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秋育[四川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脱贫攻坚革故鼎新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四川省农业厅赴金川县开展专项督查调研工作
凌秋育
[四川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近期,四川省农业厅派出工作组赴金川县开展脱贫攻坚、农村改革、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专项督查调研。调研组深入金川县的6个乡、8个村,走访了农户21户,察看种养殖基地8个,与乡村干部、村民代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了多次面对面交流,并召开村组座谈会,发放、收集问卷调查200余份。
1.1概况县委、县政府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县级与乡镇、乡镇与贫困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认真规范开展精准识别工作,贫困户100%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完整。产业扶贫、电力帮扶、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爱心结对帮扶、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帮扶等“六大扶贫帮扶行动”有序推进。积极申创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试点县。尤其在产业扶贫上,抓紧实施“农业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探索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改革为推手,因地制宜发展传统产业和特色经济相结合的高原地区产业扶贫之路。
1.2经验做法
1.2.1扶贫对象精准深入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再回头看”,按照“六看”“八比对”和相关识别标准,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再核查、再比对。
1.2.2项目安排精准制定《金川县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覆盖基础实施、产业发展、生态旅游、能力提升、新村建设五大扶贫工程,明确受益对象、实施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责任分解等。
1.2.3资金使用精准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在县本级财政极其紧缺的情况下,每年挤出一部分资金投入扶贫事业。
1.2.4措施到户精准根据贫困户脱贫需求量体裁衣,对应“五个一批”行动计划,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本台账。
1.2.5因村派人精准坚持“因村派人、按需选派”原则,对驻村帮扶干部实行“统一安排、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评”,选派22名县级领导、47名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乡镇、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组建52个驻村帮扶工作组,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名责任领导、1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农技员。
1.2.6脱贫成效精准建立健全脱贫验收评估机制和动态统计监测机制,对已摘帽的贫困村,保持扶贫政策不变、扶贫投入不减,制定后续帮扶措施。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相关政策,扶上马送一程。
1.3主要问题及建议
1.3.1问题
1.3.1.1高半山和边远牧区扶贫面临挑战,全县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缺乏主导产业,收入来源匮乏,且空间跨度大,各项建设性投入需求大,扶贫成本高,脱贫致富难度较大。
1.3.1.2个别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等、靠、要”思想严重。
1.3.1.3处于贫困线临界值的易返贫,群体不稳定,部分农户年收入刚迈过贫困线,无法直接享受脱贫攻坚带来的政策红利,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他们抗灾、抗风险能力弱,极易返贫变成弱势群体。
1.3.1.4产业发展技术支撑相对滞后,全县肉牛冷配点只有18个,开展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的地方也较少。
1.3.2建议
1.3.2.1坚持以产业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因地制宜选择扶持产业,采取先试点、再整村推进的方式,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实现脱贫。
1.3.2.2强化政策引导,充分尊重贫困户自身需求,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销售渠道、市场风险等后顾之忧,建立医疗、教育救助资金,以防返贫现象。
1.3.2.3重视扶贫惠民政策可能存在的矛盾隐患,强化政策宣传和群众动员,充分发挥非贫困户的能动力,重视亚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最大程度地减少矛盾纠纷。
1.3.2.4强化培训,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基础上,增加冷配点,分片区建立猪、牛冷配站。积极推广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技术,建立跨村专业合作组织,扩大成员规模,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2.1农村土地确权
2.1.1基本情况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基础上,完善耕地和“四荒地”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全县现已完成17.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土地确权,2016年将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2.1.2主要做法
2.1.2.1注重政策宣传组织召开县级相关部门、乡镇干部、村社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动员大会和推进会,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展板、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2.1.2.2保障工作质量实行县、乡、村三级挂钩责任制度,县级负责人与乡镇领导挂钩、乡镇领导与各村挂钩,层层落实责任到村、到户,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2.1.2.3及时化解矛盾动员村里的老干部、党员组成“理事会、监事会、议事会”等组织,对村民进行约束、监督、调解。
2.1.3主要问题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量大,内容多,程序复杂;土地承包争议大纠纷多,调解难度大;当前农户户主、青壮年劳动力多不在家,把承包地周边农户聚齐并现场确权极为不易;资金需求量大,由于县财政财力严重不足,影响工作进度。
2.2村级财务清理
2.2.1基本情况积极探索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探索“村财民理乡监管(5+1)”模式,为乡村级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2.2.2主要问题村集体资产不足,无经营性资产,大量国家投入形成的资产未被纳入资产核算;村财会人员变动频繁,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财务监管力度不够,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村账乡管中衔接较差,财务混乱,特别是对项目资金的监管有待于加强。
2.3农村土地流转
2.3.1基本情况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4421亩,主要为出租、转包、转让、互换、入股、拍卖等形式。以出租居多,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0%~50%。
2.3.2主要问题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不规范,中介组织、服务、监管体系不健全,政府管理作用不明显。
2.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4.1基本情况全县有承包农户15993户,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7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部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4家。
2.4.2主要问题多数合作社成员数量少,无法纳入国家扶持范围,产品层次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大多数经营主体属于资源型、初加工型企业,管理结构薄弱,缺乏开发高质量产品、培育自主品牌的意识和能力;县财政困难,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合社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2.5创新经营机制,实施“返还式”扶贫模式为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有的乡大胆探索实施“返还式”扶贫模式。将补助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产业发展,受益户将资金按一定比例分年度向村集体返还,村集体将回收资金进一步用于产业发展或壮大集体经济,形成“滚雪球”式的发展,受到养殖户和村民的广泛认可。
3.1成效2012年,金川县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全县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先后投入各项涉农资金12.4亿元,突出抓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层治理等工作,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农牧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3.2经验做法
3.2.1突出抓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突出“五改两建,调结构,强配套,促增收”主要内容,全域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建设。
3.2.2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公路通村、通组、入户硬化路建设,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率先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三个百分之百”,开创“建、管、养、运、安、业、美”七位一体新模式,得到国家交通运输部高度评价,被省交通运输厅誉为“全省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典范”。投资2亿元,推进崇化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以沼气工程、生物质炉及太阳灶工程为重点,推广使用生物质能源和清洁能源。完成109个村的生态绿化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以上。
3.2.3全力抓产业发展建设实施“农业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着力培育雪梨、酿酒葡萄、泡菜、芳香、中药材、畜牧和林下“七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劳务经济,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全覆盖。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等11类公共卫生服务。
3.3主要问题
3.3.1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薄弱,河坝地区比高半山地区发展快,农区比牧区发展好,县城周边比边远地区发展快。
3.3.2产业层次低缺少上规模、上档次、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市场信息不对称,既无附加值产生,也无利润增长空间。
3.3.3人才队伍欠缺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科技支撑作用明显不足,农技人才队伍存在断档、退化现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3.3.4有污染隐患农村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个别田块存在面源污染现象。■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16)06-0009-03
收稿日期:20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