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洋
为给企业减负,上海、广东、天津等多地宣布下调社保费率。社保少缴了,很多人不明就里,还盘算着扣除税费后自己到手的工资会否增加。社保如同蓄水池,流入少了,未来出水量自然会减少。即将出台延迟退休计划之际还降社保费,其实社保基金走的是“险棋”。保增长保就业与保障职工福利本来是一对矛盾,今后社保恐怕得精打细算了。
上海的减负方案被称为“1+1+0.5”模式,养老金单位缴费下调1%,医保单位缴费下调1%,失业保险单位下调0.5%,全与个人无涉。费率下降2.5个百分点后,上海社保费率总水平降至43%。下调后,预计2016年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上海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人口长期流入,2015年虽有流出,恐怕也是政府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高薪行业与职位的持续增长保证了上海的社保基金“家底”殷实,至今,上海总共10项社保基金共结余了3000多亿元。其中,最受关注的养老保险基金和医保基金,累计结余都超过1000亿元。不过存量数字虽庞大,若没有持续的流入,这些存续下来的资金只能支持一年的社保支出。
去年,上海社保基金实际收入3278亿元,支出2848亿元,结余了400余亿元。今年即使因“1+1+0.5”减负而少收入135亿元,社保基金基数持续增长仍有保障。不过,这是建筑在上海特殊的产经结构和社保费率上。2016年上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5亿元,加上上一年结转收入,上海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18亿元。上海在国有资本运营上的优势在全国恐怕是孤例,2015年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地方省市国资委系统企业的1/10、1/8和1/5。而作为社保改革的试点地区,上海社保制定了高于其他地区的费率,未调整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均比其他地区高出1个百分点。
上海得天独厚,其他地区的降费就未能如此慷慨。广东、天津、云南和甘肃等省市都从降低失业、生育、工伤等小险种费率入手,只有一些发达城市如杭州和厦门决定下调医疗保险费率。养老保险却再无城市触及,原因也简单: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和医保支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按人社部的数据,去年现收现支的养老金体系,全国范围当期的结余是30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3.4万亿元。可已经有7个省当期收不抵支,靠的是此前的结余。若考虑到养老金个人空账和迅速到来的老龄化,养老金缺口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的社保费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欧洲高福利国家的水平,以至于在人口红利消失的今天,社保缴费严重侵蚀着中国制造的竞争力。降低社保缴费无疑是明智之举,却也伤及未来离退休人员的保障能力。上海“1+1+0.5”模式公布后,政府透露降低费率不会影响参保人员待遇,还将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适当提高职工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以上海的财政实力和社保基金收支状况,其承诺颇有底气。可作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上海未来的养老金筹措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实际上,早在2007年,上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就入不敷出了,缺口还在逐年扩大。与此同时,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比例还在急剧缩小。直到2011年,外来人口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体系后上海的养老金缺口才得以扭转。可2020年以后,这一依靠外来人口获得的“赡养”红利就将消失。据测算,2020年上海10%的财政收入将被用于支付养老金。
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造就了社保体系的粗放运营,如失业保险巨额结余却难以提取,医疗费用暴涨、医疗资源浪费等。此次社保体系精打细算,但愿能够倒逼相关行业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