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义 吴晓沛
安徽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现状与传承保护研究
曲义吴晓沛
北迁至皖南地区的畲族,其服饰艺术的民族主体性日益衰退。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安徽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的生存现状呈现出传统服饰销声匿迹、新制服饰粗制滥造和传习功能缺失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畲族传统服饰有形化、服饰文化艺术项目化和服饰研究成果普及化方针。同时,当地素质教育课本也应融入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旅游发展规划的主题需一改以往的山水风景游为包括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体验在内的畲族文化风情游。希望能够引发世人对于安徽境内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的关注,为其传承保护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安徽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传承保护
畲人又名山哈,意为“山里之人”[1]。古籍中对畲字的诠释与刀耕火种同义。畲族拥有的悠久历史文明轨迹和璀璨的文化艺术特色,具有明显的山地形态特征。关于畲族族源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因畲族与瑶族在护符、祖先、族谱、语言和姓氏等关键节点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故而将上述两个民族统归于“广义瑶族”之脉[2]。自凤凰山迁途以来,畲人的主体已从粤东四散至闽、浙、皖、赣等地的山林地带,并逐渐与他族共融。较迁徙前,现今的畲族在总体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结构形态,安徽畲族亦是如此。
安徽地区的畲族人口高度集中于皖南地区隶属于宣城的县级市——宁国。安徽省唯一的畲族自治区划,便位于该地所下辖的云梯畲族乡。该乡畲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该乡由云梯、千秋、毛坦和白鹿四个行政村组成,绝大多数的畲族人口均聚居于千秋村内,占该村总人口的70%左右。畲族传统服饰艺术是畲族千余年历史文化精华的载体和写照,由于受到历史上的大迁徙和文化歧视所导致的文化自卑等因素的影响,畲族的汉化程度加快,因而畲族服饰的民族传统性现状不容乐观。
通过对安徽云梯畲族乡的畲族传统服饰现状进行深入的田野考察,对传统服饰品的数量、种类与年代进行了摸底,并对云梯乡文化所所长、千秋村村委会主任和普通畲族群众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基于此,分别从保存、研究和传习三个角度,总结出安徽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的真实现状。
1.1保存现状
对云梯乡境内畲族传统服饰品进行田野考察的物态对象包括云梯乡文化所藏品、千秋村畲族文化传习馆展品和千秋村畲族村民的家藏三类。考察结果发现,上述三个对象中已很难找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纯手工制作的畲族传统服装及其配饰品,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服饰品亦十分鲜见。据云梯乡文化所所长余小云介绍,该所95%以上的服饰展品均为表演性质的演出服,且多数采购于淘宝网。此类新制畲族服装是伴随着千秋村畲族风情旅游项目开发而出现的,无论是材料、款式、结构,还是在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上,都极大地背离了畲族传统服饰固有的民族性和艺术性。因此,从民族文化的本我性上说,新制畲族服饰是生搬硬套和胡编乱造的[3]。在该所二楼展厅的近百个服饰展品中,笔者只看到四件传统服饰品,分别是清光绪年间盛彩礼用的青色麻织布袋、民国时期的乌皮短靴和婚礼时手持的果品袋,以及上世纪70年代左右的女式绣花挎包。与乡文化所相比,作为安徽境内畲族的唯一聚居村落,千秋村村委会旁的畲族文化传习馆中传统服饰品的保有情况则更为糟糕,除了一套由棕片制成的蓑衣实物之外,其它畲族传统服饰品仅能以图片的形式进行非实物化展示,且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对千秋村畲族村民的访问结果同样不容乐观,以村民柯林法为代表的45岁以上的受访对象共计45人,仅有1人家中仍保留有少量传统服饰和传统生产生活用具,保有率仅为2.2%。
1.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出版专门针对畲族服饰研究的专著,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以中国知网为例,截止2016年1月上旬,该平台上可查的有关畲族服饰的研究论文共计60篇,其中包括硕士学位论文8篇。研究的视角有8个方面,即创新应用研究、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文化艺术内涵研究、与其它民族服饰比较研究、装饰纹样研究、服饰变迁与服饰类型研究、服饰美学研究和制作工艺研究。对福建地区畲族服饰的研究论文共计22篇,浙江畲族9篇、江西畲族4篇、贵州畲族1篇。专门针对各自省份畲族服饰现状与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涵盖了除贵州之外的其余三省。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国畲族主要聚居5个省份中,唯独没有发现有关安徽地区畲族服饰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对其关注度不足。与其他省份的畲族服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相比,安徽畲族服饰艺术长期被遗忘,处境尴尬。
1.3传习现状
据宁国市文化馆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云梯乡域内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畲族民歌和畲族婚嫁习俗两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畲族毽球和畲族丧葬两项,乡域内有两人分别入选畲族民歌和畲族婚嫁习俗的非遗传承人[4]。众所周知,服饰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直观载体,服饰未能入选非遗名录,在遗憾的背后,也足以说明安徽省畲族聚居区域内,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处境之濒危。民族传统服饰是一门手口相传的艺术形式,目前云梯地区尚没有建立传习机制。掌握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的老年人已多半过世,且按照当地畲族的丧葬习俗,逝者生前所穿的衣物需在入葬时烧掉,故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传统服饰一衣难觅现状的出现。而目前在世的老者中,由于受到技艺生疏乃至荒废、文化程度和语言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传习工作的开展与推动,总体上呈现出长期断层的窘境。从宏观上看,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被长期忽视,使得畲族传统服饰无法上升到艺术品的高度,故而无法像苗族刺绣和白族扎染那样产生良好的经济价值[5]。即使是新制畲族服饰的设计加工制作,当地也缺乏从业者。以千秋村畲族农家乐为例,因发展畲族风情旅游项目的需要,农家乐从业人员所穿的新制畲族服装因在当地无处购买,迫于无奈,只能由云梯乡文化所牵头,协助千秋村村委会,联系与千秋村一山之隔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章村镇郎村的加工作坊进行订购。
综上所述,如不改变现状,长此以往,安徽畲族传统服饰消亡的结局将不期而至。因此,其传承保护工作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在当前安徽畲族传统服饰艺术所处的危境之下,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并非一个主体所能完成,只有联动才是最理想的工作方式。本文为此提出三化方针、校本课程开发和旅游经济转型三项联动措施,以供参考。
2.1三化方针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比非民族地区而言,对于政府要求更高,即必须兼顾民族文化体系的重塑与振兴[6]。目前安徽地区的畲族传统服饰,家底不清、积存不多。以往限于缺乏服饰文化艺术保护意识和基层政府财力制约等原因,摸底工作推进缓慢,保护工作更无从谈起。当下省市等各级政府应以复兴畲族服饰文化艺术为抓手,推动畲族传统服饰有形化、服饰文化艺术项目化和服饰研究成果普及化。具体来说,应做好传统服饰全面摸底排查、民间艺人培养与扶持、安徽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数据库建设、校地合作对接、畲族服饰文化艺术宣传推广和产业扶植等方面的工作。
2.2校本课程开发
宁国市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安徽畲族聚居区的云梯乡畲族小学,将素质教育与本地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推进畲族服饰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在增加相应教学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当地学校一定的政策支持,并协助和督促学校做好有关畲族服饰文化艺术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保证其民族传统性、科学合理性、生动趣味性与可实施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应给予学校和教师一定的自主性[7],一学期或一学年后对学校的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真实评估,总结特色与不足,并定期组织工作交流会与专家论证会,最终制定出一套相对成熟的畲族服饰校本课程教学体系,以从小培养当地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对于本民族服饰共同艺术语言特征的认同感、归属感。
2.3旅游经济转型
千秋村作为安徽省唯一的畲族聚居村落,目前当地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有山核桃、竹笋等经济作物种植和畲族农家乐旅游两项。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千秋村在农民增收和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最具活力之美好乡村”“安徽省省级生态村”和“宣城市民主法治示范村”[8]。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旅游规划项目包括标志性寨门、停车场、游客购物中心、露天广场、酒店、漂流冲浪和汤公山拓展运动区等硬件设施。然而,民族旅游仅靠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必要的硬件投入,不仅无法更好地激发出游客的消费动因,也无法保证游客数量的稳步提升。此外,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千秋村距离宁国市区仅57.5公里,车程约1小时,如果片面主推自然风光游,那么对游客而言,千秋之旅半日足矣,旅游经济的收益多半仅仅局限于餐费。即使是在短暂的“三月三”时段,当地发展旅游的盈利点也只能局限在食、宿之上,近年来千秋村游客年均数量和农家乐收入逐渐减少的原因便在于此。目前,由投资商合资建设的千秋村大型畲族风情旅游园区,因经营和股权争议等原因,已负巨债并停业许久。如果没有旅游经济带动传统文化艺术的复兴,包括传统服饰在内的安徽畲族传统文化艺术之未来,将更加雪上加霜,令人堪忧。
当地旅游经济转型,应着力发展包括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体验游项目,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使得民族文化风情游与山水风光游项目一道,丰富游客的审美体验,增加村民收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安徽畲族传统服饰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文化价值,即使与福建省宁德市和浙江省景宁县的畲族服饰艺术相比,也毫不逊色。但目前政府和学界对于畲族传统服饰缺乏足够的重视,当地畲族群众亦缺乏文化自觉性,致使安徽境内畲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与保护工作严重滞后。相信随着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关注视野的不断拓展,安徽畲族服饰艺术将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与传承保护研究”(编号:sk2015A571)成果。
注释:
[1]畲族简史编写组.畲族简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4
[2]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8
[3]陈敬玉.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畲族服饰调查研究[J].丝绸,2013 (02):63-67
[4]蓝开友.宁国县境内的畲族[J].江淮文史,1996(06):1-2
[5]雷敏霞,雷冰帆.畲族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探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2(06):44-47
[6]陈敬玉.景宁畲族服饰的现状与保护[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1):55-58
[7]张萍.基于畲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72-74
[8]赵祖军.安徽畲族文化集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82
曲义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吴晓沛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