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6年蚕业工作要点
2015年,面对持续低迷的茧丝绸行情,全省蚕业系统紧紧围绕农业中心工作,狠抓机制创新、提质增效、基地建设、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等工作,取得了蚕茧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蚕桑综合效益明显增加的好成绩,为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整个丝绸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短时间内实现全面回升依然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新兴产区和发展中国家利用要素成本优势和机制优势,积极发展蚕茧生产,对传统产区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企图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来提升蚕桑效益的难度很大,蚕桑产业发展必须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着力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2016年全省蚕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以蚕桑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政策支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蚕桑综合效益,为完成“十三五”目标和加快构建现代蚕桑产业体系奠定重要基础。
1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
1.1加速推广蚕桑优良品种
强化蚕种和桑树种苗质量监管,认真执行蚕种、桑种桑苗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大“芳·绣×白·春”、“川山×蜀水”等优良蚕品种推广力度,支持适宜地区繁育推广“雄蚕”品种,促进全省茧丝品质提升。从2016年开始,“洞·庭×碧·波”、“871×872”等蚕品种在我省逐步退出生产。鼓励支持蚕种场、龙头企业、合作社推广实生桑苗嫁接繁育技术,建立桑树种苗繁育基地,加速“川桑48-3”、“川桑98-1”等优良桑品种推广。
1.2狠抓蚕桑关键技术落实
按照“标准化栽培、复合化经营、机械化管护”的要求,认真推广“一步建园、良桑嫁接、配方施肥”等桑树栽培技术,提高桑叶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项目、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各类经营性服务主体开展小蚕专业化共育,探索对共育机构发放蚕种经营许可,进一步加大小蚕共育技术推广力度。
1.3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蚕种质量检验检疫。进一步扩大蚕桑标准化生产,严格规范桑药、蚕药采购与使用,防止养蚕中毒事故发生和蚕桑产品农残超标。规范桑果采摘、包装、加工、运输,完善桑果初加工、储运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各地打造“三品一标”蚕桑产品,增加绿色、有机、安全的蚕桑产品生产。努力提升蚕桑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1.4积极推动蚕茧优质优价
按照仪评定级、优质优价原则,深入推广预约收茧、选茧出售、仪评收茧方法,保护和调动蚕农提升蚕茧质量的积极性。鼓励加工企业与蚕农签订蚕茧购销协议,约定保护价格和质量要求,杜绝收购毛脚茧或统茧等行为。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推动诚信建设。
2着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2.1扩大桑园复合经营规模
结合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因地制宜地推广桑园间作马铃薯、中药材、洋葱、榨菜、红苕、青豆、花生等复合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搞好间作农产品流通,充分挖掘桑园土地生产潜力。
2.2强化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
下一步建设重点是对南山片区乡村旅游公路提档升级,建立乡村旅游公路体系,道路成环,分段引导。如图7,建议南山片区中X104砖桥线、金牛路建设绿道与X002串联成环线A;青山路进行道路拓宽,与X002及S241形成环线B。
大力推广果桑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鼓励支持发展桑果饮料、桑果干、桑果酒、桑叶茶、桑叶食品等加工业。支持推进柞蚕产业恢复发展。开展桑树石漠化治理试点。探索桑叶、桑枝、蚕沙作为畜禽饲料原料利用,积极发展循环蚕业。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通过举办和参加专业性展会、节庆等活动,加强蚕桑新产品市场开拓。
2.3推动休闲蚕业发展
把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蚕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桑果采摘和养蚕制丝体验、蚕桑文化、创意景观为主题,以“农家乐”、“休闲农庄”、现代蚕桑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加强蚕桑文化资源发掘认定和保护,培育蚕桑文化产品。
2.4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
鼓励支持有投资意愿的龙头企业建立蚕桑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技术服务,与蚕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产入股方式,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参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蚕茧等产品加工、营销,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蚕农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3着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3.1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2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用好补贴、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和人才培养等扶持政策,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服务主体培育。会同农业主管部门制定培训计划,省市业务部门重点做好龙头企业和蚕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头人培训,县级业务部门重点做好蚕桑大户和职业农民培训。探索建立蚕桑新型经营主体信息系统,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提供便捷的信息和技术服务。鼓励龙头企业、蚕种场、合作社等发展小蚕共育、病虫害防控、代耕和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
3.3加强技术装备和条件建设
大力推广塑料蚕盒、自动控温控湿等小蚕共育设备,加快改善小蚕共育条件。扩大蚕棚、蚕台、自动上蔟等大蚕饲育设施建设。攀西地区加强推广春季补湿养蚕和上蔟技术设备。进一步完善桑水、桑路等桑园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加大切桑机、耕耘机、桑枝剪伐机、桑枝粉碎机、小蚕共育机等机具推广。
4着力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4.1强化科技支撑
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协调蚕研所、重点蚕种场等积极申报蚕桑创新项目、争取科技扶持政策,协同推进优质高效蚕桑新品种培育、桑树种苗繁育、桑果桑叶采摘机具、污叶病、桑粉虱等桑树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攻关。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蚕桑产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切实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重视加强蚕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建立蚕桑创新团队。
4.2抓好试点示范
各级业务部门要针对本地急需,在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蚕桑产业新模式、蚕桑经营新机制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积极争取本级财政列项支持,为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积累经验、闯出路子。
4.3扎实推进蚕桑精准脱贫
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贫困地区发展蚕桑产业促进精准脱贫实施计划,谋划支持政策。探索蚕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带动模式。大力实施“一人两亩桑、脱贫奔小康”工程,积极推进村企对接,强化致富带头人创业和贫困户蚕桑技术培训,高起点、高标准培育打造蚕桑产业,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永久脱贫。
各级蚕桑业务部门要坚定蚕桑产业的发展信心,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做出亮点的工作方式,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要发挥蚕桑在扶贫、石漠化治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农民增收和开辟“新的丝绸之路”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