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萍
(长治市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以咽异感为主要症状的反流性食道炎的诊治分析
李晓萍
(长治市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目的:探讨以咽异感为主要症状的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50例以咽异感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曾反复就诊于耳鼻喉等科,治疗效果不满意,经医院确诊后给予抑酸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药等治疗。结果: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结论:咽异感症虽不是反流性食道炎的主要诊断依据,但却是反流性食道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一旦确诊为反流性食道炎,可给予抑酸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药等治疗,疗效确切。
咽异感;反流性食道炎;慢性咽喉炎
咽异感症为耳鼻喉科常见临床症状,泛指除疼痛以外的各种咽部感觉异常或幻觉,患者有如球塞感、紧迫感、瘙痒感、痰黏着感等,有因器质性病变所引起,也有因非器质性改变而引起。其病因很多,大致分为:局部、全身及精神因素三方面。全身因素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疾病,不良生活习惯损伤消化系统,缺铁性贫血等;局部因素包括:颈部疾病,鼻咽喉疾病等;精神因素包括:精神创伤、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等[1]。其中反流性食道炎为其消化系统损伤方面的病因之一,以咽异感为主要症状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易于先就诊于耳鼻喉科,而耳鼻喉科在诊治此类患者时多集中注意力于咽、喉和颈部病变,忽视了反流性食道炎这个因素,故而容易被误诊,导致患者痛苦不堪且治疗费用增加。现将长治市城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2015年收治的50例以咽异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诊治的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长治市城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2015年共收治了50例以咽异感为主要症状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男21例,女29例;年龄21~67岁。这些患者来院就诊前曾多次就诊于多个医院耳鼻喉科,均被诊断为慢性咽喉炎给予对症治疗,治疗效果不满意。来院后查体发现这些患者咽部呈暗红色,咽部黏膜有的增生肥厚,有的干燥、变薄,且有分泌物附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肥厚。经间接喉镜及动态喉镜检查见环后、杓间区黏膜充血、肿胀,舌根滤泡增生隆起。给予24 h食道-胃动态PH值测定均≤4。入院后此50例患者均给予胃镜检查,按国内胃镜诊断标准[2]均报告为反流性食道炎。
1.2 临床症状
患者自诉常有咽部异物感、烧灼感、瘙痒感、痰黏着感等;通常进食通畅,空咽加重;部分患者声音嘶哑、慢性咳嗽或晨起刺激性干咳或刷牙时干呕;部分患者有胸闷、压迫感等;另外仔细追问病史发现患者常伴有腹胀、烧心、嗳气、反酸等消化系统症状。
1.3 治疗过程
本组患者均就诊于多家医院耳鼻喉科被诊断为慢性咽喉炎,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清咽、利喉等中西药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疗效不满意。经医院检查确诊后立即更改治疗方案,给予口服抑酸剂奥美拉唑40 mg/次,2次/d,早晚饭前30 min服用,并加用促动力药莫沙必利10 mg/次,3次/d,黏膜保护药枸橼酸铋钾240 mg/次,2次/d,以及对症治疗。2~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喉镜和胃镜,了解喉部及食道病变好转程度,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延长疗程。护理上注意引导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嘱患者低脂饮食、避免高糖饮食及戒烟戒酒、避免食用酸、辣刺激性食物;饭后不能立即躺卧,要饭后漫步百步后方可休息。晚10点后不再进食;睡觉时需垫枕头。
1.4 疗效评定
a) 显效:异物感、慢性咳嗽等咽部不适症状消失,镜下见喉黏膜充血、肿胀消失。胃镜下见食道黏膜破损明显好转。b) 有效:异物感、慢性咳嗽等咽部不适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喉镜下见喉黏膜充血、肿胀的病变范围变小,稍改善。胃镜下见食道黏膜破损稍有好转。c) 无效:咽喉部症状稍有改善或未改善,喉镜和胃镜下病变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50例患者经过随访1年后,根据以上疗效评定标准21例患者显效,占42%,27例患者有效,占54%,2例患者无效,占4%。总有效率为96%。
反流性食道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食道炎性病变,内镜下常可见食道黏膜的破损。典型临床症状为胸骨后灼热感、反酸、嗳气、腹胀;不典型临床症状为胸痛、腹痛和恶心无呕吐;消化道外症状包括口腔、咽喉部及其他部位的病变。本病除可引起食道本身病变,也可致咽喉、肺、声带等发生病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研究统计发现长期不愈的咽异感症患者中,胃食道反流病占34.6%,而同时具有反酸、上腹部烧灼感等消化系统症状者仅占9.2%。所以推测咽喉反流症状可出现在食道症状之前。另外,有研究表明,有咽部症状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经抑酸及促动力药治疗,咽部症状及胃镜下检查均得到改善或缓解。足以说明胃食道反流病是导致咽部症状的重要病因之一[3-5]。
本组患者均以咽异物感为主要症状而就诊,长期就诊于耳鼻喉科忽视了反流性食道炎的病变,而误诊为慢性咽喉炎。为避免误诊,很有必要再重新研究反流性食道炎的诊治要点:a) 询问病史:必须重视询问症状出现有无诱因,症状的出现与日常饮食是否有关系,是否喜食甘甜、辛辣、油腻等食物,有无反酸、烧灼感等胃部不适症状。b) 查体和实验室检查:要认真检查食道、胃,另外喉镜、胃镜等辅助检查可以比较直观地评价胃食道反流关系,从而明确病因。c) 治疗上:有研究报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既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又可达到治疗目的[3]。长治市城区第二人民医院使用奥美拉唑40mg/次,2次/d,早晚饭前30 min服用,配合促动力药和黏膜保护药等治疗本病连续治疗数周,48例症状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也表明质子泵抑制剂是诊断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咽喉部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反映,当前以咽异感为主要表现的反流性食道炎的诊断标准不明,故可以依据以上反流性食道炎的诊治要点进行诊治,即询问病史、认真检查和试验性治疗为主。对咽异感症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应特别注意咽喉症状以外的症状,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认真检查,必要时还需要继续观察,反复检查,尽可能详尽地查清病因,特别是具有反酸、烧灼感等症状的患者要考虑反流性食道炎的可能,可常规行胃镜检查,尽早明确病因、给予诊断、合理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1]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龚 均,董 蕾,王 进.实用胃镜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3] 龚 齐,周康年.反流性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12):548-549.
[4] 李 颖.以咽异感征为主要表现的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8):11-12.
[5] 张学军.表现为咽异感症的反流性食道炎63例临床误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1):37-38.
本文编辑:王 霞
Treatment Analysis of Reflux Esophagitis with Major Symptom of Pharyngeal Paresthesia
LI Xiaoping
(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ShangzhiCity,Changzhi046000,Shanxi,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efficacy analysis of reflux esophagitis with major symptom of pharyngeal paresthesia.Methods:The 50 cases of reflux esophagitis with major symptom of pharyngeal paresthesia, who had received treatments in otolaryngology and other subjects, but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reatment, were cured with antacids, prokinetics, mucosal protective drug etc.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0% with 21 cases marked effect,27 cases effective and 2 cases no effective.Conclusion:Pharyngeal paraesthesia syndrome is not the main basis diagnosis of reflux esophagitis,but it is a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reflux esophagitis.Once reflux esophagitis is diagnosed, antacids, prokinetics,mucosal protective drugs can be given exactly.
pharyngeal paresthesia; reflux esophagitis; chronic pharyngeal
李晓萍,女,主治医师,从事胃镜室临床工作
R571
A
1671-0126(2016)03-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