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远
探析社会阶层差异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刘思远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扩张,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并未上升。教育分层和社会分层也出现日益契合的形式。教育究竟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工具还是维持社会阶层的手段?社会阶层又是如何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教育领域内有失公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社会阶层教育公平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入学(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其中公平的教育机会是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能否获得一个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对于一个学生的后期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下,个体面临的教育入学机会具有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严重的导致了教育资源享受的不平等,从而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和社会的不公平,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正如韦伯所说的,当权利、财富、声望高度相关时,那些排挤者就容易选择的冲突的方式。可见,社会阶层的可根据其所拥有的权利、财富、声望的多少划分为优势阶层和弱势阶层。我国学者王伟宜在研究16所高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时将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划分为7类,分别为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包括个体工商户)、产业工人、农民和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1.高校分层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初始分层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大学政策的诞生。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985”“211”重点高校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界限。不同类型的高校(重点高校、普通高校、专科院校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办学经费、师资体系、招生条件、地理位置、社会认可度等发面的差距加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竞争。社会阶层对于高等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固化作用。当父辈的社会阶层越高,文化程度越高,行政职务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的学生,在国家重点大学的高层及院校中,能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而父母社会阶层低、文化程度低、行政职务低,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大多数聚集在二本、三本、专科等低层级的院校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分层的同构性。
2.高校扩招背景下社会阶层对高校入学机会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在校规模迅速增加。到2004年,中国大陆各类高等教育总注册人数已经达到2,000万,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家。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个阶层内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平台和更高深的学问。高校扩招本应进一步促进教育机会的公平,但现实是大学扩招没有减少阶层之间的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反而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的上升。高校扩招背景下的社会阶层对高校入学机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优势阶层对于重点高校入学机会的垄断性占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一直是各个阶层对高等教育争夺的重点,而且长期以来优势阶层也在其中处于领先和优势地位。
(一)社会阶层造成入学机会的差异的原因
1.优势阶层具有较高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权利资本。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不仅与个人的智力和努力有关,而越来越多地受到阶层背景、家庭背景的影响。因为优势阶层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本,则其对教育有着更大的资本投资。同时,一个好的文化氛围更加有利于增加子女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
2.优势阶层与弱势阶层对其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同。目前,无论是哪个阶层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成就,并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层的变动,向着更高层次流动。但是研究表明,不同阶层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的期望值仍有很大的差异。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也会更高,子女在家庭环境影响下表现和成绩也会更好。
3.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教育资源的短缺。社会各个阶层对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激烈争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高等教育的提供难以满足社会阶层需求,必然导致一部分弱势阶层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二)解决措施
1.国家要对弱势阶层子女给予相应的政策保护,完善资助制度,实行弱势补偿,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国家要为弱势阶层子女打开绿色通道。
2.教育形式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弊端就是高校教育教学形式的单一化。我国应该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设置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学校。基于学生个人的兴趣和能力,每个阶层的子女都可以是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改革弱势高等院校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内部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我国有必要有限度的改革弱势高等院校,推动弱势学校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均等。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