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敏, 王艳华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2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张雪敏, 王艳华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 吉林 长春130024)
阐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劳动为中介所展开的对人与自然内在统一关系的深刻分析和独到见解,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示。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和谐共生,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和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最为核心的问题。马克思的《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今天进一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物质生活状况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1903年,比利时爆发了世人瞩目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美国洛杉矶“闻名世界”……西方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
放眼国内,改革开放已有30余年,人们正享受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充裕的物质生活,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稀有动、植物的物种数量逐年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天然植被覆盖率正在锐减,近年来以此引发的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明显增多;更为严重的是,因多数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重工业企业每年向河流、湖泊里超标排放污水,我国目前已经有大面积的河流遭到了严重污染,由此引发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此外,当前让人们触目惊心的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还有能源锐减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关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都应该引起每个人的深切反思。
环境问题的凸出实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分离的表现,生态危机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人类的诞生之日起,人类与自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由来已久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人们由于认识能力的有限,因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会对自然产生不一样的情愫。回想原始文明社会,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的生产力量在大自然的面前显得那么的渺小,为了获得生存机会,人们甚至完全依附于自然,靠自然的恩惠,将自然看作某种神,慑服于自然的威力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农耕文明,冶炼技术、各种农用工具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人们社会生产水平,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日益增强。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人们开始砍伐、焚烧森林以便获得更多的可耕地,万里绿野逐渐变为荒凉之地,人与自然开始有了冲突。然而,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缓慢,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这两大阶段,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规模比较狭小,这种破坏程度还远远在自然本身可以承载的范围之内,因此,总体而言,人类还是保持一种谦恭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一种原始的有机统一。直至18世纪工业文明时代到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人类不再是力求顺应自然,而是产生了征服甚至控制自然的狂念。
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一般来说,只要劳动本身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劳动就是有害的、造孽的。正如马克思所言,在工业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界被剥掉了神秘的外衣,继而沦为一种仅仅为了满足人类自身贪婪欲望的工具,人类对待自然只是将其视为自己的奴隶。这一阶段,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冲破了自然本身的可承载范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逐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由原始的统一走向了分离、对立,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恶化问题接踵而来,最终,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爆发。
在《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1. 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在统一
(1) 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制约着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56-57也就是说,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已经天然地存在着,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生活于大自然当中,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理所应当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并且是和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一起成长、变化的。与此同时,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是受自然界限制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她犹如人类的母亲,无私地贡献着一切人类生命所需要的资源,离开了自然的馈赠,人类便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创造什么更是无从谈起。
(2)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自然。在《手稿》中,马克思写道:“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2]105,作为自然的历史产物,人类和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一样都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却不是像它们那样本能地、被动地、甚至消极地存在着。相反,人是社会性的、属人的、为自己而存在的存在者,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自由特性是在感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类自身认识并积极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活动而体现的,这种活动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人通过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让自然界朝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3) 劳动是人与自然实现内在统一的中介。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的中介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劳动这一特殊形式。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方式,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92。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了人类史和自然史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历史运动的两个方面。换句话说,正是通过劳动,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人不仅实现了从自然存在物到社会存在物的蜕变,真正成为自己的存在,而且占有了自己的本质;同时,在人的劳动过程中,自然界不断进入人的活动视野,成为人的对象性存在,自在自然逐渐转化为人化自然。最终,通过劳动这一特殊形式,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得以实现。
2. 人与自然疏离、对立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
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尺度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相疏离、对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被异化了,不再是人与自然实现内在统一的中介,转而变为致使二者疏离、对立的罪魁祸首。在《手稿》中,马克思用了大量篇幅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即劳动者分别与他的劳动产品、劳动本身、自己的类本质以及他人都发生了根本的异化。这样的后果只能是,“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51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产品和财富越多,自身的价值就越小。因为,在被异化了的劳动这种活动中,劳动产品对于劳动者本人而言,不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而是他的敌对者;劳动这件事本身,对劳动者来说再也不是一种自由的、享受型的活动,而是痛苦的、奴役人的方式,劳动带给劳动者的不是幸福感,而是压迫感。最终,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人不仅与自己而且与他人都相对立了。
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从人那里把自然界异化出去”,并最终造成了“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2]122至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异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被打破,自然界不再是人的无机身体,而是成为人类眼中的敌对力量,人与自然逐渐疏离、对立了。
3. 人与自然和解的路径:彻底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异化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导致的异化劳动而引起的,因而要消除人与自然对立、分离的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必须从制度层面寻求解决良方。马克思对此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必须以暴力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变革这种剥削人、奴役人的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彻底解决,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才达到了高度统一。
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扬弃了异化和私有制的理想国度,劳动不再是一种被异化了的活动,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需求。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自愿地去劳动,劳动带给人无穷的乐趣和享受,人们在劳动中充分地发挥各自的创造力、才能、智慧,从而不断地实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这种带给人无穷幸福感的劳动,使得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得到了确证,最终,人占有了自己的本质并获得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人与其本质以及他人不再异化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和谐,同时也与自然实现了和解。人不再把自然看作敌人、对立面而一味地去掠夺、榨取自然的一切,而是将自然界当作自己的身体来对待,跟自然友好相处,人与自然双向互动、和谐发展。因此,马克思也才说,社会“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83
经过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然而,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仍然刻不容缓。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事关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性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4],在中央领导的一系列讲话中,生态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将生态文明放在如此突出的地位,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昭示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当下,我国要解决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重新审视、改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马克思《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内在统一关系的深刻阐释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示。
(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前提。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阐述,是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的,既承认了自然界的客观优先性地位,又突出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二者的和谐发展。马克思的自然观无疑地批判了人类高于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也超越了唯自然的生态中心主义。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理应首先从思想层面彻底消除这两个极端“中心主义”的观念,正确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不能单方面为了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的价值视而不见。必须明确生态环境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能将环境作为衡量国家GDP增长的一项重要指标,科学处理人类发展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统筹兼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互惠共生。
(2) 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选择。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的严重后果是:自然在人类的眼中无非就是人为了不断满足自身丑恶的欲望和实现这些欲望的工具而已。在这种谬论的支配之下,人在自身所从事的实践中,也只是想不择手段地去控制自然力,掠光自然中对自己有利的一切,完全得意忘形了。结果,自然界对资源的承载范围被冲破,开始以洪涝、泥石流、温室效应等自然灾害来呈现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人与自然关系的剧烈冲突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肆虐。反思人类历史的种种,我国要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走进生态文明阶段,树立科学生态文明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最现实选择。为此,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应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改变以往传统工业中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的生产方式,对工业中的垃圾、废物要回收再利用,做到对环境的最小破坏。进而,实现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保护好自然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
(3)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旨归。马克思指出,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扬弃异化,恢复自身自由自觉、有意识的劳动,真正实现为自己而存在。由此可见,共产主义所孜孜追求的不外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而当下我国所提倡并已身体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梦,促进人对自我本质的不断占有,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与马克思的高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我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多关注社会的生产领域,重视劳动,关心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引导劳动脱离异化的轨道,从维持生存的手段朝着确证人本质力量的方向前进,让人们在从事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中寻求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再者,国家应该注重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致力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群众的精神生活。可以通过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在娱乐人们生活的同时,引导和提升人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文化素养,促进人民身心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马克思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和谐社会。
[1]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3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2]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 李斌. “人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马克思关于“人”的解读[J]. 沈阳大学学报, 2008,20(1):34-35.
[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123.
【责任编辑曹一萍】
Ecological Thought in 1844EconomicPhilosophyManuscript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ZhangXuemin,WangYanhua
(Department of Marx Doctrin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In the 1844EconomicPhilosophyManuscript, taking labor as a medium, Marx's profound analysis and unique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hich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ource and inspiration for China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arx; 1844EconomicPhilosophyManuscript; ecological though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016-03-05
张雪敏(1988-),女,陕西周至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王艳华(1968-),女,辽宁锦州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
2095-5464(2016)04-0459-04
A 8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