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晓:必须始终绷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
据3月9日《人民政协报》报道,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农业联组讨论时说,“我们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确立的‘立足国内、以我为主、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真正做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里主要装着中国粮。”
任正晓说,在连年增产高产的条件下,我国粮食产需依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粮食安全仍然面临消费刚性增长、生产硬性约束的双层挑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任正晓还分析了粮食高库存的五点成因:一是国内粮食生产“12连增”,粮源充裕。同时近几年国际粮食供求也较为宽松,出口不易,两者叠加自然形成国内合理的库存积淀。二是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农户存粮少,甚至不存粮,这部分农户不存或少存的粮食,自然就卖到了国家的仓库里。三是在市场粮源充足、价格下行的情况下,粮食加工转化企业为减少不必要的储粮利息费用,普遍不愿多存粮,生产所需粮食随用随买。过去这些企业应当正常储存的生产原料用粮,也就变成了国家库存。四是过高的国内外粮食价差,导致大量的进口低价粮食特别是低价替代品种挤占了国内粮食的销售空间,出现“国产粮入库、进口粮入市”的状况。低价进口粮直接冲击国内市场,影响国产粮食的正常销售,形成了沉淀的粮食库存。五是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消费需求疲软的影响,国内一些淀粉、酒精、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等销售不畅、出口锐减,以致加工企业开工不足,工业用粮需求下降,粮食库存减不下来。
“以上这些造成粮食库存增加的因素,将随着经济环境和关联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不会成为长期支撑粮食库存增长的动因。一旦出现粮食生产减产、经济复苏好转、国际粮食供求趋紧等情况,国内外粮食市场马上就会产生传导反应,粮食库存就可能迅速呈下降的趋势。”任正晓说,我国眼前的粮食高库存并不是常态,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决不能以眼前的粮食高库存来断定我国的粮食形势,决不可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必须始终绷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