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2016年4月1日,NI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一款实时测试验证系统,用于测试和原型验证新的未授权LTE (LTE-U) 和/或辅助授权接入(LAA) 无线接入技术。虽然 5G 技术备受瞩目,但在 5G 时代正式来临前的过渡期,仍需仰赖 LTE-U 与 LAA 等新技术来改善 4G 数据体验。
该参考架构设计的源代码包含了基于FPGA的LTE 物理层,因此可测试、评估甚至强化不同的LTE-U 与LAA 情境,进而评估现有基于LTE 与802.11 架构的系统的性能并提高数据传输率。
由于 LTE-U 与 LAA 均使用 5.0 GHz 未授权频段来增强蜂窝频谱,因此基于 LTE-U 与 LAA 的设备必须与 802.11a 与 802.11ac 等 WiFi 设备"分享"信道。由于 LAA 较符合各国频谱规范,相较之下 LTE-U 则可能针对个别区域推出,因此 3GPP 技术规范组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Group) 目前正在重点研究LAA。
这款NI 测试台基于NI USRP RIO 软件无线电与 LabVIEW Communications系统设计套件,提供了一个立即可用的系统,其组成包括: LabVIEW Communications系统设计套件; LabVIEW Communications LTE应用架构;可配置的 LTE-U 与 LAA 参考软件;2 个基于FPGA的 USRP-2953R 软件无线电。
"拟定的3GPP 标准已纳入多个提案,以尽可能避免干扰现有的未授权频带使用者",NI RF 研究与SDR 市场总监James Kimery 表示,"然而,为了确保顺利地被采用,所有新标准都必须经过全面、严格的原型验证与测试。 NI 的LTE-U/LAA 测试台可帮助研究人员评估新标准在特定测试情境下的影响。"
2016年3月15日,NI公司宣布发布了《2016自动化测试趋势展望》。 这份年度测试和测量报告综合概括了日益互联化的自动化测试环境的主要趋势,主题涵盖从毫米波(mmWave)通信到如何有效利用制造测试数据来提高商业绩效。
"NI致力于不断提高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性能,因此与客户和供应商密切合作,借此深入了解制造与测试部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NI自动化测试市场营销总监Luke Schreier表示,"不论您的挑战是测试数百万个物联网设备还是管理已使用20年的测试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激起贵公司的内部对话和讨论,进而帮助您降低测试成本以及保持竞争优势。"
《2016自动化测试趋势展望》探讨了以下几个主题:
计算: 采集生产测试数据:半导体行业率先采用实时数据分析来降低生产测试成本。
软件: 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在于软件
报废、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以及兼容性给生命周期较长的项目带来重重挑战 - 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架构: 测试管理软件的崛起
在新编程语言不断涌现的情况下,采用现成测试执行软件将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I/O: 从表征到生产的平台标准化
RFIC公司在整个产品设计周期中通过IP复用和硬件标准化来降低成本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商业战略: 毫米波测试策略
测试经理正在采用模块化解决方案来高效、经济地验证高频组件。
2016年3月15日,凌华科技日前发布全新的开放式模块化基础架构(Modular Industrial Cloud Architecture,MICA) 架构。这种面向COTS平台的工业物联网架构能够提供极佳的性能表现,最优的性价比以及空间利用率,大大满足下一代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的特殊需求。凌华科技MICA工业级模块化平台为支持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进行了特别的设计,整合了多种最新的硬件加速技术,可以加速网络数据包和视频流的处理。所有的功能都整合到了这种开放的、模块化的计算架构中,满足云计算时代资源按需分配的关键需求。
MICA计算架构的核心思想是将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最新技术,引入到工业级平台计算中,MICA平台的命名中已经暗含了该平台的三大特点:模块化设计、工业级设计、以及对云计算基础设施NFV和SDN的支持。MICA平台采用创新的模块化可扩展设计,用户可以根据应用实现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配置出满足特定应用的计算平台。MICA平台采用工业级设计,提供高密度和丰富的I/O接口,PCIe背板带宽和低延迟。所有模块都提供冗余备份和热插拔功能。MICA工业级平台为支持SDN和NFV进行了特别的设计。
2016 年 1 月25日,是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推出最完整的N8833A和N8833B串扰分析应用软件,用于帮助诊断串扰。应用软件不仅能探测和量化串扰,而且能确认哪些入侵信号负主要责任。此外,应用软件实际上还可从受害波形中消除串扰,让工程师对同类原始波形和干净波形进行可视化比较,并且比较来自其他示波器分析工具的结果,例如实时眼图或抖动分析。这让工程师能够直接对减少不同串扰源的改善程度做出量化判断。
串扰分析应用软件能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设计洞察。例如,应用软件能够帮助工程师确认在没有串扰的情况下,设计恢复的裕量。此外,还能帮助确认未达到设计技术规范的信号能否在消除串扰后达标。这会影响重要的设计决策,例如决定是否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改善串扰影响或应该对设计进行哪些改进。
2016 年 3 月4日,是德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其磷化铟(InP)半导体技术在芯片组上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即将推出具备更高带宽的示波器。凭借新的芯片组,是德科技将在 2017 年推出更高带宽的实时和采样示波器(带宽将高于 100 GHz);本底噪声也会远远好于当前市面上的其他示波器产品。
在新的示波器系列中,带宽并不是唯一的重大技术突破。实时示波器将会兼具其他重要创新,比如支持最新的 10 位ADC(可在超高带宽上以更高的垂直分辨率捕获信号),每台示波器可支持多个最大带宽输入通道(可实现更紧密的通道同步)。是德科技能够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归功于其在微波半导体设计与封装、示波器架构以及工厂制造技术领域独一无二的专业优势。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Jay Alexander 表示:“是德科技将继续致力于磷化铟工艺的创新,以提供领先性能,满足客户的测量需求。我们在微波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使我们可以提供下一代磷化铟工艺,从而在实时和采样示波器的性能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且该工艺此后还将为是德科技的其他产品带来巨大进展。”
工程师们正致力于下一代高速接口的研究,例如即将来临的 IEEE P802.3bs 400G、以及太兆位相干光调制。在此过程中,需要用示波器进行电气参数测量。这些技术和其他技术将在验证第五代(5G)无线设计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新的接口将会驱动对 100 GHz 及以上的高性能、实时和等效时间信号分析的需求。当数据速率继续扩展至 56 Gb/s NRZ 和 56 GBaud 多级信令以上时,工程师不仅需要更高的带宽,还需要更高的垂直分辨率和更低的本底噪声,来应对他们的验证挑战。
是德科技目前提供的高性能 Infiniium Z 系列示波器,其带宽高达 63 GHz;多通道等效时间示波器的带宽超过 70 GHz。
近期,泛华正式为某客户交付了汽车传感器与目标轮磁化及终检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基于“柔性测试”技术,经充分的前期验证后,优化设计了集目标轮磁化、磁化轮检测、汽车曲轴传感器终检“三合一”的测试解决方案。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测试速度快,可满足传感器生产线上长时间、大批量生产测试的需要。
系统由磁化轮上料工位、磁化轮磁化和终检工位、磁化轮卸件工位、磁化轮打码工位和传感器检测工位5工位组成,关键测试项满足MSA测试要求,并满足目标轮磁化的差异性。其测试主界面可实时显示测试环境参数、测试项目、测试状态、测试波形及通过率,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较之于传统单一的汽车曲轴/凸轮轴传感器测试,该系统具有如下优势:
1)磁化轮的磁化和终检合一,并集成传感器的终检,可最大程度共用硬件资源,如机械结构、打码机等,达到成本最优化;
2)除传感器需由人工上料外,磁化轮从上料到下料完全自动完成,大大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节约人力成本;
3)传感器独立于磁化轮的检测,可保证传感器测试的精确性;
4)磁化轮、传感器测试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换型,兼容后续产品,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与系统通用性;
5)传感器终检模块设计成与现有的终检台兼容,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化。
2016 年2月19日,是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推出最新的 USB 3.1 Gen 2 10 Gbps协议解码软件――Keysight N8821A USB 3.1 协议触发与解码软件。这款软件在示波器上运行,具有实时触发功能和出色的协议解码功能,能够帮助工程师验证和调试 Gen 2 10 Gbps接口。
Gen 2 采用 128b/132b 解码,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复杂程度显著增加。N8821A 软件支持快速显示协议解码,以及协议级触发搜索,并能够使用时间关联视图诊断串行协议问题,找出时间或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从而有效调试和验证 Gen 2 实施。它还能与 USB Type-CTM的 USB 3.1 Gen 2 实施结合使用。
是德科技副总裁兼示波器与协议事业部总经理 Dave Cipriani表示:“我们的客户对 USB 和 Type C连接器一直很感兴趣。我们的 USB 3.1 协议解码软件再次证明,是德科技软件解决方案能够增强客户的测量和分析能力,使其更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2016 年2月1日,是德科技公司日前推出首款面向军事和公共安全无线电台领域的PXI 开放式无线电台测试参考解决方案和无线电台音频测试库。该款是德科技参考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评测对无线电台的核心测试测量功能,并将其集成到验证、生产或运维测试系统中。
新无线电台设备的设计师和制造商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如何让更多通道和更宽带宽等新技术与传统标准的长期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无线电台测试参考解决方案提供出色的灵活性、模块化特性和升级能力,无需大幅修改测试系统,即可添加新的功能并提升性能。
是德科技通信测量解决方案事业部市场经理 Mario Narduzzi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为特定的测试应用提供硬件和软件配置,无线电台测试参考解决方案是我们最新的成果。该解决方案综合了灵活可升级的测试系统架构以及测量实例,帮助我们的客户迅速评测和整合可同时适用于模拟和数字无线电台的解决方案。”
除了传统的模拟和数字无线电台标准之外,参考解决方案还支持现代通信标准的信号生成和分析,包括提供更宽的数据带宽,在新一代公共安全无线应用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的LTE标准。参考解决方案还能生成和分析用户自定义波形,并支持高达 27 GHz 的杂散发射等高级测量功能。
硬件选件涵盖从经济型的M9290A CXA-m 信号分析仪到高性能的M9393A 矢量信号分析仪。软件选件包括KeysightX 系列测量应用软件,支持通用的 AM、FM 和数字无线电台的标准测量,例如 APCO P25 和 TETRA 信号。M9560A 无线电台音频测试库完成音频信号的生成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