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笛
未来的理想状态是传统影业和BAT实现 “合力”——传统影业借鉴创新、分享的互联网思维,
同时以BAT比较雄厚的资金背景,最终实现中国电影业的一个升级
面对互联网影业在平台、资金和用户方面的优势,曾出品电影《小时代》的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对《瞭望东方周刊》坦言:“有点害怕,不过传统影业也不好对付。”
一方面在传统电影人看来,中国电影市场每年约有400部电影的市场容量,互联网影业再财大气粗也不可能垄断市场。另一方面,互联网人引以为傲的“互联网思维”,不少传统电影人却嗤之以鼻,认为更像是在制作“冷冰冰的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几乎“两个思维维度”上的群体,互联网影业和传统影业二者是否能进行深度合作?
电商“霸权”
回顾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影业公司之间纠葛,有关渠道为王与内容为王之争,是第一场交锋。具体而言,就是电商之于传统电影营发模式的冲击。
早在2015年6月的第二届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上,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全球电影大视野”这一讨论主题,一向快人快语的安晓芬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互联网平台财大气粗,它买断了时间、买断了影院,主导一切,让很多财力不足的片子面临不公正待遇。”
这一言论主要针对互联网早已渗透的电影营销。
博纳影业集团品牌部总监马戎戎最近在负责一个60分钟的节目拍摄,摄制组想拍摄一个镜头,观众在影院售票口排起长队买票,但怎么也拍不到这一场景。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购票的方式已经分流。”
由于电商的介入,互联网已经强势切入电影发行环节。据安晓芬了解,仅2015年春节档,大约有60%的电影票都由线上售出。
不少影片最低只需9.9元。除去部分热门影片由电商直接补贴,更多非热门影片都是片方埋单,从而参与竞争。
安晓芬的担心是:由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比拼,将所有电影从业者都拉下水——不仅打压了片方的票价,还通过电商预售等形式干扰了传统排片惯例。
安晓芬透露,包括万达在内的很多影院不再配合电商打价格战,“说到底,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目的。”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所谓互联网售票平台倒逼影院排片,颠覆电影发行生态,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网络预售的成功也许会带来高排片,但关键还是要看市场反馈。
安晓芬就表示,观众对电影的需求更多是一种情感体验,关键还是取决于内容的好坏。
大数据为王?
如今,互联网企业已不仅介入电影营销发行环节。
从华策、爱奇艺的资本融合,到阿里巴巴收购文化中国、优酷土豆,腾讯与华谊兄弟联姻,珠江影业董事长赵军感觉这些行动似乎证明,“互联网企业正在以一种‘吃定你的态度全面吸收、改造和重建着电影业。”
安晓芬则认为传统影业中也有华谊兄弟、光线传媒这样的A股上市公司,并不缺钱。
“并非有钱就能进入电影行业,之前有不少财大气粗的煤老板就没有‘玩转影视圈。”她认为互联网集团欠缺的是专业人才和人脉圈,而后者最为关键。
然而,依托强大的资金,人才圈并没有成为它们的实际障碍。马戎戎告诉本刊记者,“互联网影业经营、管理、生产方面的核心人员,很多是从传统电影公司挖过去的。”
阿里影业CEO张强之前就曾供职于中影集团十余载,在制作人方面,阿里也高调宣布将和周星驰、王家卫、陈可辛、张艾嘉等合作。在企鹅影业的合作者名单里,也有李少红、侯鸿亮(《琅琊榜》制片人)、于正、唐丽君(《花千骨》制片人)等经验丰富的影视人才。
谈到互联网影业和传统影业最本质的不同,马戎戎以IP举例:互联网是检验IP受众基础的最好平台,此外由于平台本身的共享特征,互联网运作的IP可以和观众产生最大限度的互动。
相比而言,传统影业在IP的孵化过程中,往往比较主观。
这便涉及“互联网思维”中绕不过去的“大数据”问题。互联网企业认为自己的大数据技术可为电影宣发提供观影人群画像、媒体投放选择、舆论实时监控等助力,让粉丝营销更加精准有效。
但不少传统影业从业者对互联网大数据表示怀疑。赵军就表示,相比好莱坞从上世纪30年代就积累下的数据,国内电影行业的历史数据严重不足,互联网的数据真伪难辨,更何况国内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偏好都没有成型,分析模型也非常初级,所以认为其“根本靠不住”。
此外,传统影业所谓的观影人次、排片场次,在“互联网思维”当中变成了数据、流量和用户。
这也是安晓芬最想“吐槽”的地方:“电影毕竟不是产品,而是具有艺术标准和艺术价值,有思想、有情怀、有灵魂的东西。电影不是冷冰冰的产品。”
也有传统影业人士提出了一种隐忧,本该充满艺术创意和人文价值的电影创作,如果量化成所谓“大数据”与“用户需求”,所有的电影都要按照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创作,那么很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价值的影片恐怕都要胎死腹中。
防守与共赢
20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留下了“未来传统影业要为BAT打工”的金句。
而在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于冬公开表示,“博纳现在还没有选择好站队,还不到站队的时候。”也就是还不会在BAT中作出选择。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凌厉攻势,传统电影公司一直在尝试拥抱互联网。比如华谊兄弟,其负责人不仅屡屡出现在各类互联网会场,还在尝试于全产业链上进行嫁接。
从2010年6月起,华谊兄弟投资掌趣科技、银汉科技、卖座网等互联网企业和平台,乃至联合腾讯成立粉丝互动平台“星影联盟”。
2014年11月,阿里巴巴和腾讯并列成为华谊兄弟第二大股东。
华谊兄弟公共事务部总监、新闻发言人张一君曾表示,“华谊的互联网化转型其实是一个娱乐元素主动去+互联网的过程,下一阶段的目标则是打造“娱乐 +”的生态圈。
而华谊兄弟副总裁胡明曾解释,所谓“娱乐+”,是娱乐产业与其他行业的广泛融合。
据华谊兄弟2014年财报显示,互联网娱乐板块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22.14%。
另一个例子是光线传媒:它的互联网化首先从游戏开始布局,如收购热锋网络;还有与奇虎360成立视频网站、试图借助后者巨大的流量支持,开展电影营销、在线购票、在线播放等业务。
光线传媒也与阿里影业有战略合作,可以获得后者在线票务、营销以及衍生品开发销售方面的资源。
对于“打工说”,马戎戎认为,这是传统电影人的一种危机意识。她觉得未来的理想状态是传统影业和BAT实现 “合力”——传统影业借鉴创新、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同时以BAT比较雄厚的资金背景,最终实现中国电影业的一个升级。
安晓芬也表示,二者的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比如传统影业做营销很可能“把饼弄散了”。
虽然不少受访者都预测,未来互联网和传统影业必将呈融合趋势,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赵军看来,互联网企业进入电影领域,最大的隐患在于将电影变成了一门纯粹的生意。
他承认没有互联网,很多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或县城的观众可能一年都不会进一次影院,中国电影的观众基数也不会飞速增长。但问题在于,如今的互联网企业会不会在整合传统电影业的同时,也“扭曲”传统电影业。