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翔
“艺术工作室”制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思考
邹翔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整体发展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在高校教育中已达成广泛共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艺术工作室”教学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开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也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对接社会需求开展项目训练的有效平台,构建“艺术工作室”制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创业素质和创业精神有重大意义。
艺术工作室创新创业教育构建
近些年,随着艺术设计类院校规模的扩张,导致以小班化教学为主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质量降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够,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寻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随着创新创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整体发展规划,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越来越成为高校关注的课题。“艺术工作室”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对接社会需求开展项目训练的有效平台,也是连接课堂与产业的重要纽带,是一种以岗位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实际项目为引领,开展校企合作、产学互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创新与改革、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因此,构建以“艺术工作室”为基础的“工作室制”创业课堂项目化教学和第二课堂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创业素质和创业精神有重大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开设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首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创业理论与实践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学生了解创业现状、国家政策和培养创新的心理素质等;
其次,增设或者优化创新创业类课程,如创意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电子商务实务基础、服装品牌与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并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以实际项目为引领,以岗位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和思维意识。最后,建立创新学分奖励制度,学生在学校或学院认定的各级各类竞赛、创新实验、发明创造、发表论文、成果被企业征用等方面取得成果,通过申请和认定后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成就感,同时,也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检验标准之一。
“艺术工作室”作为对接社会需求开展项目训练的有效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创业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技能水平,在自愿、公平、公开的基础上选拔在校学生进行组建,通过各工作室导师按照学生特点和项目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对有意向的好的创业项目,可以推荐进行创业孵化。
(1)组建:创业班的成员不进行专业限制,学生通过基础平台课程训练后,参考自己的专业和就业方向选择进入工作室,成为创业班成员(学徒、设计助理),工作室教师转型为导师或老板。
(2)初期:学生通过听取各类讲座、参与设计开发全过程、创业知识自主学习等形式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中期:由导师分配学生团队,以社会实际项目、竞赛项目等为实践载体,学生参与项目设计训练、参加各类大型赛事。
(4)后期:依据学生自身特长,在工作室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战操作,使学生了解企业面临的问题、把握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克服困难能力、项目评价能力,为创业作铺垫。
(5)孵化:在遵循学生能力和意向前提下,推荐入驻大学生创业园,让有创业计划和能力的学生在创业园创办小企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和欢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开拓精神,积累经营管理的经验。
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工作室为平台的创新创业类社团活动,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补充。通过开放工作室环境,作为学生创业科研训练场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科研能力,在工作室对各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科技节活动、创业类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进行活动指导,提高第二课堂的创新教育和育人成效的作用。
通过举办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经验交流会或事迹报告会,邀请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校讲座、对话,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等课外创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创业动机与需求,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自由交流,从而形成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总之,基于“艺术工作室”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现需要学校上上下下的通力合作,任重而道远。文中所构建的“艺术工作室”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把可能影响的因素全部考虑在内,一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工作室管理、考核和后续建设发展等细节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并逐步完善。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