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文学中的后女权主义

2016-04-03 00:42柯艾
文学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女性主义小说

柯艾

浅析网络文学中的后女权主义

柯艾

在消费语境下,文学从精英走向大众。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媒体作用的渗透,网络文学逐渐成为文学批评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而网络文学的受众以女性居多,在广受女性欢迎的作品分类下有穿越一类。这类小说中,女主角多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在现代学到的知识征服古代。她们的独立性无疑体现了女性主义的某些方面,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她们的独立性建立在男性权力话语的基础上,以及她们的独立性背后所获取的男性的认同。

网络文学古代穿越男性视角女权主义后女权主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经由电视剧和小说的引导和媒体的介入,文学走下神坛,受众由精英走向大众,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也不限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作家。文学作品也更多的是毋须深入思考和反思的、不甚讲究叙述手法的、关注故事情节和结果的小说。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能将其归为低俗小说一类。学者们将此类小说定义为“网络文学”。顾名思义,网络文学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发表的文学作品,创作主题通常是网络作家和网络写手。而网络文学的读者中以女性读者居多。由于现实世界爱情的背离同幻想世界的爱情的向往的矛盾,女性读者往往将对爱情的期盼和出口诉诸于由写手虚构出来的故事。正是这一市场需求同写手自身情感出口的需求,对网络言情小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居于娱乐至死的年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似乎都能用金钱和权力来摆平,于是对于权力的渴求,无论男女,对于强大的崇拜是肯定的。但作为民主的现代化社会来说,极端的权力是不存在的,于是人们将目光投降了封建帝制的古代。所谓的对古代生活的向往,从来都不是对布衣耕种佃户生活的向往,往往是对钟鸣鼎食之家的歆羡。同样的,现代生活中,女性虽然地位有所提高,但仍时长遭遇“性别歧视”,女性在生理上的确是有不如男性优越的条件,故而在找工作时时常碰壁。生活中的不满足只能转移至虚拟世界里的高位,似乎只有在虚拟世界里占得高地,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才能有成功和快感。毫无疑问,在她们看来,当代的智慧是优于古代的,也就是说,如果将两个时空进行压缩,那么现代人一定能打败古人,于是胜利带来的快感就一发不可收拾,穿越小说便也依着这种心态的需求应运而生。

前面提到了,穿越小说中男女主角都天命不凡,都大有作为。女主往往有绝妙的智谋和无伦的美貌令天下男人倾心,同时也以当代的思维战胜古代的思想。她们出身的高贵带来仪礼和容貌上的完美,她们现代文明的“外挂”是独立自主的础石,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凭借着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天子诸侯的青睐。这一点与真实的古代社会是大相径庭的。处于封建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是以夫为天,夫死从子。出嫁之前居于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得出去抛头露面,更遑论如穿越小说中的走四方了。在真正意义上的古代话本小说中,美女、贞妇、烈妇、弃妇,才是这些小说中的主流女性形象。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是这般一个模板,往往也有毫无女性特征的,如花木兰、扈三娘、一丈青等,也有父系权威规范之外的淫妇妖妇,如潘金莲等。这些女性形象才是真正的古代中国的女性。

然而在当下的穿越小说中,女主角往往是独立的个体。有自主的思想和行为,看似是在挑战父系权威,但却能为时下的当权者所一再容忍。究其缘由,创作者所处的当下,乃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时代,女性的地位不再限于相夫教子,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这些,都要归功于女性意识的崛起。

女性主义在十九世纪末的英美等地兴起,建立在妇女长时间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具体行动实践所积累的成果之上。在西方有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第二次的女性主义浪潮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这一女性思潮认为,“在以阶段为基础的社会,任何人特别是妇女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得自由……如果要是所有的妇女能够获得解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将属于所有人。妇女不再需要在经济上依靠男人,她们就会像男人一样自由”[1]。女性主义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随后在五四时期初步表现,在文革时期又被打压,最后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被人们所认识。由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之间在历史背景、意识形态背景、学术背景等几个层面上尚有诸多殊异之处,女性主义思潮同其它外来文化一样,有一个所谓的“本土化”过程。

俯首观望女性主义传入中国的一百年,解放前的张爱玲、苏青、丁玲等女性作家群体,意识到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女性所必须面对的生活的压力,其中有来自家庭的困顿和爱情的不完满。当作为女性角色在生活中得不到诠释时,女性作家们将情感和行为诉诸于与男性无异的角色特征,“集体变成了像男人一样的‘花木兰’,陶醉于半是真实半是虚妄的‘男女平等’的神话之中。”[2]新时期,在毛泽东时代的“男女都一样”的口号下,学界对于其的声讨并不低迷。女性强调女性问题的独立性,而男性则强调男性的高于女性条件的诸多方面。例如在生理上妇女的生理特征会影响她们的社会工作等。此时期便出现了嘲讽女性男性化的“铁姑娘”和对男性女性化的“奶油小生”一类的词,甚至出现了将男人的“阳刚气”与民族主义思维相联系的文学作品,如《男人的一般是女人》等。这一时期,女性几乎也是处于一种未解放状态,但是,对于男女的差异特征确实有所认识。到了八、九十年代,以陈染、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身体写作,大胆地冲破男权文化伦理,将女性的身体和生活摆在大众目光之下。她们从纯女性的角度深入剖析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层面,但是,她们的“身体写作”背后是女性成为男性社会消费语境下的消费品。

穿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几乎内括了以上三种态度。当然,这并不是说网络写手在刻画女性形象是有意识地宣扬女性主义或者破坏父权伦理,只是从批评的角度而言,穿越小说中的女性鲜明的独立性是女性主义具体的体现。在上一节我们分析了穿越小说的共性,女性多数具有独立的人格,超凡的处理能力以及绝世的外表。这些特点足以打通所有关卡,能够让她走上人生的巅峰状态。同时能够凭借自身的魅力获取一段美好的爱情。同时,要注意的是,在穿越小说中,几乎难以见到女性完全依附男性生活的例子,比起女人对男人一见倾心,日夜思念的故事,读者似乎更喜闻乐见的是女子心肠冷死铁,须得男人柔肠慢慢软化。在感情方面,创作者们是把男性至于女性的足下的。由此可以管窥到当下的女性创作者和女性读者的心态已经隐隐有一种“征服男人”的趋势。同样的,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存在,“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通过男人征服世界”,这句话的源出处已不可考,但能确定的是这句话不啻于女性对父系社会的挑战。现代女性追求一夫一妻制,正所谓“一生一代一双人”,于是网络小说创作者便将这种情怀也安放进穿越去的时空当中。女性依靠自身的独特的魅力得到男人的青睐,并足以让男性不再心附他人。这亦是当代女性意识对于古代——神话体制下的女人为男人的附属品的否定。

然而,严格说来,我们以上所提到的“女性主义”或者“女性意识”都是不准确的。前面提到过,“女性主义”浪潮在中国是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的,拥有“中国特色”,正如“社会主义”一样。而同样的,类似于“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一样,也有“后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并不是“女性主义”的解构,而是“女性主义”对于以男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潮流的“求安”。即“后女性主义”与实用主义心理,同男性的父权视角打成了某种“共识”,正如西方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的“回归家庭”一样。如果说西方的女性的“回归”是因为之前的思想太过激进而造成许多问题的话,那么中国的“共识”则是由中国漫长的父系社会统治所造成,同时,女性与男性生理上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在《浅议当代女大学生的女性观》中称,为数众多的女大学生对女性传统角色的回归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她们甚至认为以往妇女解放所提倡的男女平等实在生存竞争没有保护与照顾下的平等。[3]现在的她们更愿意转而追求一种依仗恋爱婚姻的生活道路。

这种“后女性主义”不仅见于女大学生的观念之中,当下的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原则也让许多已进入社会为工作操持的女性所广泛接受。在这些普通白领占了半壁江山的网络创作者中,她们的作品往往是她们此种观念的载体。也正是笔者在前面所提出疑问的地方。

首先,她们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女性的独立与坚强固然值得肯定,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她们的独立与坚强并非空穴来风。她们的独立必须有所依托,要么是家族势力,要么是恋人所给予。她们能征战疆场也是来自男性的权力与肯定。如果没有家族势力为背景,没有伴侣的百般容忍,这些女性的现代意识与独立意识便无从发挥,更遑论以此来搏得爱情。况且,没有一篇穿越小说中的女性是孤独到老的,即便她们拥有惊人的财富和权力,终究也是有男人与她并肩,能给女主一个家庭。耽美文自然除外。

同样的,穿越文里的女主角穿越过去的生活环境必定不凡,这一点在第一部分也有提及。只有不平凡的生活环境和背景才能给她的魅力加分。而魅力又要了何用?最后还是吸引男人,获得一份爱情和归宿。由此可见,在穿越小说中,并非绝对的“女性意识”贯彻于其中。这些文本中不时透露出来的女性的孱弱的一面与依附男人权力的一面,以及对家庭的眷恋的一面,正是我们所要提到的“后女性意识”的绝佳体现。

注释

[1]孙桂荣:《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和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2]刘思谦:《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序》[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3]闵冬潮:《浅议当代女大学生的女性观》[J],民主与科学,1990年,第3期

(作者介绍:柯艾,湖北大学文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女性主义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