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涛+王小
整合联通海量数据,将是开发医疗健康大数据重要的一环。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拥有优势资源的医院或技术公司在布局,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嘣,随着轻微的弹簧迸发声,采血针在赵滨(化名)指尖上轻快地戳了一下,血珠慢慢渗出。他把手指凑到血糖试纸末梢的吸血口,血滴在毛细作用下自动吸入试纸,5秒钟后,试纸连接着的智能血糖仪上显示出血糖值,并同步到手机的客户端和血糖仪厂商的云端。
同样的操作,赵滨每天重复三次。他是一名42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家住哈尔滨,有五年病史。赵滨的手机APP里,记录着他的血糖数据,这些数字可自动生成数据图,让他对自己的血糖走势一目了然;上传到云端的血糖数据,可以反映用户的控糖情况,当数据走势异常时,在线咨询专家会指导患者控制血糖。
每隔一年左右,赵滨要去医院系统地检查、治疗一次,调整身体和血糖水平。此时,医生都要问日常的血糖状况,很多患者难以给出清晰的描述,一些细心的患者会掏出记录本查看,而赵滨则掏出手机,点开APP软件给医生看。“医生会认真看手机里的数据。”赵滨告诉《财经》记者,患者的日常监控数据对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很重要。
医院是另一个数据集中产生的地方。一系列的检查,会从赵滨身上产生一组检查数据,医生据此给出诊断和医嘱。让赵滨感到遗憾的是,他日常积累的健康数据和在医院产生的医疗数据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难以互联互通。这不是赵滨一个人的困扰。尴尬局中,除了患者,还有移动医疗企业和医院,甚至主管部门。
赵滨们提供的数据可能是最炙手可热、回报丰厚的“矿藏”,能拿到这些医疗健康数据,继而有序汇集、分析、挖掘出价值的企业已初露端倪,但最终谁能成为王者,还待观察。
大约十个月前,赵滨开始使用智能血糖仪及其厂商搭建的慢病管理服务平台。每天一起床,赵斌就打开血糖仪厂商的手机APP,程序有计步功能。通过赵滨这样的用户,移动医疗公司每天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健康数据。智能硬件的普及,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积累自己的健康数据。
规模更为庞大的医疗数据,把握在医院手里。全国每年门诊人数以十亿计,这些医疗数据都会被医院收集保存。
一名患者仅做一次CT影像检查,数据量就达几十个GB。世界各国每年产生的医疗数据已经从TB(1TB=1024GB)、PB(1PB=1024TB)级别,已跃升至EB(1EB =1024PB)级别。
美国2011年产生的医疗数据为150EB,与之相比,截至2012年,全人类历史上说过的所有话语的数据量约为5EB,远低于美国一年产生的医疗数据量。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诺析思国际咨询公司(Analysis Group,AG)执行董事吴琼告诉《财经》记者,医疗大数据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既要有科研,也要有产业,要把新的研究方法融入实用的方向。
三年前,美国路易斯安那的医疗数据中心联合AG公司研究已积累的数据。有一项疾病的诊断需要使用内窥镜,这次检查会令病人不适,且诊断费用高,但又非常必要。AG设计了一个数学模型,可以筛掉80%的人,使他们免受内窥镜检查之苦,也节省了医疗费用。“这个方法受到医生欢迎。”吴琼说。现在,这个合作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已进入临床实验了。
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像这些医疗数据,会因为共享而创造出价值。数据是一种特殊资源,不会因为使用而减少。
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统计系教授刘军分析称,有些规律单一数据看不出来,但将几类数据融合到一起,就可能得出有意思的新发现。因此,把海量数据整合联通起来,这是开发医疗健康大数据的重要一环。
可是,这先要打破数据壁垒。绝大多数医院的数据都不联通,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甚至卫生主管部门也很难拿到医院的医疗数据。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告诉《财经》记者,医疗数据的共享是目前最困难的问题。
美国在2009年颁布了《卫生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法案》(HITECH法案),计划投入200多亿美元在全美推广使用医疗信息技术。此前,美国医生也都习惯手写病历,该法案鼓励建立电子病例。
国内多数医院的信息化还做得不够好,很多地方小医院还是手写病例,无法形成网络化数据。
即使在一家医院内部也存在信息孤岛的情况,这是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涵盖诸多子系统,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移动护理、临床路径等系统,每个系统在市场上都有很多的供应商。如此一来,一家完成信息化的大医院往往采购了数十家厂商的产品,不同产品之间的数据端口和格式并不统一,造成了数据不一致、前后系统无法匹配等问题。
吴琼在考察一些医院后,发现在大多数国内医院里,就算医生也只能调出自己科室采集的信息,其他科室的数据则不能自由调取。
外部更难共享医疗数据,即便是出于科研目的。原因是,医院缺少共享数据的动力。天津远程医疗协会会长冯雪告诉《财经》记者:“医院会思考为什么要把数据给你,你赚钱了,我有什么好处?”况且,个人隐私也使医院大为忌惮。
国内基于医疗大数据产生的成果中,至今也缺少有说服力的成功案例。在没有回报,或者回报不确定的情况下,医院没有动力共享医疗数据。
毕竟,信息化是未来。大形势推动下,一些省市已开始在医疗数据的整合上做出努力,希望通过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来实现互联互通。目前,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部分医院能够通过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共享电子病历。
患者在医院内外的医疗健康数据不能打通,是移动医疗的最大痛点,医院自己来做的话,障碍就会少很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下称北大人民医院)已经有所尝试,将院内所有数据通过平台集成到临床数据中心。
北大人民医院的做法是,以时间轴为主线,对每一位患者的数据进行集成,生成电子病历,包括患者历次就诊产出数据,乃至在院内做的体检数据。这些数据具有长期性、实时性和全生命周期的特性。
北大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称,医院从线下业务延展到线上的移动医疗,具有天然的优势。
现在,北大人民医院的医生打开一个专门的手机APP,浏览患者在不同时间、不同科室的就诊记录;现场观察到患者情况,也可以直接在APP中做笔记;与病人的对话可以录音,这些数据都保存在医院的数据库中,如果发生纠纷,可以作为事后的法律依据。为保护患者个人隐私,这个APP应用只能在医院内部用无线网时才能浏览、操作。
目前国内的移动医疗企业都只能解决患者医疗过程中的一点或者一段,还做不到像北大人民医院提供全局性的解决方案。北大人民医院与北大医学院联手,研发出这套医疗系统,一旦从线下到线上的产品模式验证成熟,就可以复制到第二家、第三家医院。
刘帆透露,北大人民医院也会逐步将这一医疗系统从院内,扩展到对患者院前和院后阶段的关注,涵盖挂号、支付、看报告、预约等功能。而且,就医模式也会改变,原来患者到医院里做检查和诊断,现在可通过互联网、移动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让患者在家中采集健康、饮食、运动的数据,并自动上传到临床数据中心。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信息,300168.SZ)对医疗数据虎视眈眈,并走出了另一条路。
它是一家软件和线上服务提供商,现在正往线下医疗扩张,成立了健康门诊部。根据官网介绍,健康门诊部致力于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领域,引进欧美健康服务私人医生模式,其口号是解决用户在“身体不适”到“去医院”之间的需求。
万达信息总裁助理、国家卫生信息共享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冯东雷称,健康门诊部的定位跟社区医院是平等的,但在服务质量上要提升很多。
2015年11月5日,万达信息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共同推出“上海健康云”,它以覆盖市区两级的“上海市健康信息网”健康档案和公共卫生数据为基础,整合现有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根据与上海市卫计委签的战略合作协议,万达信息可以给“上海健康云”数据库中的档案人员推送其健康门诊部的服务,一旦有客户签约授权,其在“上海健康云”中的数据就可以调用到健康门诊部的数据库。
冯东雷表示,“上海健康云”数据的所有权是属于政府的,万达信息有数据的使用权。
如果仅站在互联网角度,拿数据会非常困难,因为部门管理的思路是,医疗系统的数据,基本上是谁采集、谁建立系统,谁就负责数据安全。
万达信息之所以能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达成合作,概因其拥有特别的优势,该公司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多年来一直参与上海市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承接了上海23家市属三甲医院联网、并且整合其临床医疗信息的项目。在上海卫生计生委眼中,与万达信息进行敏感的医疗数据业务合作,风险会相对可控。冯东雷称,“如果说有风险,那么引入其他企业的风险更大。”
得益于此,万达信息谋求从信息化的供应商转变为健康服务的供应商,通过移动互联网做4P医疗(病人Patient、医生Physician、医疗服务提供者provider和付费者Payer)。
其实,无论从线上到线下,还是从线下到线上,都是在医疗大数据未能规范开放前,拥有优势资源的医院或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在抢占市场。
为了使线上业务能够落地,很多移动医疗企业开始创办线下的诊所和医院,如春雨医生要建春雨诊所,丁香园在做丁香园诊所,平安健康也要开诊所,挂号网拿到3.94亿美元的C轮融资后,更名微医集团,要做国内互联网的“凯撒”。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凯撒医疗集团是公认的佼佼者,拥有900万会员。在凯撒的医疗健康网络系统中,患者能够在线预约就诊、付费,并获得健康教育信息等服务;医生则可实时查询病历及治疗方法指南等。凯撒将保险和医院融于一体,其医疗闭环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国内医疗巨头意图模仿的。
不过,医疗行业的门槛很高,移动医疗企业从线上往线下的攻势结果,仍不能定论。而像北大人民医院这样的传统医疗机构也有难处,因为数据系统工程所费不赀,只在一家做,投入产出上不划算。
后来者的优势
在赵滨看来,他所使用的健康管理APP,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家庭医生”的角色:给他测量血糖,分析血糖趋势,对日常饮食给出建议摄取量,督促他运动,还有在线专家可实时咨询。
他用APP的累积记步功能,可以赚积分,然后换试纸和药品,这督促赵滨每天都去完成运动目标。APP每天推送控糖保健知识,还内置了论坛功能,赵滨在零碎的空余时间都会去浏览,交流控病心得,偶尔发发牢骚,吐吐苦水。在健康管理软件的辅助下,赵滨已经实现了不吃降糖药,仅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加上合理的运动量,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
这款健康管理软件,弥补了国内医疗体系的不足——没有家庭医生的角色、病人依从性差、医疗数据不连贯。
目前,医疗数据远大于健康数据,但在慢病管理上,医院对健康数据也有强烈需求。当患者就诊完毕回家后,医生不知道患者能不能按时按量服药,有没有及时复诊,会不会适当运动等。
很多移动医疗公司抢占了这一空缺,通过使用智能检测设备和健康管理软件,帮助慢病患者自我监测,督促服药,乃至在线咨询,提供疾病管理方案,从而实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这也是大多数移动医疗企业的生存之路,因为它们难以进入医院的围墙,基本摸不到公立大型医院的核心医疗数据,大多都是通过APP产品收集用户的健康数据,或在预约、挂号等环节“打打杂”。
对企业而言,用健康类的APP和各种可穿戴设备来收集数据,没有获得医疗数据那么高的风险,也更好规避个人隐私的风险。容易吸引到普通使用者加入和有粘性,这使一些服务商和硬件厂商手里也握有了一定健康数据。
某种程度上,政府也愿意看到医疗和健康数据融合,这能帮助其科学地制定公共健康政策,对糖尿病等慢病进行管理,采取预防医学措施,可减少疾病的社会成本。
不过,目前即使是患者本人,也很难把自己的健康数据和医疗数据串起来。张滨对其中的不便深有体会,他就诊的医院只提供纸质的检查报告和诊断书,他无法把这些医疗数据拷出来;而在他就诊时,医生也只能通过手机来了解他平时的健康数据,里面的数据也导不出来。
未来,如果把每个人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和各种可穿戴设备收集的零散数据集成起来,就可以提供临床决策支持,消除医疗差错隐患,改善患者的体验。
在很多统计学者眼中,中国医疗大数据比美国的应用前景更广。中国人口基数大,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超过13亿人已经被基本医保覆盖到了,产生的医疗信息量巨大。
仅糖尿病一种慢病,中国就有超过1亿的患者。糖尿病的治疗费用上涨速度是慢性疾病中最快的。如果能够将慢病患者的健康数据和医疗数据结合起来,仅糖尿病这一病种,降低医疗费用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在国内很多家三甲医院考察后,吴琼认为,三甲医院的基础比美国大部分医院都好,积累的数据量巨大。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未来仅美国的医疗大数据应用,即可每年节省医疗开支3000亿美元。至于中国,多位受访的统计学家表示,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医疗大数据比其他国家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在全美范围内,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牵头,建立了20多个中心,负责收集并整合附近州县的医疗数据,各中心之间联通,从而搭建起一个可开展研究的数据平台。
四个月前,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携手AG,成立了医疗大数据中心。希望整合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力量,推动医疗健康研究的实际应用。
刘军说,“我们不能坐等,要先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