984年12月,撒切尔要在三件事之间寻找平衡:矿工罢工、前往中国签署香港协议和在“星球大战”计划中斥责里根总统。撒切尔的一个特长是能把握巨量的细节,同时又保持着一种战略视野。然而,这种成就势必会消解在主题式分析过程里,相比事件在实际发生时的纷乱,摩尔的叙述显得更清晰。但之所以有这样的微文深诋,完全有赖于摩尔自己把标准抬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度。在那些撒切尔本人曾应接不暇的众多话题面前,摩尔的处理显得十分自如,对证据的梳理精巧,论断审慎而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