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娜/文
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如今,市面上花样繁多的儿童食品,不断回应和刺激着儿童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但是食品生产、销售方,以及部分市民对儿童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使得儿童食品市场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
随着人们对“史上最牛零食”辣条的争论与质疑,其安全问题终于见光。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的辣条抽检情况,数十款辣条上榜不合格产品名单,不合格项目包含酸价、菌落总数等,但这无疑只是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之一角。部分不法食品商户在食品原料及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超量使用香精、着色剂、防腐剂,甚至将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非法添加到儿童食品中。长期摄入这类食品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不仅如此,幼儿园及小学等学校周边长期被多个小卖部或流动摊点占据着,其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差,摊贩生产条件简陋,环境脏乱差,卫生设施极不完善是主要弊端。为赚取更大的利润,不少商户还夹杂出售质量低劣的油炸食品或过期、变质小食品等。这些伪劣食品同样可能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儿童食品市场混乱,一方面,食品行业整体准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大、地域分散以及个别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个别食品生产小作坊自身无
市场竞争优势,瞅准儿童食品市场“需求”,大量生产价低质劣的儿童食品;部分批发商、零售商在进货时只关注价格的高低。厂家、批发商、零售商利益链条一环扣一环,逐步演变成了伤害儿童健康的“温床”。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且我国并无“儿童食品”专门概念,也没有与之对应的专业监管框架制度。儿童作为受众的食品市场面广量大,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受到人力物力、经费等条件限制,监管人力和设施均比较薄弱,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并且,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历来重视监管酒类、饮料、肉食品等大宗商品,而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流动摊点或农村市场的小食品、食品生产小作坊,往往疏于管理整治,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儿童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将给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儿童食品监管是一项长期任务,建立健全儿童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对婴幼儿食品一如既往地规定了较高的标准,但仍然没有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监管思路。一方面,儿童食品本身是一个比较难以准确厘定的概念,其外延究竟包括哪些食品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儿童食品也需要食品安全的大环境的整体提升,整个食品行业的规范必然带动儿童食品市场的净化和规范。可以预见,在短期内食品监管格局不会做出对儿童食品单独规定的变动。但儿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不容置疑,因此从源头强化特定品种的儿童食品监管,在重点监管品种的生产方面,确保儿童食品有独立的生产区域,从生产源头就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在流通消费环节,建立和完善重点品种儿童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保障儿童食品安全非常重要。
在日常监管中,食药监管执法人员可将开展学校周边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作为切入点,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学校及其周边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求经营主体严把进货关,力争从源头上堵住假冒伪劣儿童食品进入市场。以食品监督抽验为抓手,不定期对各类儿童食品进行采样检测。以严厉处罚回应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确保违法必被制裁。尝试建立儿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实现在流通环节快速定位产品,对问题产品追根溯源,精准锁定,及时处理,减少其危害性。
由于儿童辨别食品质量的能力较差,多是凭感觉挑选颜色鲜艳、味道刺激的食品。因此,加强对学校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媒体传播的途径宣传劣质食品的危害以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学校开设有关食品安全的教育讲座,增加儿童、家长食品安全常识的积累,提高其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分辨能力,只有培育出理智的消费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充分公允的信息公示,客观上有助于改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会共治效应,调动广大消费者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儿童食品尤其如此,充分的信息公开能帮助家长们选择更健康安全的食品,也有助于引导大家理性消费,客观上也有助于发挥儿童食品市场的优胜劣汰效应,从而促使整个儿童食品市场更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