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培贞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砍柴工”,那么学生的预习就是在“磨刀”了,可见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前提,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预习”旨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表现自我等。如今,我们正在实施“动感教学”,预习更是前提保障。如何有效地指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课前预习,切实加强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事半功倍地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磨”好这把“刀”呢?
一、知道“磨刀”重要
想学生知道预习的重要性,首先就得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些同学对学习语文没兴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习语文有什么用,没有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因此,更谈不上要自觉完成预习作业了。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中高年级的特点,例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例如从“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救了曹植的一条命,这不就是语文的用处吗?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让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一是语文的工具性,一是语文的思想性。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不管是工作、學习,还是日常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它。语文是一种用处非常广泛的工具。从语文课中,学习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王进喜、白求恩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他们的高大形象和崇高品质,时刻鞭策我们如何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语文这个学科,使我们分清是非,认识美丑,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教育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这就是语文的思想性。语文这么有用,又这么重要,当你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努力去学好语文科。那么,要学好语文科,必须要做好课前的预习。以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才会主动地认真地去完成课前预习。
二、了解“磨刀”要求
当明确了预习的重要性后,应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文体,不同的课文,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对他们的预习要求主要是扫除文字障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要求他们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写法,深入领会关键语句的含义,并能提出问题,质疑问题。不同文体的课文应从不同方面提出预习要求,在预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做一些简略的预习笔记,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听讲,看看老师是怎么分析的,从中悟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子,不断提高分析能力。
三、指导“磨刀”方式
1.教师布置好预习题
这主要有利于调动差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有东西好学,就要布置预习题目让他们进行预习。
2.学生自由质疑
这一做法能促使学生钻研课文,充分调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观念等去进行理解,其疑难之处又又及时获得解决,它为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部置教学提供了适宜的手段,它对于培养学生自读理解能力无疑是极有益处的。
四、掌握“磨刀”方法
(一) 自读批注法
这就要求学生要“读进去”——细读,深思,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有了细读才有了深思,才能发现问题,并手脑并用,阅读与划、批、写、注相结合。划——划出层次,找出重点,批——眉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写——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整理出来,注——在教材上将疑难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地方),用明显的记号来。在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预习课文。
(二)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推敲咀嚼
如《一夜的工作》中有一组贯穿全文的词语“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关键词从思想上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在思路和结构上起着承下启上的作用,是全篇文眼和核心点。抓住这两个点,就是抓住了这篇文章的文眼,可以获得纲举目张的效果。预习时,要求学生紧紧扣住这两个词,摸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找出哪些地方是写周总理工作劳苦的,哪些地方是写总理生活劳苦的。学生有了这样的预习对课文的理解就事半功倍了。
五、掌握“磨刀”步骤
预习的步骤包括一下几个环节:包括朗读,默读,先阅读全文,了解全貌,再次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划,划出难懂的字、词、句以及段落层次,查,查字典及各种参考资料,思,思考各种问题,有不明白之处需要研读,写,写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还可以以别人讨论。例如在预习说明文《鲸》一课,学生可以先读全文,了解本篇课文讲了什么,在阅读全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鲸的特点的,划出字、词、重点句,给文章划分段落。
六、设计“磨刀”作业
预习也是要检查的,检测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才能检测出学生预习的水平。
例如在设计《最后一头战象》这课的预习作业是这样的。先是读拼音写汉字或者是听写检测学生对生字的预习情况,再是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的脉络,再是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检测学生是否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等,总之布置合理的预习作业不但让学生有事做,还可以让学生目标明确,进行预习检查也是同等重要,教师辅导检查学生预习的方法很多,可分成这样几种:一是教师参予式:教师参加其中一个小组的预习讨论,并给予正确的引道;二是教师检查式:教师可以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记录,对于重点预习的课文也可以检查全班学生的预习记录;三是小组汇报式:由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向教师汇报预习情况。(课前或课上汇报)四是考查式:就是学完同一类知识以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一篇文章编排出考查题,在语文学科活动中让学生分析答题,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什么水平。
总之,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乐于预习,学会预习,体会到俗语中“磨刀不误砍柴工”蕴含深刻道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