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
克莱斯勒小提琴作品的旋律特点及演奏技巧
刘薇[1]作者简介:刘薇(1979~)女,沈阳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讲师。
[内 容 提 要]弗里兹·克莱斯勒是小提琴演奏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其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其左右手技巧的创新和其独具特色的演绎,使其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其创作和改编的曲目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旋律特点及演奏技巧,通过对其个人生平的简单介绍,通过对其人物背景的了解,以进一步了解其旋律的变化和技巧的高超。
克莱斯勒/小提琴/旋律/演奏
小提琴在整个音乐体系中是颇负盛名的,其表现力的高超,音色的变幻莫测以及技巧的高超,都吸引着众多的音乐家和演奏家的青睐,对其情有独钟。其中,在西方世界中,有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即弗里兹·克莱斯勒,被视为伊萨依的接班人,在小提琴演奏史上起着独到的作用,对前辈技巧进行了继承,并对后来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克莱斯勒有着“小提琴之王”的荣誉称号,其对小提琴演奏的探索被认为是其对音乐界最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克莱斯勒的艺术经历、演奏风格的阐述,对其风格的研究,探讨其在音乐界的独特作用,针对其演奏技巧和独特的旋律特点,总结其高超的音乐技术及独特的审美视角,为现代音乐艺术对其经验的吸收与借鉴提供依据。
“字如其人”和“文如其人”,是中国对文学家、诗人、画家等的一般概述,即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可以从了解这个人开始,而同样看一个人的作品,也能逆向了解这个作者的为人。了解克莱斯勒的演奏旋律与演奏技巧可以从了解这个人开始。克莱斯勒,是一位美籍奥地利的小提琴演奏家,其被视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有着琴坛巨匠和小提琴之王的称号。其在7岁那年就开始公开演出,并以史上最小年龄成功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其在10岁那年成功毕业,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其在12岁那年在因小提琴毕业比赛得第一名,获罗马奖。此后多次参与演出,但真正开其音乐生涯则是在21岁那年,其在24岁那年因与阿尔图尼基什合作,而被伊萨伊预言必是一位小提琴大师,由此奠定了其小提琴演奏家的地位。随后一系列的演出更是让其声名鹊起。当然,其故事并非如此简单,但就这些经历而言,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克莱斯勒是一位少年天才,在音乐和小提琴的演奏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二是其一心专注于小提琴演奏,其专业学历十分高,其对小提琴和音乐的专业储备十分充足。因此,这两种特点就影响了克莱斯勒的整个演奏风格和演奏旋律。其从小的音乐教育使其在接收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具备了贵族一般的气质,对优秀传统有着良好的吸收和传承。而另一方面,正因为其自年少就开始演奏,其对传统又有一些扬弃和创新。具体表现在其风格中的是:其功底深厚,表现手法娴、饱满有力;其年轻多才,风格轻快自然;其所受的传统贵族教育使其演奏优雅华贵,其年少名盛使其演奏不拘一格。
通过对克莱斯勒生平的了解,简单梳理其风格,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细节和独到的艺术手法。其演奏风格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克莱斯勒的作品风格
克莱斯勒是一位小提琴艺术大师,其兴趣十分广泛,爱好很多。其精通多门语言,涉猎过多门学科。而这些经历促使其作品风格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近似维也纳的风格,一类是模仿古典作曲家的风格。其作品整体而言,短小精悍、旋律典雅、音色明亮、曲调动听、节奏富有弹性等都是其特点。可以说其作品主要风格即是充满生机,但又幽默诙谐,别具一格。
(二)莱斯勒的演奏风格
克莱斯勒作为一位小提琴大师,其缔造了属于其自身的演奏风格。这种风格不仅提升了小提琴这件乐器固有的潜力,其更开创了未来,并深刻的影响着后世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其演奏风格充满了激情和热情,其演奏充满了欢乐和机智。正如阿诺尔德·史坦哈特评价的那样,不可能不带着泪光和微笑而听完他的演奏。其演奏风格具体而言:一是指法的独特。其用二或三指来代替四指按弦,这使其获得音响上的大强度和音色上丰厚感;而在演奏抒情曲目或抒情乐段时,其更偏爱用无名指揉指。指法的发展和音乐的发展是如影相随的,正如菲·艾·巴赫所言,每一种新的演奏风格都有其独特的指法。正是这种指法丰富了小提琴的演奏,是小提琴在表现力力上显得更为丰富和多彩。二是发音。不同的指法有着不同的发音,而克莱斯勒在优美的旋律中最大限度的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指法,即滑音换把指法。但克莱斯勒从不炫耀技巧,其知道音乐技巧只是成匠,而其作为一名大师级的演奏家,其更明白灵感和艺术才是唯一。其运弓优雅,巧妙处理所有的乐句,并将其演奏得富于活力。其在演奏是都注意对音色的处理,富有弹性。正如布鲁诺·瓦尔特所言,克莱斯勒已经脱离了演奏得状态,而是把其化为了小提琴。其对音色的控制是无与伦比的,其能随心所欲地增减音符,这使得其表现自然而非充满了匠气。三是节奏的掌控。克莱斯勒能对所演奏得曲目进行速度控制,如其加快了慢的曲目或减慢快的曲目,这使得其乐句清澈和优美。四是其对音符的掌握,克莱斯勒的能通过特殊手法演奏特定的音符,从而使其小提琴上获得不同的音色。其通过这样的变化,营造了最为精致的音乐效果,充满了美好的情感和美好希望的表达。
正如前文所说,克莱斯勒的作品风格是短小精致,简明轻快,没有过多和冗余的旋律,更没有过多的复杂节奏,有的只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音符与温暖的乐句。正如其小提琴作品《美丽的罗斯马林》所表现的那样,既有欢乐的旋律和曲调,又有优美和浪漫的乐句,加上其优雅的嗓音,更是优雅动听至极。在这个作品中,通过对乐谱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段的旋律是由低向高或者从高向低流动,从其表现来看,其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犹如调皮的少女在放肆的玩乐。而第二乐段的旋律和第一段的旋律有所不同了。其旋律随着音符开始舒缓的流动,并且充满了温婉和平静,犹如少女在玩乐后的平静回归,欢乐但不狂放,安静而不忧伤。这样的音乐风格实际上是克莱斯勒创作的另一表现,也是其旋律创作的又一风格。此外,克莱斯勒的风格不仅短小精致,其更充满了弹性和张力,其擅长用一系列的音符编制出一连串的、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其《维也纳随想曲》。这个作品中的着重表现是在其中间的乐段,通过对这一段乐谱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是如何实现这种创新和演绎的。克莱斯勒首先采用许多十度以上的跳音或大跨度的跳音,使得音域上形成较好的张力;然后采用短小的十六分音的跳音,并进行急速的弹奏,使其在速度上具有张力。这样的手法显得有些夸张,并使整个乐曲的情感处于紧张状态,就如拉满的弓弦,如千钧一发,就等那能量蓄满后一触即发。这样的硬朗表现风格在小提琴演奏中并不常见,克莱斯勒能够大胆的采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并在这样的急促的时间中抓住小提琴的旋律,用以富有戏剧性的表现能力,可以说是极为不凡的。克莱斯勒并非完全是一个年轻的乐观派,其作品也并非偏于欢乐和美好。其也有深处和不好的经历,因此,在其作品和演奏中,也同样有着深沉的一面,但并非哀伤,而是理性与沉着。其作品《古老的维也纳曲调》极好的表现了其另一方面的风格。通过对其乐谱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克莱斯勒为了将情感和思想中的沉着和深邃演绎,其采用的是朴素的音调和节奏进行组合,并为了突出这一表现,其选择在小提琴上演奏音色最厚重的G弦演奏。总的而言,克莱斯勒的风格是多样的,不论是其作品风格还是其演奏风格,其都不拘泥于某一种风格和形式,我们也不能用一种风格和模式其总结和研究,因小提琴在克莱斯勒哪也是超脱了一般的演奏乐器。
克莱斯勒的演奏技巧和其演奏风格一样,是多样的、不拘一格的。本文针对克莱斯勒的独特演奏,对其相对于其他演奏家所独有的演奏技巧进行的归类和分析,具体而言:
(一)揉弦
克莱斯勒作为一位小提琴大师,其是在演奏中大量使用了揉弦这种演奏技巧,可以说其是第一位不间断使用揉弦的小提琴演奏家,正因为其大量使用,其引导了后世整个的揉弦技术的潮流。揉弦这种技巧是不常见的,在古典演奏中是不作为常用手法的,其只有在演奏家根据需要或许会有选择的使用揉弦,或者是在演奏长音和抒情曲目中才会使用。在古典演奏家看来,揉弦并不是一种主流做法,特别是德奥音乐主张不加任何修饰的演奏。只有在维尼亚夫斯基时代,或是更悠久的浪漫派才会使用这种技巧。因此,克莱斯勒大量使用揉弦的做法对传统而言,是一种挑战,而对于未来而言则是指明了发展方向,其表明揉弦这种做好对于提高和完全展现小提琴的戏剧表现力是有帮助的。就克莱斯勒而言,其通过对揉弦的运用,其在音色上获得了美感,在表现力上得到了提高。克莱斯勒尤其擅长于运用揉弦使小提琴演奏出近似女高音音色,这是温润甜美的。可以说,克莱斯勒借鉴和发扬这一做法,使其演奏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同时,揉弦也成为了其本能之一,成为了其音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在演奏一些小作品时,同样运用揉弦这一做法,并且是连续而强烈。或许这就是他鲜明的个性,通过揉弦,克莱斯勒表达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和个性的鲜明,通过其高超的演奏,其所表达的生机与活力都是其重要的标志。
(二)运弓
造成克莱斯勒演奏独具一格的,不仅是揉弦,还有运弓。运弓方式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旋律。克莱斯勒的运弓方式是不同的,至少与传统的运弓方法是有些不同的。克莱斯勒在运弓中暗藏了许多的变化,并通过运弓的不同将强劲的共鸣展现在每一句乐句中,这也是其演奏特色之一。克莱斯勒演奏时,注意将弓子略微靠近指板,并且克莱斯勒的运弓幅度较小,但厚重、饱满;其演奏时,起奏速度较快,并且力度较强,使得弓所发音色圆润丰满,富有韵味。此外,克莱斯勒在运弓时偏爱于用手指的快速冲力和左手揉弦所产生的动力进行配合,使得整个演奏不仅充满了弹性和张力,其更加具有动感的节奏。克莱斯勒的跳弓也是独具一格的,充满了弹性,并且音符清晰,这样的手法在《中国花鼓》中表现极为明显。克莱斯勒喜欢使用分弓代替连弓进行,可以说其是唯一一个喜欢这样演奏的小提琴大师。总而言之,克莱斯勒的运弓极为优雅,乐句处理极为巧妙,并且富有活力。
(三)滑音
克莱斯勒不仅是大胆使用揉弦和分弓,其更是大胆使用了前人慎用的滑音。或者说克莱斯勒就是一位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小提琴大家,也可以说是因为其高超的技艺。克莱斯勒喜欢在歌唱式的乐句中或情感比较哀伤的曲目中采用滑音,并且大量使用双滑音。其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无与伦比的,音色清晰动听,所营造的怀旧情感是音乐像是在叹息;柔和暗淡的表情滑音略带踌躇,极为细腻的表现了演奏者的内心世界。这一手法被后世所大量使用,并已成为了一种极具特色的特色的技法。
克莱斯勒对后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一方面因为其独特的演奏和演奏技巧的创新和使用,引导了后世小提琴演奏得诸多学派,而另一方面则是因其创作的大量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音乐遗产。许多的音乐人和小提琴演奏者因克莱斯勒及其演奏而找到方向,许多后人因其技巧而充实和提高自身。因此,就克莱斯勒对后世的影响具体而言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克莱斯勒的独特演奏技巧引导了后世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创新和发展,促使众多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打破古典小提琴演奏规则时更有信心和力量。二是克莱斯勒给后世所留下的各种演奏作品,其虽然不是作曲家,但其作品亦是一笔珍贵的音乐遗产。三是克莱斯勒在所有作品和演奏中所表达的情感,在所有演奏中所体露出来的内心世界,是我们,特别是音乐界的后人所学习和崇拜的典范。可以说,克莱斯勒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并是独一无二的。
克莱斯勒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小提琴演奏家,且不说其所获得的众多荣誉,就其小提琴演奏成就而言,其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一座高峰。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研究和学习,探讨其在表现手法和演奏技巧上的诸多创新和大胆变革,以期在新的社会里,充分的继承和发挥这一遗产和宝藏。
[1]樊海伦.克莱斯勒小提琴作品的旋律特点及演奏技巧[J].艺术探索,2012
[2]张晓燕.克莱斯勒对小提琴艺术的贡献及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鲁菲.以克莱斯勒<中国花鼓>论中西方小提琴音乐的融合[D].兰州大学,2012
(责任编辑高倩)
1001-5736(2016)02-0199-3
J62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