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2016-04-04 00:13:48万毅超黄春霞
关键词:高龄置换术髋关节

万毅超,黄春霞

(南昌市第一医院骨二科,江西 南昌 330006)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万毅超,黄春霞

(南昌市第一医院骨二科,江西 南昌 330006)

探讨预防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对1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预防肺部感染所采取的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体位护理以及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增强病人抗病能力等,有利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控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人工髋关节置换;肺部感染;预防;护理

所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就是利用人工材料将人体的股骨头和髋臼置换,具有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关节稳定性和不影响或修复肢体长度的综合优点[1]。肺部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很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2]。回顾2015年1月~12月,我科对70岁以上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15例,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2例,年龄70~95岁,平均82岁,其中股骨颈头下型骨折9例,股骨头骨折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均为单侧肢体病损后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THA),对侧肢体正常。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需要家属的照顾,生活质量下降,易产生沮丧、自卑、绝望心理;再加上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对手术的顾虑,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感。护士应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讲明手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墙报宣传、发放小手册,让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治疗信心,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尽早康复。

2.1.2 术前功能练习

医护人员应鼓励病人多练习有效咳嗽、深呼吸等,指导患者掌握下肢功能锻炼的方法与要求,包括如何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及等张收缩,踝泵运动,正确的抬腿方法,患肢的摆放、坐起的方法。

2.1.3 术前准备

因均为高龄患者,入院后患者均行尿、便、血生化,血凝血、ECG,胸片检查。术前完善心肺功能检查,对于心肺功能不全者,给予抗感染和输蛋白等对症治疗,纠正酸碱与电解质失调。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9mmol/L以下,对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术前一天常规备皮与备血,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24小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使用床边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同时吸氧,防止窒息、失血性休克、心率失常的发生。切口引流液的色、质、量,患肢肢端血循的观察。

2.2.2 体位的护理

术前予去枕平卧6小时,双腿间放置一三角形垫,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高龄患者机体因手术而受到较大冲击,加之术后卧床,时间较久,器官功能负担由此加重,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多练习有效咳嗽、深呼吸等,并协助其经常更换体位,湿化气道以利于排出痰液,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可通过叩击帮助排痰,定时翻身拍背,使患者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增加肺活量,促进肺复张。具体方法:利用手空心握拳适度拍打振动背部,由下而上,由外侧至中央,反复进行3~5 min,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可行扩胸运动、双手拉吊环、挺胸抬臀运动、吹气球运动以增加肺活量。

2.2.3 提高患者抗病能力

老年病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差,食量减退,且因术创原因而伴有负氮平衡,机体免疫力难以快速恢复。因此医护人员注意加强病人营养,确保其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维生素等,以利消化吸收,纠正负氮平衡,保持大便通畅,使患者抗能力得到提高。

2.2.4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预防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并发症,并提高疗效[3]。但是,早期功能锻炼不等于暴力被动功能锻炼。术后病人全身和手术部位的病理生理变化,都遵循损伤与修复的一般规律,应避免早期功能锻炼带来的进一步损伤。THA术后返回病房,给予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遵医嘱指导其尽早进行锻炼。麻醉作用未消失的情况下,给予实施被动肢体按摩及腓肠肌挤压,30次/遍,白天1遍/2小时,夜间每4~6小时1遍。麻醉作用消失后,鼓励患者实施踝关节运动,具体措施是:用力保持踝关节背屈5秒,再用力保持踝关节跖屈5秒,每遍重复20次,3遍/天,以后渐加,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术后3~5天,主要以患肢肌肉力量和髋、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以直腿抬高运动、屈髋、屈膝运动、髋关节伸直练习、髋部外展练习为主。术后6天~3个月,做好下床和步态的训练[1]。

2.2.5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高龄患者在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关键,其用药原则是适量、早期以及联合使用。早期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因高龄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复杂,病原菌难以确定,且多为混合性感染,联合用药是首选策略。此外,患者个人卫生、口腔清洁护理也极为重要。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来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骨科手术[4],广泛地运用到髋关节病变的治疗中,但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尤其对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并本组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存在不同的基础疾病,卧床时间长,如何做好对危险因素的评估,综合预防,有效护理是骨科医护人员所面临的繁重而有困难的问题。术前评估、调整患者的术前状态,术中(医生)的仔细操作,术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体位的护理、早期功能锻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发症加重[5]。因此,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后护理有利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控制,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骨科高龄病人来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体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增强病人抗病能力等有利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控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任蔚虹,王惠琴.人工关节置换术与护理,临床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8:511.

[2] 王保良,白腊敏.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18-119.

[3] 周一新,杨德金.髋膝关节置换快优临床路径及康复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41-45.

[4] Muth,PoggieM,KuleshaG,etal,Novel highly Porous metel technology in artificial hip and Knee replacement processing methodologies and clinical applica tions[J].JOM,2013,65(2):318-325.

[5] 于海玲,许 影,等.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9):199-210.

本文编辑:白 璐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6.03.110.02

猜你喜欢
高龄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10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