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十七年”设计方针的构建与演替—从建筑设计到工艺美术

2016-04-04 14:49
艺术设计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方针美观建筑

张 磊

建国“十七年”设计方针的构建与演替—从建筑设计到工艺美术

张 磊

“十七年”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这段时期的设计方针从50年代初的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起步,以挪用传统宫廷建筑语汇的 “大屋顶”设计风格为代表。1956年,国务院正式确立新的设计原则—“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并进行了全面阐述,这是建国后我国首次独立提出的设计原则,影响广泛而长久。虽然遭到了“多快好省”、“设计革命”等左倾政策的干扰,但因实用性和合理性,“文革”结束后仍余音绕梁。

设计方针;民族形式;适用;经济;美观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长篇重要讲话。特别引人关注的是,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这是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中央领导人再次对设计领域所提出的纲领性意见。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八字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这些都说明,50年代提出的设计方针—“适用、经济、美观”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回顾建国“十七年”间设计方针的构建与演替,对我们把握新时期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提高文化自觉与自信、探索当代设计的内涵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设计方针的形成与流变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源于斯大林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是包括文学、美术、建筑、音乐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中国在建国初,“民族形式”作为国家和民族独立的一种标志取得了广泛认同,国内的建筑师们很自然就接受了“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苏联建筑设计方针。理论上讲,“民族形式”的定义应该在对大量传统建筑遗存,包括皇家宫殿、宗教庙宇和民居民建等多种类型分析基础上概况提炼而成。然而随着学习苏联运动的深入,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出现了政治化、狭义化的误读。由斗拱和飞檐组成的“大屋顶”被认为是民族建筑风格的典型样式,简单模仿传统宫殿和庙宇范式的现象以北京为中心在各地迅速铺开。

1954年底风云突变,新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第二次全苏建筑工作者会议上作了《论在建筑中广泛采用工业化方法,改善质量和降低造价》的报告,苏联建筑界掀起批判复古主义的浪潮。翌年,“大屋顶”建筑在中国国内遭到了来自意识形态和厉行节约两方面的批评。前一种观点认为“大屋顶”的建筑形式充满复古的封建趣味,而后一种观点则将这种民族风格视为产生大量建筑浪费现象的来源。如果说前一种观点对时尚有学理上争论的余地,那么后一种观点明显更具有现实说服力。在这个过程中,“适用、经济和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设计原则上升为国内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这对“大屋顶”的建筑风潮起到了抑制作用。

建国初,政府副主席朱德依据勤俭建国的思想提出“适用、坚固、经济”的建筑方针。1952年,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指出建筑设计应以“适用、坚固和安全、经济为原则,考虑到建筑是一种文化,也要适度地注重美观”。1953年,总理周恩来在听取关于参加波兰建筑师代表大会情况的汇报后,对建筑民族形式问题发表了看法:“我国建筑事业虽有古代许多优良建筑成就,但目前来看还是落后的。应该逐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要反对两种偏向:一种是单纯地追求美观的铺张形式,另一种是保守的复古形式。从建筑工程的适用、经济、美观三个条件看,目前应着重于适用和经济。但也要求在可能条件下的美观。”①这反映出由仿古建筑泛滥所引发的浪费现象已经引起了一定重视。

1955年,副总理李富春在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在非生产性的房屋建筑中,由于忽视‘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盲目地追求所谓‘民族形式’,讲究豪华装饰,大量地采用贵重的或特殊的材料,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单就‘大屋顶’来说,北京市内各机关建筑的39座房屋即因此浪费了540万元……所有这些豪华的非生产性的建设,都是要不得的,都是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方针不相符合的。”②《人民日报》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以“厉行节约、反对基本建设中的浪费”为名组织多篇文章批评这一现象,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对“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批判。

195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全面掌握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对于这条之后较长时期内最重要、最核心的设计方针,李富春作出了权威解读:“所谓适用就是要合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并便于利用。所谓经济就是要节约,要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力求降低造价,在这样一个适用与经济原则下面的可能条件下的美观就是整洁、朴素而不是铺张浪费”。显然,这里的“铺张浪费”并不是美学概念,而是经济标准。“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前提性表述意味着适用和经济是美观的充分条件,后者的必要性被大幅弱化。但“可能条件”与“美观”的执行标准仍缺少明确的指向性意见,即便“大屋顶”被冠之以“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大帽子,但这一论断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大屋顶”还是“美”的。所以50年代末,“大屋顶”的设计风潮以首都“十大建筑”为样板又一次卷土重来。1959年,建筑工程部在上海召开了住宅标准和建筑艺术座谈会,部长刘秀峰作了题为《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总结发言,提出建筑的风格要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新风格,对重新出现的“大屋顶”建筑给予了肯定。

“大跃进”期间,强调物质向度的“多快好省”成为了主导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超常规和非理性的发展模式最终使国民经济陷入了极端困窘。于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获得高度重视。作为我国首次独立自主提出的设计原则,从建筑系统开始,几乎所有的设计领域无不以此作为发展的方向,在不同场合又被简称为“适(实)用、经济、美观”等。但是到了60年代中期,“多快好省”以“设计革命”的名义再一次被强化。后者虽冠以“设计”之名,其实是降低技术标准、厉行节约的建设号召和以整顿工作作风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运动。从内容上看,“设计革命”强化了“多快好省”之“省”,鼓吹低标准、低成本、低造价;从手段上看,“设计革命”同样延续了群众、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三结合”模式。

1964年底,毛泽东发出开展群众性设计革命运动的号召。《人民日报》随后开辟了《正确的设计从哪里来》的专栏,提出开展群众性的“设计革命”运动的口号,展开用“革命精神改进设计工作”的大讨论。12月,建筑工程部、政治部发出《关于设计革命运动的指示》,指出开展群众性的“设计革命”运动是设计部门中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设计革命”成为建筑行业特有的一次政治运动。③这场正值经济匮乏时期开展的“设计革命”希望通过走群众路线的方法达到节省材料、简化流程和节约投资的目的,提倡“下楼出院”,实行现场设计。由于片面强调节约,将设计需求限制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框架之内,排斥建筑艺术,否定了以往的创作成果,严重挫伤了设计师的工作热情。例如这个时期颁布的《关于住房经济指标的几项调整》中详细规定了每户使用面积不得超过18平方米,之后所造的一批住宅单元房狭小拥挤,屋矮墙薄,完全脱离了“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60年代后期还先后流行“先生产后生活”、“干打垒”、“见缝插针”等一系列“左倾”口号,产生了不小的消极影响。

二、工艺美术领域的贯彻与运用

50年代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文艺理论反映了一种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民族主义价值观,这对工艺美术同样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中,“特种工艺”最终成为工艺美术生产的主要路径,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变得支离破碎。

建国初的工艺美术设计蕴含着宫廷与民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与矛盾,这集中反映在1953年举行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上。围绕一些价值高昂的国粹展品,关于民间艺人创造的宫廷用品是不是民间艺术的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论。筹办人庞薰琹就此请教了来观展的朱德,后者态度鲜明:“既然我们有这样的原料,有这样的艺人,谁不让他们生产,谁就是犯罪。”④周恩来同样表示了高度重视,并决定第二年要准备四个展览会到各社会主义国家展出。当时以权贵大户、国外富贾为消费对象的特种手工业遇到困难,部分艺人生活无着。不难判断,出口创汇和增加就业是展览会获得官方支持的内在原因。日后在内需萎靡的情况下,特种工艺这一承担外销创汇重任的“民族形式”,演变成工艺美术生产的主要路径,工艺美术中的“民族风格”就主要指向了比较贵重的、专供外销的牙雕、玉器、景泰蓝等传统工艺品种。陈之佛赴北京观展后,意识到大众对于工艺美术观念可能会因此产生模糊,为此特撰文澄清并投至《美术》杂志,居然遭到退稿。陈氏再次去信,明言工艺美术不等同于奢侈古董,而是适应日常生活需要,实用之中使与艺术的作用相融合的工业活动,仍未获认同。

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面向现代化生产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受到压制,工艺美术设计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装饰风格。1956年,毛泽东在听取手工业工作情况时说:“提高工艺美术品的水平和保护民间老艺人的办法很好,赶快搞,要搞快一点。你们自己设立机构,开办学院,召集会议。”在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毛泽东表示:“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在政治方面是如此,在艺术方面也是如此。”⑤这意味着对“民族形式”的探索要走向独立自主,他的指示直接促成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对“民族形式”的不同理解导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方针难以达成共识,当时有三种不同意见:一是面向手工业生产和手工艺品销售,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面向现代生产,为人民的衣食住行服务;三是面向民族民间装饰艺术,走民族化的艺术道路。这实际上延续了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期间关于宫廷与民间、传统与现代的争论。第三种办学方针一开始并不被认可。“反右”以后,张仃、张光宇等重新阐述了“民族形式”,提倡民族、民间两个概念。张光宇创办《装饰》杂志并撰文指出:“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是告诉我们新艺术创作的途径,也告诉我们在表现的形式中,必须是要包括有民族风格的。”⑥由此,非宫廷化的民间工艺资源最终通过“装饰”的名义被纳入到“民族形式”的整体表述之中。

50年代中期以后,“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这条源于建筑领域的设计方针逐渐具备了普遍意义。通过调整个别词汇的内容和排序,派生出很多大同小异的指导性话语。1956年上海市妇女儿童服装展览会的主题便是“提倡经济、实用、美观的服装”。⑦1957年,首次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工艺美术事业的成就和经验,提出工艺美术生产事业要面向全国人民,努力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但在随后到来的“大跃进”运动中,设计评价标准受到“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影响变得激进和偏颇。“多快好省”本身具有辩证性,既要多和快,也要好和省,但是在具体处理“多、快”和“好、省”的矛盾时,片面强调了“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⑧这样就走向了用主观能动性代替客观发展规律的危险道路。

设计中的“多快好省”并没有明确的官方话语表述,但从当年的报章舆论中亦可见其大略。“多”指设计方案多、开发产品多。群众性的设计成就得到了舆论的广泛宣传和鼓励,经常以夸张的数量得以体现。“快”指设计速度快,开发周期短。报纸上还经常刊登诸如“一夜设计两个车间”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节奏。⑨“好”的原意指质量好或图样选中率高。但在“快”这一总路线核心思想的冲击下,“好”的标准逐渐趋于低阶化,一般指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或是达到多、快、省的综合效果。“省”指通过设计来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花色品种的增多和开发速度的提升必然会增加总体成本。1954年,华东纺管局设计师张至煜在一款“孔雀开屏”图案设计中使用了多达5种颜色,以鲜艳夺目的视觉效果获得了报刊舆论的称赞。⑩但到了“大跃进”时期,这种易增加成本的设计手法不再被提倡。《解放》刊文指出“印染行业目前存在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花样翻新和节约染化料的矛盾”,并称赞了杨浦棉纺织印染厂的一款“天女散花”被面图案设计,使用勾线和散点的设计手法代替传统的块面填色,虽然用了7套颜色,但成本却比6套色的普通花布下降了40%。⑪

因为“大跃进”所产生的严峻经济形势,“适用、经济、美观”在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具有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规律的理解也趋于整体与深化。1961年底,陈之佛应《文汇报》之邀撰写《谈工艺美术设计的几个问题》一文,对此作了深入地阐述:“注意了经济、适用而忽略了美观,不行,这样做,无疑在工艺美术中取消了美术。只注意美观而忽略了经济、适用,也不行,这样就会变成‘纸上谈兵’。”⑫

“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提出源于勤俭建国的时代背景,表述上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应该说具有一定先进性、现实性和合理性。与“社会主义内容,民族风格”相比,这条设计原则总体上具有实用优先,平衡发展的特征,与60年代前中期的工业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是相吻合的,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需要看到的是,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和词语排序先后关系所产生的局限性,“适用”始终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出发点。

“适用”应该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适用”标准显然是不同的。但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设计还是生产,都存在着为优先满足最大群体的需求而消弭差异的倾向。当经济形势逐步改善之后,对“美观”的限制性解读却迟迟没有消除,打破了功能和形式两者的平衡。1962年上海日用品美术设计展举行之际,《新民晚报》的评论强调“以适用为先”,不能操之过急。1964年该报关于上海日用品美术设计展的评论继续明确“从适用出发”。⑬这意味着社会评价机制更青睐在满足基本功能前提下更为大众化的设计方案,那些为追求形式新颖而增加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的作品则受到了批评。1964年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工作会议重申了“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明确提出工艺美术创作和生产要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要求欣赏品和使用品同时并举,以实用品为重点;高级品和普及品同时并举,以普及品为重点;大件和中、小件同时并举,以中、小件为重点,内销和外销同时并举,要立足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出口。⑭从“并举”和“重点”的一系列表述中也不难发现,注重平衡发展还是要先突出“适用”。60年代后期,对“美观”的理解出现了泛政治化的价值判断。传统图案研究被批为封建复古,现代设计理念又被批为资产阶级情调,客观上束缚了设计创作的思路。形式问题由此被长期摆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上,影响了国内设计观念的全面发展。

三、余论:“文艺革命”的波及与影响

作为政治运动的“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正式发动,作为其先导的“文艺革命”实际从1963~1964年就开始了。这场“文艺革命”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路线为指针,以江青主导的“京剧革命”为样板。1964年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举办后,《人民日报》称其是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开场锣。⑮通过向“京剧革命”学习,文艺领域普遍开展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做法。

受此影响,1965年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会议提出要学习“京剧革命”。“工农兵”和“样板戏”的设计题材在工艺美术领域大量出现,偏离了之前几年所坚持的“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上海是年大闹工艺美术的创作设计革命,二月到四月间共诞生了350件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现代题材的欣赏品,有牙雕《欧阳海》、玉雕 《第一课》、黄杨木雕 《话当年》、面塑《草原小姐妹》、红木雕刻《非洲风暴》、绒绣《娄山关》等。⑯日用品的图案设计也开始大量采用现代题材,尤其是时事政治和革命题材。而在此之前,此类题材还多仅限于大型的节事纪念和献礼作品。1964年底,《新民晚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称“脱离政治和当前革命时代的图案,看了实在令人厌恶。”⑰该报同时称赞了日用品美术设计在搪瓷、被面、枕套上的革新举措,如搪瓷面盆上出现了“送公粮”、“水电站”、“飞机喷农药”等一批反映新建设、新风光、新人新事的图案设计。此类迎合政治需求的作品是机械象征化和高度程式化的“文革”设计形态之发端。

注释:

①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 (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6-307页。

②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人民日报》1955年7月8日,第6版。

③肖桐:《当代中国的建筑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④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7-300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⑥张光宇:《装饰诸问题(二)》,《装饰》,2008年第1期,第26页。.

⑦《上海市妇女儿童服装展览会》,内部发行,1956年版,第1页。

⑧《力争高速度》,《人民日报》,1958年6月21日第1版。

⑨《奇迹再来一个,一夜设计两个车间》,《新民晚报》,1958年4月4日,第4版。

⑩《九只孔雀,五套颜色》,《新民晚报》,1954年7月21日,第1版。

⑪黄宗林:《从印染业一个新品种的设计谈起》,《解放半月刊》,1959年第71期,第32页。

⑫陈之佛:《谈工艺美术设计的几个问题》,《文汇报》,1962年1月16日,第3版。

⑬《从适用出发》,《新民晚报》,1964年6月21日,第2版。

⑭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5页。

⑮曹禺:《一场文化大革命》,《人民日报》,1964年7月15日,第3版。

⑯《创作三百多件现代题材新品》,《新民晚报》,1965年5月31日,第2版。

⑰《应该体现革命精神》,《新民晚报》,1964年12月23日,第3版。

张 磊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Construction and evolution of Design Guidelines in 1949 to 1966 From architectural to artistic design

Zhang Lei

“17 years” refers to the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design guidelines of the period began from “the Content of Socialism, National Style” in the early 1950s. In 1956, the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ly established the new design principles--“Applicable, Economical, Attention to Beautiful in Possible Conditions”, which was the first independently design principle after the year of 1949. Despite the interference from left - leaning policies such as “Do More with Less” and “Design Revolution” , the design guidelines had a broad and lasting impact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esign guidelines;National Style;Applicable;Economical;Beautiful

J04

A

1674-7518(2016)04-0071-04

猜你喜欢
方针美观建筑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微创拔牙结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
友宏科技:实用比美观更重要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