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05 17:23:20
时代农机 2016年3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住宅理念

李 科

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李科

(长江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434000)

实施生态理念规划可以更好地维护居住区的舒适性和环保性,提高居住区的宜居度。从生态理念出发,分析了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生态理念展开设计工作,提出了设计的主要方法和设计的对策,希望可以为今后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态理念;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用

1 生态住宅概述及其特点

生态住宅又称为绿色住宅,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对生态住宅有尝试性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能源价格上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人们对生态住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态住宅小区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入发展。它更加密切的联系周围环境与其他单体住宅,又能将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主题,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从更深入的意义上说,它对社会的好处还有以下4点。

(1)节约土地资源。由于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对粘土实心砖的依赖,间接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2)节约水资源。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各大城市甚至出现过水荒。绿色生态住宅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各种污水,把污水变成中水,用作浇花、洗车、冲厕所。当然,生态住宅的水资源利用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利用,而是自成一个循环整体,从本质上节约水资源。

(3)利用光学资源。住宅采光设计是生态住宅的另一个重点,优良的采光性,可以减少对电能的依赖。如太阳能的照明热水系统,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

(4)对垃圾的处理更加环保。对垃圾的分类,是属于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范围内的,与业主息息相关。发达国家早就将垃圾分为有机物、无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类回收处理。就地处理垃圾,能极大限度地降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化废为宝循环利用。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问题

(1)“生态”居住区设计不够合理。由于广场等公建用地在技术经济指标里记入绿地,因此开发商片面追求形式美和绿化率,广场越建越大,绿化率越来越高,但是大广场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广场砖的铺设不利于土壤保持水分,景观树的除尘、杀菌能力往往远低于原生植物,种植与养护成本也高得多,这种设计对于整个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并没有增加,反而是一种破坏生态的“伪生态”行为。

(2)“生态”居住区成为富人专利。目前大量的生态居住区就是高技术、高价格、大规模运用空调的住宅,居住区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同时,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要求和标准没有完全掌握,例如,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窗框等细部不做相应处理,导致实际保温隔热效果远低于设计预期,加大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3)“生态”居住区缺乏社会交往。淡漠的邻里关系带来种种社会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邻里关系。其中,一些隐患自规划设计之初可能就已埋下了。高层集合住宅“兵营式”布局、居住区环境景观不注重空间与细节、缺乏公共活动场地和社区活动场所等,减少了交往发生的几率。

3 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1)环境布置与总体规划。在对居住区进行环境规划时,一般都要对基地状况做调查,如位置、气候、原有植被等自然因素,还有建筑、道路等具体人工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然构架和人工构架的规划。自然构架研究的是一些自然因素,如地质、土壤等,不同地质条件的场地,其地耐力不同,地耐力强的地方适合建造住宅,而松软、含水量大的地方适宜建室外环境。人工构架是在研究人工因素的基础上,对居住区的外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外环境的功能性、景观性。如使内外道路衔接顺畅,管线连接便利,并开发当地的人文景观,通过借景、组景、造景、分景、添景等设计方案的运用,达到居住区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2)区位分析与场地选址。影响居住区选址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区位、土地价格、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因素。用地的选择,低碳生态居住区选址时不建议选用开发强度高的用地和生态绿地,开发强度高的用地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可能会引起交通拥堵,温室气体污染等环境问题。选址时,基地周边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部分国家进行居住区选址时,通常会做环境影响评估,即考虑周边环境可能对地块造成的影响以及分析本地块开发之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3)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功能混合用地布局的居住区是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组织模式,也反映了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低碳生态居住区的土地混合利用可以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增加公共交通和步行的比例,减少机动化出行和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因此,在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土地的混合使用十分必要。在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土地混合利用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不同功能的用地混合最终反映在土地使用及建筑物上。其次,密度的混合则是通过容积率、高层和多层的混合布置来反映。最后,是开发和保护的混合,反映在建成区和保护区的融合上。

(4)交通规划与低碳环保。交通是居住区里一个重要的节能减排环节,目前机动车成为主要的居民出行方式,但机动化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其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妨碍空气的正常对流,把有害气体都存于空气底部;二是交通尾气的排放导致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低碳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设计一定要更加科学和合理,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研究生态理念的原理和方法,并分析生态理念的应用方法,才能够提高居住区规定设计的效果。

[1]李晴.社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以美国普雷亚维斯塔社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4,(9).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4,(4).

[3]赵敏.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2).

[4]李慧栋,李同升,郜鹏.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与多维透视[J].城市发展研究,2013,(6).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idea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LI Ke
(Gardening Colleg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00,China)

The imp1ementation of eco1ogica1 concept p1anning can better maintain the comfort and environmenta1 protection of the residentia1 area,improve the residentia1 area 1ivab1e degrees.Therefore,this artic1e main1y starts from the eco1ogica1 concept,ana1yses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1 area p1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reasonab1e design work,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the main method and the design countermeasures,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identia1 area p1anning and design work.

eco1ogica1 idea;p1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1 area;app1ication

TU984.12

A

2095-980X(2016)03-0168-02

2016-03-07

李科(1987-),男,湖北荆州人,主要研究方向:园林园艺。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住宅理念
规划设计作品
规划设计作品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Jaffa住宅
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 07:08:22
挂在“树”上的住宅
学生天地(2020年30期)2020-06-01 02:25:50
MHS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4:20
A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0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3:18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9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