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民族声乐教学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及其提升路径

2016-04-03 19:25韩嵩楠
乐府新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歌剧声乐民族

韩嵩楠

论新时期民族声乐教学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及其提升路径

韩嵩楠[1]作者简介:韩嵩楠(1982~)女,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民族声乐讲师。

[内 容 提 要]2014年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为新时期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其着重强调了文化素养对于工艺工作者的重要性。文化素养这一主题直击当下“千人一面、千人一声”的民族声乐演唱之窠臼。民族声乐表演者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方能准确把握作品文化内涵,激发文化情感,诠释好作品意义。有基于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化素养教育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定位,通过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民族声乐文化素养教育水平,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注入文化原动力。

民族声乐;文化内涵;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历史久远、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当下社会最为生动具体、最具表现力、受众最为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20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在传承和发扬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演唱艺术精华的基础之上,融合了包括西欧美声唱法在内的西方音乐文化,逐渐形成了既有别于西洋唱法,又不同于民族传统唱法的新风格,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声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列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序列,在一批批民族声乐教育和歌唱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之下,我国民族声乐已经发展成为极具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学术性的音乐学科和声乐学派,在社会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与之同时特别是近些年来,整个民族声乐领域“千人一面、千人一声”的尴尬现象愈趋明显,尽管见仁见智,但大家普遍的共识则是民族声乐演唱者缺乏足够的文化情感,未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破解之道在于回归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而全面提升民族声乐教育的文化素养地位和水平则是根本途径。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并进一步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文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务全局、响应时代,方能取得进一步的进步和发展;而民族声乐教育作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引领者,则必须更加充分认知和把握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根本地位,方能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陈述好当代文化特色,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民族声乐艺术不断积淀和提升文化生命力。

一、文化内涵:民族声乐的内在属性

民族声乐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其众多概念界定之一即是指本国各民族的声乐艺术,即按照生活环境、地域和风俗等不同,按照本国内形成的不同民族进行划分的声乐艺术。我国民族声乐是在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是音乐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而决定着赋有文化内涵成为民族声乐的内在属性之一。

(一)民族声乐的文化共性。著名声乐教育家铁霖教授曾言:“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是我自己对民族声乐的定位和方向”。民族声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进而使其民族性凸显。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形态都与其民族的文化本体密不可分,我国的民族声乐也正是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既孕育于中华文化之中,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营养,又生长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因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在借鉴吸收和创新中不断发展,继承了民歌、说唱、戏曲等声乐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并深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审美构成了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核。在文化共性基础上,“用中华民族的一种语言和风格以声乐形式表达民族思想、感情的艺术种类就是我们的民族声乐”。同时,民族声乐的时代性则重点体现在其阶段性发展与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整个民族声乐发展历程来看,每一部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均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底蕴。

(二)民族声乐的文化个性。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各地区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语言习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差异化的区域、民族亚文化,其中,民族声乐仅仅按照地域界限就可划分出江淮地区、关东地区、闽粤地区、西北地区等多个民族声乐区。在中华文化范畴内,各民族的声乐作品又呈现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在演唱和处理上表现出差异性,进而需要演唱者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特征,特别要掌握其语言文化特点,将地区、民族的文化个性在演唱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声乐学习通常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成熟阶段,其中,基本的文化素养解决初级阶段词不达意、表情呆板、不能表达出作品固有风格等现象;较高的文化素养解决成熟阶段声音审美错误、心态不稳、表演与词意或剧情脱节等问题。基本的文化素养使得演唱者能够把握并呈现出文化共性,较高的文化素养可使演唱者在把握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演唱创作,注入自己的文化风格,达到真情、真心、真实、真诚地歌唱,以内心情感打动观众。

每一部经典作品,都具有它突出的文化内涵,对于民族声乐而言,其最大的文化共性就是民族时代性。《白毛女》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鲁艺在新秧歌运动中创作出来的我国第一部新歌曲,是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奠定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基础。迄今为止,每一版本的《白毛女》都承载着时代的深刻寓意,原版《白毛女》准确抓住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其故事和人物极具典型性,作品进而被赋予浓厚的时代文化内涵;2015年由文化部组织复排的新版歌剧《白毛女》则重在新形势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引领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个性表达上,《白毛女》深入挖掘民间音乐,充分吸收传统戏曲艺术的养分,采用北方民歌的曲调,大量融入河北和陕北民歌元素,与故事发生地和歌剧创作地紧密相扣;新版《白毛女》在保留原作风格与精髓的基础之上,则结合时代特征和演员特点进行艺术创作,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重点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与《白毛女》相一致,歌剧《星星之火》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歌剧,也是第一部以东北抗联以及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歌剧,刻画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环境之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人物。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沈阳音乐学院复排了《星星之火》,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在文化个性上,新版《星星之火》在保留原有经典唱段的同时,加入新的内容、形式和手法,赋予新的艺术和时代内涵,更为关键的是沈阳音乐学院重新创编排演该剧,不仅基于该剧由沈音首任院长李劫夫作曲,更是由于该剧故事就发生在东北大地,而沈阳音乐学院长期扎根东北,血脉相连,更能把握好作品的文化内涵。

二、民族声乐文化素养提升的现实路径

民族声乐教学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高等音乐院校必须重新审视和高度重视文化素养提升在整个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切实提升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当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文艺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文化素养的提升也必须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会两大基本途径加以实现。在我国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应通过加强基础文化课程教育、创新课程设置、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等方式强化基础文化理论学习;通过强化民族声乐采风实践、开展民族歌剧表演实践、探索特色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拓展以文化素养提升为核心的教学实践;通过加强高校民族声乐文化研究平台建设,重点突出地域特色民族声乐文化的继承和传扬,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素材。

(一)全面提升民族声乐文化教育水平。在以往的高考制度之下,艺术类高考要求的文化课分数相对较低,进而导致绝大多数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基础文化功底比较薄,已经成为毋庸讳言的事实。而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文化课程开设不足或水平有限又难以接续弥补学生人文知识的缺失和欠缺,整个声乐教育领域之内“重唱轻养”、“重声轻词”的现象普遍存在。2015年12月底,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相关考生的专项测试要求和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要求,特别要切实提高艺术类专业等录取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要求。结合近几年来各省艺术生文化课最低控制线逐年提高的形势,包括民族声乐在内的艺术类教育势必面对文化课教育地位提升的更为紧迫的内在和外在要求。

在民族声乐教育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文化底蕴为民族声乐之灵魂”的理念,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文化素养教育。一是加强基础文化课程教育。重点增加民族声乐文化课数和课时,增强文化教育师资力量。其中,中等音乐学校作为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生源输出端,更应成为文化素养教育和提升的前沿阵地和堡垒,需要着重提升中等音乐学校的文化教育水平,从初高中抓起,固本强基。二是创新文化相关课程设置。首先应加强对现有教材的补充和修订,对重点声乐作品配以更为详细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对声乐作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包括词曲作者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个性,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对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着更为深入和准确的把握。其次,应将戏曲、民间说唱等传统音乐品种的经典曲目纳入到重点教授范围,突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我国民族声乐专业建立的基础地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多样化的传统乐种唱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围绕传统经典声乐作品和优秀创作歌曲设立开展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并充分依托研究成果开设公共鉴赏课程,让民族声乐学生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经典声乐作品。三是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要进一步增强与文科类高等院校和社会文化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围绕重点声乐作品邀请相关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到艺术类院校开展交流讲学,组织学生定期观看优秀的人文教育节目。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应充分发挥同城优势,与在沈非艺术类高等院校开展教学合作,实现校际间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互相补充,在提升其他高等院校声乐普及型教育水平的同时,进而使得自身获得更为多元化的优质文化教育资源。

(二)拓展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教学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一是强化民族声乐采风实践。采风对于民族声乐教学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民歌资源是民族声乐演唱曲目的重要基础,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民歌演唱家,如黄虹与云南民歌、才旦卓玛与藏族民歌、郭颂与东北民歌和二人转、胡松华与蒙古族民歌、何纪光与湖南民歌和采茶戏等。通过采风实践,可以充分挖掘民间音乐资源,保护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了解和把握各地域、各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和音乐文化,寻求演唱表达时的文化认同。社会采风无疑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语言学习,语言在演唱民族风格的歌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采风实践,融入语言生存环境,才能真正把握细微的差别,达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采风实践形式上,除了重点依托暑期实践活动之外,高等院校应与地方政府特别是少数地区合作,建立“民歌实践教学采风基地”,在保护和挖掘重点地区音乐文化资源的同时,使采风实践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组织化。

二是开展民族歌剧表演实践。我国民族歌剧与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着“共生共融”的天然关系,正是由于民族歌剧的发展才推动了民族声乐的学科化和科学化,与此同时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与壮大又是民族歌剧不断前进的助推力。在本质上,民族歌剧表演实践理应成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开展民族声乐教学的内在要求。更为重要的则是与单一声乐作品相比较而言,歌剧是一门融音乐、舞蹈、戏剧、文学、舞美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并且主要通过歌剧演员的演唱来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戏剧情节、揭示矛盾冲突的综合艺术,这不仅要求民族歌剧演唱者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声知识、曲式分析、歌曲创作的基本手段等音乐知识和规律,更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够真正认识所演唱的歌剧作品,了解时代背景,明确主题思想,把握文化内涵,进而才能够与作品和角色产生文化情感上的共鸣和默契,准确表达出歌剧所要传达的情感,“声情并茂”地将歌剧作品诠释好。因此,在高等院校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中应积极探索建立相匹配的民族歌剧教学实践模式,在将经典歌剧曲目纳为专业教育基本曲目的基础之上,依托高等院校音乐会、全国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等平台,编创排演民族歌剧,通过民族歌剧的表演学习,深入分析和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全面推动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演唱能力训练。

三是拓展民族声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空间。2014年文化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各地开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特色文化产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声乐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逐步进入到商品化、产业化轨道。民族声乐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产业化发展不仅是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所致,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所致。以辽宁为例,已经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旅游强省建设。辽宁拥有以满族、蒙古族为主要代表的丰富民族文化资源,拥有6个满族自治县和2个蒙古族自治县,具备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的雄厚基础。旅游演艺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应充分发挥沈阳音乐学院作为专业音乐院校的综合优势,与地方政府开展紧密合作,将《星星之火》等民族歌剧打造成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并加大对满族蒙古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建立或与专业演出团体合作,开拓旅游演艺市场,探索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新模式。

(三)加强高校民族声乐文化研究平台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作为国家和各省市区为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力和水平,启动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具有毋庸置疑的战略意义。以专业艺术和音乐高等院校为例子,目前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以及独立设置的31所本科艺术院校之一的新疆艺术学院先后立足于区域或特色音乐传承和发展,采用新的科研体制与机制,新建或整合组建了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同时作为所在省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面带动所在院校研究体制改革和科研工作发展,依托领先于国内外同领域整体科研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和逐步提高的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成为区域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武汉音乐学院的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立足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确立了长江领域音乐史研究、长江流域音乐考古研究、长江流域民间音乐研究、长江流域宗教音乐研究等研究方向,通过音乐文化研究挖掘支撑长江流域文化研究。下一阶段,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应充分依托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等重点声乐文化研究平台,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机制、举办“田野论坛”、创设特色课程等多种方式,在更高层次和更具地域特色的音乐文化范畴之内,进一步扩大在校师生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质培养。

[1]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创新[J].中国音乐,2005

[2]刘辉.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中国音乐,2006

[3]冯之力、王庆华.浅论民族声乐教学[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

[4]赵艳艳.析文化素养对声乐学习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1

[5]张前.20世纪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及三种唱法的探讨[J].音乐研究,2004

(责任编辑 王进)

1001-5736(2016)02-0151-3

J616.22

A

猜你喜欢
歌剧声乐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走进歌剧厅
多元民族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