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244000)王方
中药饮片的养护是否科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由于中药饮片本身性质及外在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护措施不当,使得中药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容易发生变异现象,从而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应用,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安全。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到“凡药藏贮,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蛀蚀、霉垢、朽烂不免为殃。”足以证明古代也对中药饮片的养护保存就有了很深的认识。在现代,对于中药饮片的变异现象的本质了解得更加透彻,可以更科学地对中药饮片进行养护和保管。笔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日常养护心得[1]。
中药饮片有着严格的采购、验收、入库等制度,但是中药饮片种类繁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9〕4号文中规定医院药房:中药品种、数量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常用中药饮片品种应在400种左右。如此多的品种,再加上许多混淆品种形态及其相似,可能会出现混淆的情况。所以日常养护人员应该利用日常养护的同时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检查是否有混淆品种。如大黄混有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皂角刺中混有野皂角刺、日本皂角刺;菟丝子中混有大菟丝子;山药中混有参薯、山薯;延胡索中混有染色的余零子;防己中混有木防己、汉防己;酸枣仁中混有滇枣仁;肉苁蓉中混有沙苁蓉。这些是伪品混用正品的,必须要发挥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才能发现出来。必须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区分这些易混淆品种。同时也需要广泛地查阅资料,特别是有各种混淆品和正品对比的彩色图谱相对照,才能准确的找到混淆品的鉴别要点。
2.1 人为因素导致的品种混淆 中药饮片有部分品种存在几个品种形态相似,同时作为不同作用的药物使用,如果养护人员不注意,往往会导致张冠李戴,而养护好后装错斗,最终导致使用错误。主要品种有:五加皮、香加皮、地骨皮不分;木香、川木香混淆;麦冬、山麦冬混淆;木瓜、光皮木瓜混淆;通草、小通草混淆;桑寄生、槲寄生混淆。这些品种都是常用药,养护时不注意,往往会弄混淆,造成很大的麻烦,这需要养护人员的责任心到位,同时也需要严格的养护管理制度。更需要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
2.2 晾晒失度 中药饮片中含高淀粉或高蛋白的易生虫、霉变,最好的养护方法就是多晾晒保持水分低于13%,但是许多中药饮片含有挥发油等易散失的成分。如果不能学科区分,而是一味的晾晒会导致,挥发油散失、风化、变色等。降低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而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对于含有挥发油,又易生虫、霉变的不能在中午暴晒,而是低温晾干较好。对于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更应注意经常晾晒,如陈皮;还有不易发现是否霉变的更要早晾晒,如胖大海,必要的时候应敲碎检查是否霉变,而进一步处理。
2.3 保管不善 中药饮片中含挥发油较多的如当归、川芎、木香、薄荷等,储存温不宜过高,反之易丧失香气或导致泛油,温度大也易吸潮霉变和虫蛀,固宜贮阴凉干燥处,防蛀;颜色鲜艳的如花类药材应避免阳光和光线直接照射,防止药材变色;易潮解、风化药材、含有盐类物质的结晶体药材,在潮湿的地方或空气中湿度大,都会受影响而逐渐融化。当开始融化时,一般称为“返潮”或潮解,如芒硝、大青盐等。对这类药材应选择阴凉、避风和避光保存,包装物以能防潮不通风为宜。
2.4 环境不佳 中药饮片存放环境不控制,如何养护都是白费,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常温条件下温度宜低于25℃,湿度宜低于70%。若温度在25℃以上,相对温度超过80%,药材含水量增高,就易发霉。如人参、枸杞子、鹿茸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温度在15~35℃,相对温度大于60%,药材含水量在11%以上,是害虫繁殖最有利的条件,则淀粉、蛋白质含量高的中药饮片极易虫蛀。
中药饮片的养护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有时间就养护,没时间就不养护,这是最要不得的。必须要有严格的养护制度,饮片必须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每季度要将全部中药饮片检查一遍。梅雨季节,每月要将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勤晾晒,发现包装破损及时更换,出现质量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