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张智民,陈华涛,袁星星,刘晓庆,崔晓艳,顾和平,陈 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4)
小豆新品种苏红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张红梅,张智民,陈华涛,袁星星,刘晓庆,崔晓艳,顾和平,陈 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4)
摘 要:苏红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苏小豆1号为母本,苏红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选育而成。2013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158.44 kg/hm2,较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10.66%;2014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087.70 kg/hm2,较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23.09%。该品种具有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裂荚,适合一次性收获等特点。适合江苏省夏季种植。
关键词:小豆;育种;特征特性;苏红3号
小豆(Vigna angularis(Willd)Ohwi)起源于我国[1],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小豆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既是传统口粮,又是现代保健珍品,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2]。小豆籽粒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铁、钙、磷等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比禾谷类作物高2~3倍[3]。小豆还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适量食用小豆,有利于利尿和解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均有益[4]。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小豆生产上采用农家品种,产量为750 kg/hm2左右。农家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但表现出产量低、蔓生、生育期长、田间作业困难并可能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粒小、色暗、商品性状差等缺陷,其产量性状及主要形态性状不适应新的生产水平及新耕作制度的要求[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北京、河北、河南、吉林、江苏等省市先后通过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培育了一批优良品种。目前江苏省小豆年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左右。由于江苏省的小豆科研工作起步较迟,小豆的生产与国内其它省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品种多、乱、杂,现有栽培品种多为农家品种和外省市引入品种,产量不高,品质欠佳,不符合外贸出口要求,这对江苏省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利影响[6]。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红小豆商品性状要求更加严格,饱满度及籽粒色泽是小豆重要的商品性状指标,这直接关系到小豆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江苏省已选育出淮安大粒1号、苏红1号、盐城小豆1号、苏红2号等新品种,这些品种在产量等性状上已有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直立性差、产量不太稳定和不适合高水肥地种植等缺点。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确立了培育适宜江苏省生态条件下种植的株型直立、高产、优质、大粒、商品性状好的红小豆新品种的育种目标。
母本苏小豆1号,株高70 cm左右,有限结荚习性;单株结荚35个,荚长6 cm,每荚8粒,籽粒短圆形,鲜红色,百粒重11 g;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荚;抗性强,耐瘠薄,适应性广。夏播全生育期90 d左右,属早熟小豆品种。平均产量1800~2475 kg/hm2,最高产量可达2700 kg/hm2。
父本苏红2号,株型较松散,直立生长,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2 cm左右,主茎节数15.2节,单株有效分枝6.2个,单株结荚26~36个,荚长7.7 cm左右;花黄色,成熟荚黄白色,荚圆筒形,籽粒光泽强,种皮红色,白色脐,粒形短圆柱形,百粒重13.5 g左右。商品性优良。成熟时落叶性一般,不裂荚,结荚集中,成熟一致,适于一次性收获。夏播全生育期119 d,属晚熟小豆品种。
2005年夏季配制杂交组合,2005年冬季在海南加代。2006年夏季种植F2代150株,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从直立性、粒形、商品性、耐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选择优良单株。2006年冬季在海南加代,继续调查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选择优良单株。2007年夏季F4代从直立性、熟性、商品性、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选留优良单株。2007年秋季至2009年春季F5~F8代继续从直立性、熟性、商品性、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选择出第54号株系为优良株系。2010年夏季加代扩繁。2011~2012年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同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淮安市等地进行多点试验,综合性状表现优良。2013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品种鉴定试验,2014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品种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苏鉴小豆201501),定名为苏红3号。
2.1 丰产性
2011~201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垄作栽培,密度15万株/hm2左右。2年试验结果表明,苏红3号产量分别为2585.10和2272.80 kg/hm2,分别比对照启东大红袍增产18.32%和11.61%,达极显著水平(表1)。
表1 苏红3号品种比较试验结果Table 1 Yield of adzuki bean variety‘Suhong No.3’in comparative trials during 2011 and 2012
2013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新品种鉴定试验,设4个试验点,3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2014年参加江苏省小豆新品种生产试验,设4个试验点,2次重复,小区面积66.7 m2。密度为15万株/hm2左右。2013年苏红3号在4个试点平均产量2158.44 kg/hm2,比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10.66%,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在4个试点平均产量2087.70 kg/hm2,比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23.09%,达极显著水平。两年试验苏红3号小豆平均产量2123.25 kg/hm2,比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16.45%。两年统计8点次中,有7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87.50%(表2)。
2.2 品质
2012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对苏红3号进行品质分析,每100 g籽粒中含有蛋白质18.59 g,脂肪0.37 g,碳水化合物55 g,粗纤维4.1 g。
表2 苏红3号品种鉴定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结果Table 2 Yield of‘Suhong No.3’in regional trials and production test during 2013 and 2014
2.3 抗逆性
2013~2014年品种鉴定试验和生产试验田间病害自然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苏红3号抗旱性和抗倒伏性与对照苏红1号相同,在田间观察到的病毒病和叶枯病发病程度也较轻,说明苏红3号抗逆性较强。
苏红3号出苗势强,幼茎绿色,株型紧凑,直立生长,有限结荚习性。夏播株高49 cm左右,叶卵圆形,中等大小。主茎节数18节左右,单株有效分枝4.1个。花中黄色,单株结荚32个左右,平均每荚5.8粒;荚圆筒形,成熟荚黄白色。种皮红色,白脐,籽粒圆柱形,百粒重15.6 g左右,商品性优良。全生育期96 d左右,比苏红1号晚成熟0.5 d,属中熟小豆品种。成熟时落叶性一般,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裂荚,适于一次性收获。对小豆病毒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耐瘠、耐盐碱、耐旱性较强。产量为2250~2850 kg/hm2,适合江苏省夏播小豆产区种植。可以纯作,也可以与棉花等作物间作套种。
2012年在江苏省金湖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苏红3号的产量为2048.12 kg/hm2,比对照启东大红袍增产14.73%。2013年在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种植3.47hm2,产量为1913.68 kg/hm2,比对照启东大红袍增产9.81%。2014年在江苏省南通市推广7.33 hm2,在淮安市推广3.00 hm2。
1)适时播种。在江淮之间,苏红3号可从4月中下旬播至7月上旬。最适宜播期为6月中下旬。
2)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垄作栽培,畦面宽0.8 ~1.0 m,畦高15 cm,沟宽40 cm,沟深25~30 cm。行距50 cm,穴距10~15 cm,每穴2~3粒,每穴留苗1株,每个畦面种植2行,种植密度为10万~15万株/hm2。
3)水肥管理。中等肥力地块施入有机肥7500 kg/hm2和45%复合肥750 kg/hm2作基肥,苗期追施尿素600 kg/hm2。开花结荚以后,追施尿素150 kg/hm2,追肥2~3次,促进开花结荚。
4)除草治虫。可在播后出苗前每公顷用金都尔900~1275 mL土壤封闭除草。开花结荚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防治花荚螟1 ~2次,以提高结荚率及减少虫蛀率。
5)适时采收。苏红3号结荚集中,成熟较一致,不炸荚,适于一次性收获。应根据天气,在下雨前适时采收。
参考文献:
[1] Tomooka N,Vaughna DA,Moss H,et al.The Asian Vigna:Genus Vigna Subgenus Ceratotropis Genetic Resources[M].Kluwa Academic Press,2003.105-114.
[2] 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剂教研室.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144
[3] Duke JA.Handbook of Legumes of World Economic Importance[M].New York:Plenum Press,1981.288-291.
[4] 龙静宜,林黎奋,侯修身,等.食用豆类作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71.
[5] 金文林.小豆品质性状研究进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5,10(2):94-95.
[6] 陈 新,顾和平,张红梅,等.适合江苏省栽培的小豆新品种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8,28 (4):270-271.
Breed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zuki Bean Variety‘Suhong No.3’
ZHANG Hongmei,ZHANG Zhimin,CHEN Huatao,YUAN Xingxing,LIU Xiaoqing,CUI Xiaoyan,GU Heping,CHEN Xin*
(Institute of Vegetable Crops,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Horticultural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Nanjing,Jiangsu 210014,China)
Abstract:The new adzuki bean variety‘Suhong No.3’was developed by crossing female parent‘Suxiaodou No.1’with male parent‘Suhong No.2’using pedigree method.The yield in regional trials in 2013 and production test in 2014 were 2158.44 and 2087.70 kg/hm2,increased by 10.66%and 23.09%than control cultivar‘Suhong No.1’,respectively.Main characters of‘Suhong No.3’were concentrated pods,consensus mature,indehiscent pods,suitable for one-time harvest.It is suitable for summer planting in Jiangsu Province.
Keywords:adzuki bean;breeding;characteristics;Suhong No.3
基金项目: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9);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3379)。
作者简介:张红梅(197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豆类作物遗传育种。*通信作者:陈新,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豆类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cx@jaas.ac.cn。
收稿日期:2015-11-16
文章编号:1001-5280(2016)02-0160-03
DOI: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6.02.13
中图分类号:S521.0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