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供给则”需不需要“结构性改革”
——中国画供需“新常态”现象评析前因后果

2016-04-03 22:07:38陈是吾
中国画画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斜杠事儿评析

文/陈是吾

中国画的“供给则”需不需要“结构性改革”
——中国画供需“新常态”现象评析前因后果

文/陈是吾

前因后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期中国的国家战略,事儿不可谓不大。但它和中国画好像应该没有半毛钱关系。“吃瓜群众围观,事儿不怕大”。如果你真的是这样想,如果你还是一个画家的话,那么,我要恭喜你,你是现在为数不多甚为罕见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谓“真正的艺术家”,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为艺术战”的人,或者只是为“抒胸中逸气”的人。

事实是,中国画早已是“经济”的事儿—“市场”的事儿了。地球人都知道。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画家都是在“供应侧”。当然,也有“供应”自己的—如前面说到的“珍稀”画家,这不在我们谈论之列。

既然“经济”了,那么你就和国家与世界的“经济”捆绑了—经济大势将决定你的命运。

等到要“改革”了,总是因为日子有点不好过了。

国外有经济学家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呈L型曲线……现在L中的横线已经变成了下行的斜杠线,尽管斜杠到什么时候能够到底,还不好马上做出准确结论,但这个趋势是明显的。以前说7%GDP是增长的底线,但今年的经济数据已经下滑到6.7%。实际上,各省的经济下行远超人们的预期。”

尽管曹增节说:“不要相信经济学家,这是经济学最重要的原理之一。”但是,关于经济我们还能相信谁呢?

“经济”的日子不好过,画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这就证明画家老早就“经济”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对照一下中国画界,还真的一样。

那么,画家怎么办。

曹增节说:“中国书画界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也是产能过剩,通货膨胀,价格飞涨,垄断横行,规则混乱。所以也存在‘三去一降一补’的问题,也同样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毛建波说:“借着国家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书画市场也不可逆转地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有识见的书画家正好顺势而为……待到垂垂老矣,方可扪心自语,我为艺术献身,而不是为金钱卖艺。”

赵健雄说:“既然衣食无忧,不免想起一句老话:夫复何求?管它哪一侧发生什么变化与改革,还是专心作画吧!

猜你喜欢
斜杠事儿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关于睡眠那些事儿
古代也有“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的“横向”人生
时代邮刊(2019年20期)2019-07-30 08:05:34
当青年加上“斜杠”——解析“斜杠青年”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6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4
圈里事儿
文苑·感悟(2018年7期)2018-07-06 03:14:28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孕吐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