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今年全市种植冬小麦29.82万亩,小麦单产达388.8千克,较去年统计单产383千克增加了5.8千克,增幅1.51%。小麦总产1.1594亿千克,较去年增加0.0334亿千克,增幅2.97%。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小麦要高产,需要良种良法相配套。
1.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做饲料的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实施秸秆还田的麦田以耕深20~25厘米为最好。
2.施足基肥
麦田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施肥,高产田应将有机肥、磷肥和钾肥的全部,50%的氮肥施做底肥,不宜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法。
1.选好品种
在生产中,我们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高产品种来种植,目前周麦22、矮抗58、偃展4110、衡观35、济麦20等选种的最多。
2.适期适量足墒播种
一是适期播种。在精细整地、足墒下种的前提下,半冬性品种豫中北地区播种一般在10月6日~13日,豫南地区在10月15日~23日。春性品种豫中北地区播种一般在10月13日~23日、豫南地区在10月20日~25日。二是适量播种。早茬地种植半冬性品种每亩播量8~10千克,中晚茬地种植弱春性品种每亩播量10~15千克。三是足墒播种。墒情不足地块要播前造墒,或及时浇好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不浇蒙头水的地块,要大力推广播后镇压技术,踏实土壤,提墒保墒,确保苗全、苗齐。
1.科学划锄
中耕划锄一定要细锄、浅锄,切忌压苗和伤根。播种偏浅的麦田要结合中耕,培土壅根,以保护小麦分蘖节,提高麦苗抗寒能力。播种偏深的麦田要耧划清沟,扒去播种沟部分覆土,促进茎叶生长。
2.化学除草
在小麦幼苗期,可以用二甲四氯、苯磺隆、噻吩磺隆等除草剂喷洒,用药时平均气温应在10℃以上进行化学除草,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浇好越冬水
冬至前后,土壤封冻前为冬灌适期,“夜冻日消,灌水正好”。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浇水增施氮肥。
1.肥水管理
中低产麦田、高产麦田的晚茬弱苗及脱肥弱苗、老弱苗,这些麦田在返青期没有采取肥水促进措施或措施不够的情况下,吸收能力弱,光合面积不足,应以起身期为肥水主攻时期,起身期及早重施起身肥,结合浇起身水。
中高产麦田的壮苗在控制返青期分蘖增生的基础上,一般应以起身期为主攻时期,根据苗情长相决定肥水实施的早晚。如麦苗壮群体适宜在起身中期或后期追肥浇水,麦苗偏弱群体不足可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
高肥高产麦田的壮苗和旺苗,底肥已施足,墒情适宜,在起身期不追施不浇水,春季第一肥水在拔节期进行,以调节株型和群体结构,为获得高产更高产打好群体结构的基础。对干旱缺水但不缺肥、群体较大的麦田,可只浇水不施肥,但需进行化控。
起身期的施肥数量除考虑苗情长势外,必须注意地力及前期施肥基础,防施肥过量贪青倒伏。一般可亩施标准氮肥10千克左右,施肥后同时浇水,播种时未施磷肥的地块应氮磷配施。一类麦田肥水管理可推迟到拔节期。
2.适时加强病虫害
在小麦苗期病害方面,早春常发生的主要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重点喷洒三唑类(三唑酮、禾果利、戊唑醇等)。喷药时间一般选晴朗天气,无风、无露,气温较高时喷药较好。
在拔节期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小麦的品种和苗情,确定追施氮肥的最佳时间,氮肥的施用量是每亩8~9千克。
对于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一般在拔节初期追肥浇水。
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和多穗型品种,在地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群体适宜的麦田,适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追肥浇水。对于地力水平高、群体偏大的麦田,适宜在拔节中期至后期追肥浇水。
1.合理浇水
小麦灌浆期应维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含水量的70%~80%,当低于60%时必须进行灌溉。在浇足孕穗水的基础上,于开花后10~15天,即灌浆高峰出现之前浇灌浆水,提高粒重的效果最好。
2.加强病虫防治
吸浆虫小麦抽穗期是防治吸浆虫的关键时期,当全田有70%的小麦抽穗时,可用吡虫啉、浆蚜灵、高效氯氰菊酯等,最好在下午4时以后或黄昏时喷雾防治。
赤霉病小麦扬花期如遇连阴雨,有可能造成赤霉病流行,是进行药剂保护的重点阶段。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麦蚜当百株蚜量在500头左右,天敌数量与蚜虫比在1∶150以下时用吡虫啉、辟蚜雾、虫必克等喷雾。
白粉病田间郁蔽、贪青麦田易感白粉病,当病茎率达20%时,用25%粉锈宁乳油或15%三唑酮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喷雾。
锈病当条锈病普遍率达5%~10%时,用粉锈宁喷雾。
3.一喷三防
一喷三防技术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配制混合药液,达到一喷多防的目的。比如,防治吸浆虫成虫和麦蚜时如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发生,应用杀虫剂(吡虫啉、蚜浆灵等)、杀菌剂(粉锈宁、禾果利等)混配,为了增加粒重应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混配时要注意农药的酸碱性,忌酸碱溶液混配,以免降低药效。
当小麦出现麦穗变黄,叶片枯黄,茎秆金黄,骨节带绿,大多数子粒的腹沟已成淡黄色,子粒内部呈蜡质状,用指甲可以掐开,不会有水流出等特征的时候,也就是适宜收获的最佳时期。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小麦要分品种进行单收、单晒、单储,以免品种混杂,降低小麦的商品性和经济价值。
(河南省济源市农牧局胡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